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东2022-03-29 22:58:15

年前的冬季由于“北极震荡”寒流被抑制南下,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是“暖冬”,使得眼下的蒙特利尔许多人都沒有感受到以往的酷寒和大风雪,因此整个大岛上俊男俏女、老叟孩童纷纷倾城出游,寄情于山水之间,共赏大自然之神韵,忘我的享受着“天人合一”的愉悦和欢欣。

 

我们的中餐馆位于城乡结合部,近两个月的生意火爆令人咋舌。很难找到空座位,需要提早预订。

 

我丝毫没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自己秘制配方的招牌菜常常引诱的食客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左宗棠鸡”供不应求,指日告罄;

自己猛火颠翻快炒出来的客人和朋友常常用这八个字来赞誉:“清香四溢,细嫩爽口”的“干炒牛河”非常抢手,一销而光;

自己最拿手的清蒸海上鲜、椒盐大虾、红烧猪蹄、冬菇菜胆、鱼香茄子、沙爹牛肉、麻婆豆腐等也卖得空空如也,没有库存……

每当看到高鼻子蓝眼睛的洋哥们特意跑到厨房竖起大拇指赞扬自己厨艺的时候(实不相瞒,有的金发女郎甚至慷慨的甩出二十加元外加一个亲吻作为小费来奖励自己);每当“大背头”老板一到厨房总是脸上堆满恭维的笑容,象葵花向太阳屁颠颠的围着自己转,操着老外腔调的中国话一个劲“东哥长,东哥短”的,我云里雾里飘飘然的自我感觉特别好。

 

简单介绍一下被员工们称之为“大背头”的老板,原名罗菲,祖籍中东埃及,土生土长在美国,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绅士俊男,虽然不是每天西装革履,却也穿得时尚新潮,光鲜照人。尤其是他每天都将自己的浓黑头发梳得油光水滑一丝不乱,苍蝇站上去都会闪腿滑倒,大伙都“大背头,大背头”的叫嚷他,久而久之,他那罗菲的真名却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四十不到的“大背头”一直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时装中心区(Fashion Avenue)打拼奋斗,前些年,在美利坚的综合国力尚处于兴盛、经济还没有陷入萧条衰退的泥潭的阶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商业眼光的他,在和美籍华人一起合作的服装加工厂生意正是鼎盛时期,业务订单源源不断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出卖自己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从纽约曼哈顿举家乔迁到蒙特利尔定居。

先是在蒙特利尔郊外购置一栋面积约500平米的豪华连体别墅。虽说他对中国源远流长的的烹调文化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却又魄力十足的在蒙特利尔拉瓦地区的一个购物广场投资一百万加币开张了一家名曰“佳海”的中式的休闲餐厅。

 

“大背头”神通广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知道通过哪个渠道,得知我在蒙特利尔的餐饮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跌打滚爬磨练了数十年,从洗碗打杂接着炉尾抓码炒锅主厨直至最后玩耍起自己做老板。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于是毫不犹豫的高薪聘请我替他打理餐馆的厨房。

顺便再唠叨几句, “大背头”非但长袖善舞,商业头脑灵活,在语言的学习能力上也有其特殊超群的天赋,他除了自己的阿拉伯母语之外,也精通英、法、西班牙语。     

这些年来,工作、生活上在和自己的交往沟通中,他的汉语突飞猛进,中文的表达能力上现在已经到达了清晰流畅的境地,甚至连方言中的诨语也运用的恰到好处。非常遗憾的是我的“阴沟里死”(English)依然原地踏步停留在当年“臭狗屎”的简单会话基础阶段,法语呢,也只会“笨猪”(法语bonjour:你好)等问候语。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我和“大背头”相处并非都一直是风平浪静、和睦融洽,偶尔也会风急浪涌、磕磕绊绊,激烈火爆的时候甚至彼此拍案横眉冷对,扯着嗓子怒气冲冲的你一句“Fucking”来,我一句“Fucking”去的互相对骂。

但是每次咆哮一阵子,出了气也降了火,偃旗息鼓以后反而更加深了亲密无比的合作友谊。

 

哎呦呦!深知自己是将才而不是帅才的我,心甘情愿的接受“大背头”的领导。虽然整天乐呵呵的领导那些锅碗瓢盆、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确实有愧于孔圣人“君子远庖厨”儒家经典古训,但我又是本着响应老人家“中国对人类应有较大贡献”的伟大战略方针,弘扬光大母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用自己杰出的烹调手艺征服洋鬼子们的胃和口,呵呵,这是人类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事业啊。

 

作为主厨的我是这个餐馆的灵魂所在,计划菜单,订购食品原料,指挥和协助烹饪工作,准备特定的饭菜等都得事必躬亲。首先精神上有一定的压力,同时在餐期繁忙的时候我也要在灶头前和厨师们一起颠勺抛锅,体力透支的也厉害。这是因为厨师作业均以站姿为主,腰背及下肢负荷增强,加上烹饪时的上下来回颠翻抛炒的动作对上肢肌肉骨骼负荷量大,造成肌肉痠痛风险大幅增加,为此,一天十个小时工作下来,自己常常站得两脚发酸不说,肩部肌肉劳损也疼痛的钻心……

 

有时候我忙着忙着就会突发奇思妙想,跑到办公室里向“大背头”请假,提早收工,理由是自己快累疯了,能量消耗太大,必须好好充电,调整内在。

于是我就会匆匆的赶到在唐人街,挤进人头攒动“家乐福”超市,端午节期间购买“五芳斋粽子”,中秋节来临挑选“杏花楼月饼”,然后随即跑到隔壁“红宝石”酒楼铺面那家不起眼儿的“嫩娘”发廊,名为美发,实是轻松,以此来舒缓疲劳,释放压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brama2022-03-30 02:52:52
写得很好,接地气,有声有色
朱东东2022-03-30 03:15:37
谢谢鼓励!
planet2022-03-30 03:22:35
没在国外泡过, 写不出这种东西。
朱东东2022-03-30 04:45:24
呵呵
Uusequery2022-03-30 04:46:49
东东一定在餐馆干过一段时间,描写非常真实。
通州河2022-03-30 04:58:58
老广的干炒牛河最重要的是有镬气,牛肉片一定要加点碱才嫩,海外很难吃到做得好的干炒牛河
Uusequery2022-03-30 06:20:03
即便在香港,最好吃的干炒牛河在大排档。
planet2022-03-30 06:58:47
赫赫, 唐人街的故事,有生活气息。
danren2022-03-30 19:02:54
能够把这么辛苦的生活写的充满情趣,心态不是一点点好!
朱东东2022-03-30 20:34:50
最初是洗碗然后跌打滚爬成为厨师。
朱东东2022-03-30 20:37:03
谢谢鼓励,来到加拿大以后只能忘记以往的辉煌成就,一切从零开始。
朱东东2022-03-30 20:39:01
“干炒牛河”最能检验厨师手艺好坏。
信笔由墨2022-03-31 03:05:30
后厨很幸苦,工钱低。洗碗是最低的。94-96年,洗碗每月$800。大厨,如果不是股东,钱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