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采菊人2021-05-23 20:47:19

上海那时没有粗粮搭配供应,只是粳米有限制, 上海俗称粳米为”大米“, 籼米则加个前缀”洋“,变成了”洋籼米, 也许最早上海吃的是江浙产的粳米吧。 如果没记错, 好像一人一月是五斤, 其余为籼米。

籼米有两种价格, 一毛三分八和一毛四分六,粳米也是有两种, 一种要一毛六分四, 另一种是一毛七分三。

按市民26斤定量计算,5斤大米合钱六毛五分六或八毛六分五, “洋籼米”则需要人民币两块八毛九分八厘或三块零六分六厘, 交叉买, 则米钱需要3块7毛2分2厘或3块7毛6分3厘。

虽然大家都喜欢吃粳米, 但粳米不出饭, 经不住吃, 如果家里有两三个半大小子,都是一个月26斤的主, 粮食就绝对不够了, 这类男孩一顿两三大碗干饭,几根萝卜干下饭, 老娘还没回过神, 可能就听到“妈 我吃好了, 出去白相了啊”!所以这类人家有时就只好把大米指标合别人(女孩子多些)家换籼米指标。

如果买面粉或面条, 不扣粳米指标,标准粉是一毛七分一斤, 富强粉也就是精白粉应该是一毛八分六厘一斤, 面条是两毛一分钱一斤, 挂面(上海人称为卷子面)就更贵了,很少有人真的常吃,一般都是带到外地去的, 因为好放。

这些年回去, 到菜场的米店看, 好像真的没有“洋籼米”卖, 都是圆圆滚滚的大米即粳米,没人吃洋籼米了?

 

华府采菊人2021-05-23 20:52:50
添一句, 还是四川人把北方人口中的挂面说得好, 叫“把把面”, 因为是一把一把卖的
chufang2021-05-23 20:54:10
困难时期提出双蒸一熟,算是出饭率高的。
华府采菊人2021-05-23 21:01:15
纠正我的出饭率, 还得加上“挡饥率”才是辩证唯物主义
chufang2021-05-23 21:03:17
挡饥不一定,多出来的是水。上次厕所就没了。不然可以吃粥。
立竿见影-12021-05-23 22:12:53
对,用农民的话说就是“撒泡尿就饿了”。
华府采菊人2021-05-23 22:23:23
可领袖说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呀“!
桂雨12021-05-23 22:25:50
籼米便宜又涨的多,在上海是人口多或者经济拮据人家的首选。你观察的对,现在上海都在吃梗米,不管从哪里移到上海的。
华府采菊人2021-05-23 23:36:55
稀饭和泡饭, 完全不归同一category, 稀饭是“煮”的, 泡饭就是“泡”的
coach19602021-05-24 00:11:55
上海人真矫情,我从小就没吃过几顿大米饭,大米饭是天上美味的代名词,哪里还分什么品种。现在俺也不讲究,白米饭都好吃
华府采菊人2021-05-24 00:16:48
教练在北方吃的大多数是粳米,记得河套那一片就产很好的米
coach19602021-05-24 00:26:39
河套的米面当然是超级棒,当年只是传说,后来回国探亲才真正吃到
chufang2021-05-24 00:43:07
广东的粥,什么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等,还非得用籼米煮出来才行,才有广东味。
金笔2021-05-24 00:44:05
籼米价格一块四毛三或一块四毛一,或一毛四分三一斤,一毛四分三一斤。这个记忆不会错。
公鲨2021-05-24 01:07:53
老毛的原话: 忙时吃干 闲时半干半稀
BeagleDog2021-05-24 02:12:32
我表妹从小是在杭州长大。后来有段时间她全家到了辽宁。我表妹连馒头都咽不下去。还好,没呆几年又回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