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9992021-05-24 07:04:00

一开始就是那个81年的特等奖。

申请单位是中国农科院和湖南省农科院。把其他人都蒙在鼓里。这种全国协作的项目,正常申请应该是做出了主要贡献的几个省江西,广西和湖南一起申请。就个人而言,龙颜安应该来说贡献是最大的。发奖的前夕,龙颜安他们才知道获奖人是袁隆平等。龙不服,闹到方毅副总理那里。可是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已经预报了重要新闻,写好稿子第二天就要播出了。只好不改了。袁隆平抢功成功了。

中国的事,坏就坏在纵容袁隆平这样的卑劣小人上面。让真正有本事苦干的人如龙颜安受袁隆平这种小人的气。

你看青蒿素的申请就是主要参与单位一起申请,虽然几个单位争得不可开交。

袁隆平的贡献是找到野败这个不育系。但实际上野败是李必湖和海南的冯克珊找到的。他们两个在海南找到野败后,袁隆平乘火车从千里之外赶来了。李必湖在他手下,发现野败的功劳被袁抢去了。李必湖后来和袁分道扬镳了(这个词 中国新闻周刊 的报道里用的)。

在野外找不育系野生稻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就是需要时间,要有点运气。

三系杂交水稻还需要保持系和恢复系。十几家同时公关,只有江西的龙颜安做出来了以野败为基础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再过一年,广西的张先程做出了可用的恢复系。三系杂交稻搞成了,推广后出现大面积枯死。直到八十年代初福建的谢华安结合龙颜安的成果和他自己研究出来的更好的恢复系,杂交稻才真正推广开。

三系杂交水稻,也可以不用去找野生不育系。在现有的品种上改进出来。武大的朱英国,和西南的周开达就是走的后一条路。朱是74年成功,比野败型的73年(就是张先程推出恢复系的时候)晚一年。周是80年代成功。周的品种在西南是唱主角的。周和朱都不容易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都需要改进或匹配。不像野败型是全国一起公关。

为什么野败是全国一起公关,主要因为华国锋重视,湖南省出了最多的经费。最多的经费让袁当上了杂交水稻科研攻关的全国协作组组长。他充分利用这一职位,先占李必湖和冯克珊的功劳。后来有玩手段,把杂交稻攻关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龙颜安和张先程排除在外。项目完成人是袁龙平等。如果哪位有在国内报奖的经历的会知道,报奖时往往是几个人名,有先后次序。袁隆平报杂交水稻奖,根本不告诉其他做出贡献的省份,这个人就是这么卑劣。

后来中科院就是不给袁隆平评院士。后来有谣言说是因为袁隆平学历不高,没有发表过理论文章,中科院才不给他院士。

中科院那帮院士们,做得也是绝了。故意给了谢华安院士。谢学历低,不懂外语,写文章就更不行了。袁隆平英语不错的。

后来不是还闹出什么方舟子的新语丝 打假谢华安的闹剧么。了解内情的人知道,中科院给谢华安中科院院士(不是工程院院士)就是针对袁隆平的。中科院给袁隆平找了一个鲜明的对照组。

袁隆平后来又抢两系杂交水稻的功。两系杂交水稻是石明松在艰苦的条件下凭一家之力完成的。完成不久因为一条质量伪劣的电热毯事故在1989年去世了。2000年以后两系杂交稻报大奖,袁隆平是名列第一位的获奖人,石明松只能排在第二位了。

杂交稻是重要的科技成果。但是在这背后的故事,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心境难平。

石明松早就悲壮走了。龙颜安先生还在,祝龙先生健康长寿。历史终将把卑劣的小人定在耻辱柱上。

我写这么多,就是相对龙颜安和石明松这些踏实肯干,为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表达晚辈的敬意。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2:51:56
内容挺好,题目是不是不太好。袁各方面应该还是很好的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2:54:53
文革期间有一大批优良种子培育成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表彰袁的杂-交水稻
movie9992021-05-24 13:15:12
袁的其它方面也不好,我没有写
movie9992021-05-24 13:15:55
因为你不知道其他的获奖项目: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3:21:07
袁81年获得特等奖,是不是和华,邓有关?华是一把手,邓管科研
movie9992021-05-24 13:27:22
81年华实际已经失去权力了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3:28:59
看到过不育株的发现的报道,应该说是群众的力量,冯克珊是首先发现,李必湖鉴定,然后告诉袁的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3:32:15
袁好像说过,没有华,就没有他的今天
欲千北2021-05-24 13:37:56
有空请写一篇。
有言2021-05-24 13:51:41
嗯……-:)
有言2021-05-24 14:03:06
袁老是李的老师,是不是有方向性的指导?李的发现是不是离不开袁老的指导?-:)
movie9992021-05-24 14:07:05
已经是在2000年之后,袁去看过华。邓在时,袁从没有拜访过,提起过华
speedingticket2021-05-24 14:09:56
应该是。袁66年发了文章,67年课题立项,直到70年才在海南由冯克珊发现不育株
movie9992021-05-24 14:12:34
找不育野生稻植株,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只是要花时间,碰运气
有言2021-05-24 14:18:32
谢谢!这样看来,大家都有贡献的。-:)
有言2021-05-24 14:20:44
谢谢!涨知识学习了。就是说指导的作用不大?-:)
movie9992021-05-24 14:25:52
是华给了他第一桶金,他靠此当上全国协作组组长,
movie9992021-05-24 14:27:24
杂交稻理论早就有了,是洋人的,袁没有贡献
movie9992021-05-24 14:29:39
袁发文章是他当时找到一株不育植株,不是理论突破,那植株实际也没有用
movie9992021-05-24 14:31:24
说是李在冯的带领下找到的,袁当时在北京。冯熟悉海南当地野生稻情况
movie9992021-05-24 14:37:57
发动群众是华国锋当时提的,也不是找不育珠
立竿见影-12021-05-24 15:34:11
明白人。
planet2021-05-24 16:32:17
大概1970.华任湖南省委书记时支持过袁的科研. (附袁在华下台很久后, 去京探望华的照片)
movie9992021-05-24 19:52:37
袁隆平三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落选,他口述自传里都有的,把链接给你
planet2021-05-25 03:20:36
哦,你对, 中科院院士与美国科院院士不1样, ta1直只是中国工程学院院士, 不是中科院院士.
planet2021-05-25 06:17:21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学习袁隆平热爱党. 即热爱习总. 倒不知道真正的 袁隆平怎么想? 会不会说习你也是杂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