williamsteng2021-05-19 00:06:04
2013年12月04日08:00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92岁的谢辰生先生被誉为“一部活的文物保护史”。他曾经担任郑振铎先生的业务秘书,1949年后在上海参与了战时文物的清理工作。他主持起草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60多年的文物保护生涯中,他起草出版了大量的文物保护文件、书籍,为制止文物走私、古迹破坏奔走呼号。当提到当前文物破坏的根源时,他有些愤慨,表示根本性问题是金钱挂帅,钱不仅毁了文物,还毁了一切。

【谈80年代后文物破坏更甚“文革”时期】

[文化频道]:谢老您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到您家中和您近距离对话,今天,请您为我们当前文物保护问题把脉支招。您曾说,中国文物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不是“文革”的时候,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到现在都没有停止。您为什么会下这一结论?

[谢辰生]:这是根据事实说话。“文革”期间,的确破坏了文物,但时间很短,整个“文革”期间文物的情况我可以向你们介绍一下。

“文革”期间 

破坏文物是认识问题

1966年“文革”开始,红卫兵上街扫“四旧”,这时出现了毁坏文物事件,它所毁坏的文物对象,就是抄家。抄家一看,说文物是“四旧”,就给砸了,或者被抢走送到街道办事处;有的被送到造纸厂、炼铜厂,说是扫“四旧”要毁灭掉。这时,周总理派了一个团的解放军进驻故宫,红卫兵进不去,于是就保护了故宫。因此,“文革”期间的对象主要就是一般的抄家。还有些地方,比如庙里的佛,说这是“四旧”给砸了,但没有连锅端,没有把整个建筑都拆了,他们也没那本事,而且那段时间很短,也就一两个月。在此期间,不但总理采取了具体行动,而且还有四个单位联合出了一个保护国家财产的通告,哪四个单位呢?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四家联合提出要保护文物遗产,专就针对红卫兵扫“四旧”:属于国家的财产,都不能破坏。通告第四条就是保护文物图书,很及时。通告一出来,他们就不敢砸了。随后,1967年5月,中共中央又颁发了一个专门保护文物的文件,叫《文化大革命期间保护文物图书的通知》。当时“文革”有一个问题,所谓“新文革旧政府”,就是要造反,而且是“四人帮”反周总理,称当时国务院的文件都不作数。可有一点很重要:那时红卫兵不认国务院,认当时的中共中央,因此保护文物得作数。而且,红卫兵之间也是有对峙的,有的红卫兵要砸,有的不要砸。比如西湖灵隐寺,一部分红卫兵要砸,一部分说是文物,不能砸,结果就守在里面对峙。后来打电报给中央,总理说,不能砸。

当时好多例子都如此,比如西湖、曲阜、四川宝光寺等,总理说是文物不能砸,大家就不砸了。中央的精神很清楚,消息很灵通,很快就全国都知道了。因此,所谓破坏文物,就集中在这一阶段,实际时间很短。刚开始的确破坏了很多文物,但仅限于抄家或者打一点零星的东西,并没有把整个建筑烧了或者推倒,他们也没有那个力量。而且中共中央是很明确的,尽管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但有了四个名义的通告和一个中共中央的文件后,中央重新召集了文物商店和博物馆的人。大家在都跑到北京造纸厂,日以继夜地抢救,抢救回来交给街道,再后来交给临时弄的文物清理小组。

文物破坏时间短,规模小

1967年的1月27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召集北京市所有造反派、保守派、逍遥派,布置保护文物的任务。那次会议在礼堂召开,希望发一个保护文物的倡议书,说明文物不是“四旧”,后来倡议书是我写的。大约过了二三十天,来了一个中央“文革”小组的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他到了文物局说,发了群众倡议书还不行,还得有正式文件,所以你们应该代中央起草一个文件。那文件也是我起草的,起草完送上去没多久就发了。因此,从文件上说,速度很快;从行动上说,总理随时都在制止;而且一个多月后,不搞扫“四旧”了,开始搞政治斗争。因此,“文革”期间,老百姓没有破坏文物,只是红卫兵的行动造成文物破坏,但实际时间很短,规模不大,而且很少。当时觉得是很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就不多了。

此外,那时从来没有盗墓的,也从来没有走私文物的,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从建国以后,已经有30多年,是绝对没有专门盗墓搞钱的,走私也完全杜绝了。从1949年开始,就从此结束了文物被盗窃,大量外流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标志。这个标志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甚至是持续到90年代以前。我现在说的都是历史,是事实,我们根据什么说话?根据历史的事实说话,不能随便想,随便说,那不行。实际“文革”期间,不但没有那么严重地破坏文物,而且还有很多重大保护设施,许多重要文物都是在那时发现的,比如马王堆出土了一个老太婆,一具完整的女尸,那是了不起的事情,当时惊动世界,惊动全国的。还有竹简、金缕玉衣通通都是“文革”期间出土的。

1969年,文物工作开始恢复。当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下放不到一个月,总理就把他调回来,在国务院成立突破口,任命其为副组长。当时,一80年代以后 

文物破坏是利益问题

80年代以后,从80年代中期发现又有盗墓、走私的了。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搞经济发展,老百姓搞盗墓、走私来钱啊。消失了几十年的现象沉渣泛起,又恢复了。1987年,国务院颁发了一个坚决打击文物犯罪的通告,集中打击了一段时间,有所收敛。可是到90年代就控制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太多了,老百姓原来是保护文物的,现在有些老百姓跟着也挖这玩意,因为这个东西来钱。

“文革”期间,破坏文物是个认识问题,说它是“四旧”,这容易纠正。可是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可就不同了,那是利益问题,要来钱的。利益问题可了不得,根本没法制止。所以两个期间有两个不同,一个是认识问题,认识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在当时的气氛下,也容易解决,因为大家都不会跟中央领导抗衡,思想绝对和中央领导保持一致的。可是到这时候就不听话了,只要有钱,钱是命令,哪有钱哪去。所以我说,根本性问题是金钱挂帅,金钱决定一切,一切向钱看。

十一届二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这个问题来了,而且批评了文物界。他有一段话说得很有意思,现在一切向钱看是绝对不能要的,要不得的。一些混迹于文艺界、出版界、文物界的人,简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这在“邓选”里面有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他就提出批评来了,很尖锐的。利益的驱动制止不住。

[文化频道]:文物屡遭破坏,归根结底,它的问题在于利益。

【谈“拆旧建新”现象】

复建假文物的出发点还是利益

[文化频道]:现在有一种现象,北京梁林故居遭违法强拆,广州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被毁,古建筑保护频频告急;但是另外一边,比如济南斥巨资复建老火车站。一批批“真文物”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一批批“假古董”拔地而起。这种“拆旧来建新”的现象,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谢辰生]:原因还是利益问题,因为可以赚钱。比如,强拆梁林故居是为盖新房子,也是为了利益。“假古董”也一样,原来拆的时候没想到要搞旅游,后来一想还得修起来,于是为了纠正原来的错误,去复建一个文物。但其实这还是错的,文物并不是复建了就是文物,复建的是假文物。现在有许多地方搞旅游,花很多钱搞假文物,觉得这样可以吸引游客赚钱,实际上也未必有人看假文物,未必准能赚钱。现在就这情况,出发点还是利益问题。

[文化频道]:最近,惠东县的一座圣旨牌坊,在“文革”期间实际上被毁了,近年重建被评为文物但是引起广大网友质疑,大家提出疑问,“重建的古建筑还算文物吗?”

[谢辰生]:不算文物,是复制品。

已经损毁文物的就别再修了

[文化频道]:当地博物馆回应称“这座圣旨牌坊,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原件,而且重建过程中能使用的原件都使用上去了。”

[谢辰生]:能用上了也是假的,是新建的,重新恢复的。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在必要的时候,比如真正的像他说的一点都没动,什么都是原来的,所谓工艺也是原来的,材料也是原来的,什么也是原来的,弄出来,这叫复原。复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经过批准。你这个复原以后,是不是真正能够复原。第二,复原的必要性怎么样。这里面要分情况,并不是说一律不许复原,但是从总体上说,已经损毁了的东西,就不要再修了。像你说的这个牌坊,它等于是复原了,复原了那还是可以的,那就不叫假文物了。它是大修,是整个重新复原,这个完全原来的东西,原来的地点,什么都是原来的,要有这个条件,那还可以。但是一般并不是这样的,不是一点都没动,现在有很多东西就是复制,就是假的。不是原来的东西,就是照猫画虎,按原来的弄出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文物部门有法不依,违法难究

[文化频道]:面对这种拆旧建新的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止呢?

[谢辰生]:现在不是办法的问题。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公布以后,一直到现在,经过几次修订,基本要求是没有问题的,都规定了什么情况该怎么做,什么不许做,什么是违法的,都清清楚楚。问题是在于现在有法不依,违法难究,他有后台,问题在这儿。如果您一定要说让我说现在的破坏是为什么?那就是利益驱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利益驱动。而这个利益是什么?是谁啊?绝不是国家!或者是单位,或者是团体,或者是个人,都是利益驱动。所以,破坏的根源就是一切向钱看,这个倾向现在是极端的普遍,这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所以,它不是个别的文物的问题,是整个都有问题。现在出很多问题,不都是一切向钱看嘛。

第二句话,制止不了,为什么?有法难究,不是有法不究,当然也有不究的,比如文物部门有些不负责任的,那是他不负责任,不过基本上还是要究的。但是,有的地方根本没法究,比如对方开发商,开发商还惹得起?有的甚至于是政府的行为,开发商和政府是一回事,那怎么办?当官的就一句话。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把权力放在笼子里面,就是习近平同志说的,把这个事解决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

[文化频道]:现在还有一种现象,文物单位改头换面,变成了“豪华会所”。

[谢辰生]:这是完全错误的,说了半天,一个问题,没离开利益这俩字。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要搞四风,得好好整一整贪官污吏什么的,我看这次弄得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是刚刚开始,但是已经看出来势凶猛,我们抱有希望。

 

[谢辰生]:在于利益,在于钱,这个钱不仅毁了文物,还毁了一切。现在出了很多问题,不都是为钱吗?这一点我是感觉到的。文革期间和80年代以后不同地方是,认识问题和利益问题,利益问题决定一切了。一个法国代表团来到中国,说是听说中国破坏文物很厉害,但实际看来并没那么厉害,就提议拿出去展览,让大家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总理觉得提议很好,就调了王冶秋回来,开始恢复文物工作,准备出国展览。拿出去展览的文物很多,继乒乓外交之后文物外交。既有破坏,又有可喜成绩”是正确评价文革期间的文物工作。我说的都是事实,可以核对。我还可以说得更详细,在此只是举例,就不说了。

文物部门成弱势部门

[文化频道]:您还有其他的建议吗?

谢辰生:就是要把权力放在笼子里,依法办事。真正能够依法办事,那就好办了,可现在依法办不了事。比如我是文物处处长,我们这个地方官是书记说了算,你跟书记顶着,你明儿甭干了,怎么办?没法子。就是你敢顶,还真有你甭干了的情况,这问题就麻烦了。所以,这和四风是有直接联系。今天出现的一切有问题的东西,都和四风有联系,所以,解决四风实践活动太重要了。

[文化频道]:现在文物单位有法难究,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辰生]:我不是说违法不究,也有违法不究的,如果违法不究,那是文物部门自己的事情,那是你的失职。这最大部分的事情是违法难究,因为它是一个弱势部门,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是四风实践活动,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所以,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权力放在笼子里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让文物部门有执法权威,树立文物部门的执法权威,文物部门要有责任在身,当仁不让的精神,不要见难而退,要见难而进,这是对文物部门的要求。对别人的要求,那你就得把权力搁在笼子里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这就好了。甚至于最好是,比如你把我房子拆了,那你给我恢复,梁林故居不是恢复了吗?你就应该在这里立个牌子,树个碑,说清楚是哪年哪月谁拆的,把他处分,把他永远作为一个历史记住,别人看到这个牌子,以后他就得留点神。现在有的地方拆了东西,比如说明城保护,破坏了,现在我们去看了,确实是破坏了,那破坏了以后,你找谁去?不是这一届政府主要负责人搞的,是前几届了,那你说怎么办呢?我说就用这种方式,就应该在这个城市,就有这么一个情况,就得说清楚这是哪年哪月什么人把这个弄坏了的,至少让他知道羞愧。不是说你拆完了你还升官,那不行。

树立文物部门执法权威

[文化频道]:开发商强拆违建这样的情况呢?

[谢辰生]:按照法律规定处分吧,只要真正处分,那就厉害了。现在有时候处分不了,根本惹不起。

[文化频道]:文物部门为什么成为弱势部门?

[谢辰生]:文物部门的官小,部门小。人家不理你。比如你是文物局的,他是市长,你惹得起他吗?你惹不起他。现在问题还是法律面前没有平等。

[文化频道]:依法办事不是按照管理部门的大小。

[谢辰生]:这是原则。可是在现实当中你根本没办法。你管得了吗?你到一个地方去,你试试看。尤其是和利益一结合,还是利益问题。所以,我们就是要恢复这个原则,要树立它的权威。

[文化频道]: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是在1982年制定的,对于咱们上述谈到的这些问题、一些现象,有约束力吗?

 

[谢辰生]:完全有法可依,哪一件事情都可以和法律对上。没问题。法律说得很清楚的。就是有法难究,我不说有法不究,也有不究的,但是基本上是难究,就是对方有势力,他有后台,你就不好办了。

【谈理性追索流失文物】

既然卖出去了就没必要买回来

[文化频道]:前不久媒体报道乾隆印章被拍卖,以千万人民币成交,近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现状如何?

[谢辰生]:流失海外是很严重的,现在很多东西都是走私出境的。流失海外的有几种情况,一种就是历史上的,帝国主义侵略,八国联军把我们的东西拿跑了。另一种是当时采取巧取豪夺的办法,偷偷地弄走了,也有个别明目张胆地给弄走,像敦煌壁画,有一个美国人就拿贴的东西,一下给贴走了,后来让老百姓给抓住弄回去了,这是历史上非法出境的。另一种是现在非法出境的,就是90年代、80年代以来,大量的走私出境。还有一种是的确流散在外面,属于正当的,这种东西要有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呢?过去的和现在的,珍贵的和一般的,这都应该有区别。不是说一下子都弄回来,有的也用不着弄回来,因为有的文物是正当出口,甚至是我们卖出去的,当时法律规定允许出境的一部分文物,既然卖出去了就没必要买回来,私人可以,国家用不着。所以要具体分析,到底什么样的东西要弄回来,什么样的要急于弄回来,什么样的可以再缓一缓。

要吸取日本人的经验提高警惕

吴树写了《谁在拍卖中国》这本书,据他介绍,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警惕。在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当时在经济上是领头的,所以都很有钱。在这个时候,很多西方的所谓名画,都集中让日本人买了,拍卖行也跑到日本去卖,价格被抬得很高,于是很多日本人当时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东西。当时有很多东西都流到了日本去了,可是不久以后,美国压着日本,让日元升值,日元一升值,日本经济一下子垮了,一直垮到现在没翻身呢。这一下子价格就完全下降了,然后西方又从它那儿廉价收回去,有些人就因此而跳海、跳楼的。我觉得我们今天类似于日本的情况,我们也是经济在发展,文物的价值被抬高了,结果都是中国人买的,你说有外国人买的吗?西洋人买吗?美国人买吗?不买。现在美国也压人民币升值,如法炮制,所以要吸取日本人的经验,我们要警惕。我觉得,把现在的文物价格弄得那么高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不大赞成买文物。吵着要文物回流的这些同志,他可能觉得文物回来了,但其实这不能算回来,因为它是一个经济活动,你哪买的哪卖,你在哪卖就往哪买,这都是无所谓的事。

还有要区分珍贵的、一般的、过去的、今天的、非法的、合法的等不同情况,比如兽头,花几千买回来,我是反对的。当时有人说这是国宝,我说这是国耻。因为它本身并没有多高的价值,就是颐和园建筑构架,而且那个时候还是外国人干的,当然要说没价值是瞎话,但绝不是国宝。

追索流失文物“三原则”

[文化频道]:您认为现时的文物保护是什么状况?

[谢辰生]:根据我刚才说的那几个不同情况,过去和现在,重点在现在,现在出去的东西多了去了;珍贵和一般,重点在珍贵;合法与非法,重点在非法,因为合法出去的,你放着慢慢来,所以非法是主要的。我觉得应该是这么一个次序因此,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怎么想办法通过正当的程序去索取现在的东西。至于以前流失的文物,不可能全都弄回来,因为现在全世界博物馆都有中国文物,所以我们要有重点、有区别的对待。而且现在的价格是天价,我认为国家民生问题还没有解决,去买文物干什么,我一辈子干文物,买文物我当然高兴,但是我不应当这么想,我应当想的是国家、民族,花几亿买个文物回来没有必要。

不赞成花大价钱买

[文化频道]:您认为在追索流失文物回来的时候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谢辰生]:既然已经成了其他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还能追索得回来吗?那些东西基本上现在暂时是追索不来的。即使现在要买的话,也只能买到过去合法流出去的文物,或者是华侨带出去的,这些合法出去的东西你可以合法买回来。我是不赞成现在花大价钱去买,但是真有价钱合理又特别好的,也可以买。但是最好是先得搞现在非法出境的东西,往回追,我是这么理解

[文化频道]: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流失文物的回归呢?

[谢辰生]:回归这个问题,刚才我已经说清楚了。怎么回归呢?就是有区别的,不同的情况,重点是珍贵的、现在的、非法的。合法法的那些东西慢慢来,但是也要追索,永远保持我们的所有权,这一条我们要不动摇。可是什么时候追索,怎么追索,我们应该要区分,不要一窝蜂地去花多少钱,尤其是现在有些人有点钱了,他就觉得可以买,其实可能会上当的。就是这么个情况。刚才我说日本的那个情况,这得要警惕。

[文化频道]:谢谢谢老。

 

太宇2021-05-19 02:31:49
不明白:西方文物在日元贬值时被卖到日本,日元升值后又以便宜价格回流西方。如何做到?一万美元的文物,日元贬值时是180万日元,日元
飯盛男2021-05-19 03:01:20
可能是這様理解:1万美金是不変動的、賣出時和収購時都為1万美金、変動的只是兌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