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脸2022-07-05 04:00:01

【古战场游记】之88:卢沟桥

桥东乾隆御碑:


       卢沟桥,原名广利桥,横跨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距宛平城西门170米,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昌三年(1192年)完工,明清两代多有维修改建。该桥自建成后八百年间即为北京与中国南方之间的交通要道,桥头曾设有税课司。但自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在卢沟桥北面数百米远的铁路桥已经取代了卢沟桥原来的大部分交通功能和军事价值。1937年7月7日开始的中日军事冲突焦点并不是卢沟桥,而是宛平城和铁路桥。

 卢沟桥全貌,桥东170米即宛平西门: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订立的1901年《辛丑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列强据此派兵驻守从北京、天津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各要点,牢牢地遏制住中国国家安全的命脉。“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郎(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到上世纪30年代,天津尚有英、法、日、意、美五国兵营,当时驻军人数,英国约3000人,法国约2000人,美国约1500人,意大利约500人,日本约2600人。

桥西康熙御碑:


         这一驻兵权,给了明治维新以来一直窥伺中国的军国主义日本绝好的机会。《辛丑条约》签订前4个月,日本政府就以“护侨”、“护路”为名,宣布成立“清国驻屯军”,司令部设于天津海光寺,兵力部署于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该军长驻华北,因其司令部设于天津,又被称为“天津驻屯军”。最初列强约定驻军总人数为8200人,其中分配给日本的名额是400人。1912年,日本利用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将“清国驻屯军”改称“中国驻屯军”,并将驻屯军数量扩大到数千人。1937年7月7日夜,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正是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到那时,日本的“中国驻屯军”驻扎北平已有36个年头了。

日本 “ 中国驻屯军 ” 驻扎分布图:

日军 " 演习 " 地图:


      1937年7月7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219团团长吉星文拒绝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宛平城,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于8日凌晨5时30分开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第一炮就准确击中城内的县衙大厅。这时在场的宛平县县长王冷斋才恍然大悟: 1937年1月初,一木清直得知宋哲元委任王冷斋为河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就以祝贺为名,一改平素骑马的习惯,带着一个化装为卫兵的炮兵观测员,步行5华里,从丰台驻地来到宛平城里的县衙。其实,他是让那个炮兵观测员进行方向和距离的测量。日军开炮后城内守军仍未予反击。在日军攻占沙岗文字山阵地后,吉星文招募“大刀队”以对抗日军,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来了五百余人, 收复沙岗。

宛平县衙: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卢沟桥事变次年, 即1938年6月30日, 当时日军的前线指挥官大队长一木清直在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采访中说明: 這個士兵叫志村菊次郎, 是剛入伍的“二等兵”, 因拉肚子走失  后又返回——“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但是,我的想法是连队长让我就此事(和中国方面)进行交涉,如果就这样算了,中国方面会怎样宣传就不知道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丢脸的事情。所以,我方决定占领一文字山(卢沟桥和北平之间的中方阵地 )然后再进行交涉……”

日军当年在一文字山立的临时纪念牌(历史照片):


现在的文字山战斗纪念碑:

 沙岗及一文字山战斗地图:


    非常明显, 整个卢沟桥事件中, 中方没有任何错误。日方野蛮成性, 恃强凌弱, 咄咄逼人。激起中国军民从此掀起全面抗战的卫国战争。日军为掩盖真相, 将这位志村菊次郎退出现役,遣送回国。1944年10月,因全国缺乏炮灰而再度被征入役的志村菊次郎在缅甸被新编第一军孙立人部击毙。

志村菊次郎:


事变后宛平中国驻军奉命出城守卫(历史照片):


    7月11日下午6时25分, 日本内阁正式发表声明, 声称卢沟桥事件是中方的蓄意反日行动,中方必须为此道歉;同时宣布向中国平、津地区派兵增援。7月12日,日本军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方案》出炉。7月25日,日军完成了部队集结,进一步扩大战争,突然袭击廊坊,并出动飞机狂炸中国军民,形成 “廊坊事件”。7月26日,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我华北守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下最后通牒,狂妄地宣布:“由于你军在廊坊攻击我军,我军认为贵军没有和平的诚意,请贵军第三十七师撤离卢沟桥、八宝山,并于明日中午撤到长辛店附近。另第三十七师在北平城内的部队,请撤出北平城,连同西苑驻军,于本月28日中午之前,一并撤到永定河以西,然后再撤到保定。否则,日军将采取行动,后果由贵军负责……” 

事变后宛平中国驻军守卫卢沟桥, 其背后可见北面的铁路桥(历史照片):

 

       日寇的这些借口, 正如伊索寓言《狼与小羊》里说的:  狼想吃掉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挑衅, 不管羊如何辩解, 狼就说反正你就是纳粹、坏蛋, 该让我吃掉。我们中国《左传》也有这样的说法: "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直到最近, 我们还能在世界上看到相同的恶劣行径。

宛平城墙上的累累弹痕: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对卢沟桥事件发表讲话,申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表示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 “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7月27日,宋哲元严词拒绝了日方的最后通牒,并通电全国,表明自卫守土、誓死保卫平、津的决心。卢沟桥事变爆发,是中国转向全面抗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奋战, 经受重大牺牲, 但在近代历史上一扫耻辱, 最终获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蒋介石在庐山对卢沟桥事件发表讲话,申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历史照片):


       1933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37師第109旅旅長的赵登禹亲率大刀敢死队500多勇士在喜峰口夜袭日军, 他左脚受伤仍不下火线 ,杀出中国军人血性。卢沟桥事变中, 已升任第29军第132師師長的赵登禹牺牲。他的尸体为当地寺庙和尚收敛掩埋。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登禹墓被毀,遺体遭到紅卫兵侮辱。现在重新安葬在卢沟桥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将卢沟桥改为公路桥,1987年恢复为石桥,并停止该桥交通功能,改为文物景点。该桥为东西走向,全长268米,宽9.4米,桥上设有石栏和望柱,望柱顶端雕刻有数量不一的石狮子。桥的两侧建有华表,并立有碑刻。

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宛平城内現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公鲨2022-07-05 05:24:59
参观过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建筑宏伟展览内容内容杂乱无章,卢沟桥下永定河水干涸河床裸漏丑陋得很,宛平城内居民基本搬空
Tiger6662022-07-05 08:01:40
俺86年时也去过卢沟桥上走过一次!
hkzs2022-07-05 08:53:21
的确,俄军侵乌和日军侵华是一样性质的行为。
油胖子2022-07-05 12:13:50
还真不太一样。俄乌是大哥揍小弟,日本侵华是抖起来的丫头揍穷小姐
Redcheetah2022-07-05 15:19:30
中华强倭为妾,中华弱倭为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