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蒋介石个人的功绩与罪恶
作为曾经的国家元首,蒋介石个人最大的功绩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直至胜利。同样作为国家元首,蒋介石个人最大的罪恶是抗战胜利后拒绝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竞争的宪政民主国家制度,从而让中国错失了千年一遇的最好机会。至今仍在艰难中探索。虽然我相信中国最终仍会走上这条道路,但已经错过了至少七十多年时间,并造成数千万无辜生命的丧失。
我认为大家在讨论中大大低估(或者说忽视)了蒋介石的一个重大功绩:就是败退台湾以后,在坚持独裁的同时,他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将统治重点放在“民生”上面,并且取得了骄人得成就。这一点与毛的“阶级斗争为纲”相比,两个人的后半生品质和成绩优劣立判。
50年代初台湾可谓风雨飘摇。我的舅舅是当时台湾待遇最佳的台湾糖业公司工程师,薪水是国军团长的两倍。有多少呢?他告诉我:每天的工资只够买张寄往泰国航空信的邮票,便所余无几。普通百姓生活可想而知。台湾的土地狭小、山地陡峻、资源欠缺,地震台风频发,尤其是面对随时可能入侵的对岸强权,老蒋怎么办?
台湾1949年就开始第一波土地改革,4月份公布《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启动375减租。请参阅拙作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推行的三波土地改革》。在威权之下启动三波相当彻底的和平土地改革,并逐步推广农业机械化及为针对都市工业化过程,1954年颁布《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这些改革不但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城市实施“以贸易经济促进工业”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推行家庭工厂,由家中成员在家庭客厅中布建小型机床,进行简单的工业加工赚取利润,再由一个居中协调的产业组织定期将成品收走送往下一工序(可以是另一家工厂或是其他家庭代工者)并检验完成率和折算工资。产品最终卖到日本、北美、欧洲和亚非拉各国。我刚来到多伦多时商店出售的日用品、食物、罐头很多都贴有一张 ”Made in Taiwan“ 的小标签。我骑的单车也是台湾产的。这些家庭工厂从小型到中型,相对均匀的收入不断增加,中产阶级逐渐形成。而后,大量外资涌入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以轻纺、家电等加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台湾轻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经济起飞”奇迹也是此一时期开始的。也为蒋经国时代以“十大建设”发展重工业打下物质和技术基础,例如中钢、台船、高炼油等,以及机场、港口、铁路等设施,更不用提台积电。
今天台湾的社会、经济成就,基础是老蒋时期垫下的。我曾介绍过其“家庭计划”和“健保计划”。其规划和实施都非常周到、和平、符合人性。请参阅《台湾“家庭计划”实施的动因、过程和结果》, 和《相对公平、合理、可负担的台湾健保计划》。与老毛相比,老蒋在教育方面更远远胜过。我在台湾的几个表弟表妹的教育程度就比我好得多。
今天的台湾是一个民主、富裕、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友善的社会,这正是今天大陆执政者提出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两岸能够和平地竞争,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国家。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