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水稻亩产起飞是在70年代文革结束前那5、6年里,农药化肥水利良种和技术推广在这几年里正好合在一起了。
化肥:之前就是农家肥,然后就来了氨水、碳胺,和神肥尿素、复合肥。尿素很多日本产的,可能是中日关系开始改善和大庆出口可以换进口。
农机:纯手工的扮禾桶开始淘汰,主力脚踩式的打稻机,水泵、和神器手扶拖拉机开始广泛应用。水利设施基本配上套了。
农药:高效高残毒的农药开始广泛使用:1605, 1059,敌百虫、滴滴涕、666。
技术推广:当时推广效率还是很高的,杂交稻全套栽种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是蒸汽温室育种和小苗带土移栽,基本上克服了早春低温烂秧的问题,提高了插秧速度,使我们那里变成了100%的双季稻。
以前是两年三季。变两季后要抢时间提早播种。但湖南早春有倒春寒,为抢季节播种早了,赶上倒春寒冻死了稻种造成烂秧是灭顶之灾。所以先让稻种在蒸汽温室里高温高湿催芽,再播在大棚秧田里。秧苗大概两三寸(所以叫小苗)时就连着基土一起铲下来移植到大田里,叫带土移栽,移栽后返青快。而以前是秧苗到快分蘖10-12寸(叫大苗)时才从秧田里拔出来移栽。大苗基本上是用于晚稻和插种一季经济作物的两年三季的中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