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城
- [memory]
甚至有三代同室的,如: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建政后到文革,造了极少量的工人新村,有许多困难户人均四平方公尺以下,
常有人感叹“那个回不去的时代”喽,其实很容易啊, 找一堆人到他家去挤挤, 幸福的感觉立马就回来了
我祖孙三代到你家挤挤,如何 ?五张单人床,三张双人床,自带干粮。
大概老商家庭条件好啊。1980年上海特别困难户标准: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年龄划到了16岁。这个16岁
我在文革看电影《火红的年代》,看到上海工人家的居住面积很宽敞,不禁暗笑,艺术夸张成了艺术掩饰。当然不敢对别人说。
有个同事到了二十八岁还没等到配房,女友说再弄不到房跟你说"再见"啦!
去过上海几次,都是住在亲朋家,都是沪上的老户,挺宽敞,有房间,来客随来随住。
都是大户,祖上不是地主就是富商,,,,住"上只角"?
这个1980年上海特别困难户标准已经有很大的提高,1957年学校勤工俭学,协助房管所做调查,低于此标准的住户比比皆是。
呵呵,70年代末,上海丝织九厂老师傅结婚,厂子想尽办法弄到一个亭子间,6平米。床用铰链钉在墙上,白天折起来。
商兄:别忘了乌鸦、麻雀,还有伊拉上海美女上官云珠、帅哥赵丹。
我当年看这部电影也羡慕这么好的房子,比我家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