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emory]
长津湖的战略目标就是战胜美军,结果不仅战胜了美军,并且把美军赶下了海,远超出了战略目标。
如果第九兵团再晚几天发起进攻,陆一师可能把战线拉得更长,损失会更大。
不管胜败,中国军人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极致,没有什么遗憾的,实力的巨大差距始终存在,吹牛吹得自己都信的,只会误国。
毛吹吹可不是假的。没几年后,大跃进时亩产万斤时,可就饿死了三千万人。最后还吹可以活到四百岁。。。
你能相中这篇文章,一点也不奇怪。千里网友还一千篇转文里起码有一篇不错的。-:)
不管中国出兵朝鲜是对还是错,是赢还是亏,是胜还是负。今天为了宣扬与美国为敌而大肆鼓吹这次战役可是个败着。
万岁,万斤。。。是鼓劲加油,啦啦队效应,尔等还真信了?不儍也是数字。
对于长津湖战役,原创作者长岛风把战役目标说成战略目标,不妥。长津湖战役的战役目标没有达成,失败,但其战略意义
去看看毛在南宁会议上是如何批判挖苦反冒进的周恩来,就知道他有多自大。反正他不在乎农民死活,证据就是他在大饥荒已经发生,
尤其是马上要拍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不知道他们该怎么拍。美军的后勤是3维的,把钢桥部件空投下来,整个志愿军没人能想到,
不错。陆战一师的史密斯师长是美军的中流砥柱,如果服从命令快速推进,损失会大得多
不错。史密斯将军令人钦佩。“是你父亲在长津湖救了我们一命”。-:)
将军两个卓见举措,正如您前几天说过的,1是在中部修建临时机场,2是前头部队两三个团聚集在一起。-:)
毛泽东的设想是歼灭美军一个师,彻底扭转朝鲜局势。如果如愿,美军撤出朝鲜,退守日本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投的话会投在那里?日本投了两颗似乎没有影响发展
应该是职业军人的素养。史密斯,李奇微,还有邸平里的弗里曼都是美军将官里的翘楚
俺还是觉得史密斯将军最了不起。而且其效果也是其他不可比拟的。-:)
按毛的战争思想,最喜欢的就是多杀伤所谓有生力量,以造成心理震慑,所以他的围歼计划是肯定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大概就是这意思。4野的老战士喜欢跟林总打仗,就是因为林总总是把各种可能都想透,打胜仗还伤亡小
是啊,陆战1师如果不是惨败的话,怎么还会有““是你父亲在长津湖救了我们一命”这样的话!
我前些天也说过这话。如果战场不在长津湖,9兵团不会冻伤那么多,26军也不会迟到,陆1师撤退路线更长。
我完全认同这个思想。当年美军要有这个思想,只要在朝鲜围歼志愿军一个主力军,比如27军,立即就可结束朝鲜战争。
没有的事,法军在典边府同样被全歼了,不就乖乖撤出北越了么。
你有逻辑思维能力?那我问你:红军湘江战役是否属于惨败+成功突围?全军覆没跟惨败有区别吗?
红军湘江突围,是成建制突围?是把包围红军的国民党军打得失去战斗力?
陆1师伤亡71%跟红军损失只是小巫与大巫的关系。既然19兵团“被打得失去战斗力”,逃跑的为何反而是陆1师?这就是你的逻辑?!
再说你的逻辑是:成功突围就不是惨败了。所以你根本没法回答红军惨败后为何能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