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开始酝酿,志愿军总司令部就战略部署一事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意思的是,这次讨论的结果大不同于以往战前讨论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因为这一次战将们的看法与总司令出现了非常多的分歧,而最终结果则是由志司总司令彭德怀亲自定夺,成了“多数服从少数”。
当时彭老总决心在铁原、金化以南与敌人展开决战,因为铁原一带多平原,一旦让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开进来,那么志愿军很难与之匹敌。所以他想将敌人拦在平原外,从而有效发挥志愿军山地战和运动战的优势。
之后彭老总亲自制定了第五次战役的战略部署,战役也于4月22日黄昏正式打响。
在经过五十多天的艰苦战斗后,志愿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不仅消灭了“联合国军”八万两千余人,还迫使敌军由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御,从而一举解除了敌人对志愿军的威胁。
然而,虽然战绩耀眼,但志愿军同样在这一战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兵力损失高达7.5万余人,其中180师损失尤为严重,损失被俘人数超过5000。
对于彭老总而言,这样的战绩是很难接受的,他根本无法容忍仗在自己的指挥下打成这个样子。
因此,在他晚年的自传中,他承认自己失算了,并且把第五次战役列为了自己的“四大败仗”之一。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次“失利”时自责:“洪学智的意见是对的,我该听他的!”(ps: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把红军时期的赣州战役、抗日时期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抗美援朝时的第五次战役列为自己一生中的“四大败仗”)
本期文章,笔者将带领大家走进第五次战役,了解彭老总的这场“四大败仗”之一。
志愿军之所以要发起第五次战役,其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联合国军”有可能从志愿军的侧后方登陆,对中朝军队进行夹击;另一方面则是在经过了前四次战役的胜利后,志愿军的士气已经达到了极点,并且兵员和装备补给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当时入朝的志愿军人数已经达到了95万人,再加上朝鲜人民军,兵力高达130万,这可是妥妥的百万大军。另外,在刚进入朝鲜的军队中,还有着不少扛“苏式装备”的特种部队,包括四个炮兵师、三个高炮师。
形形色色各种火炮,加起来有6000多门,其中还有不少大口径火炮。更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志愿军的空军也已经初具战斗力,这也意味着我军不用再在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作战。
看到这些“家伙事儿”,彭老总自然是心情大好,感叹着人民军队从来没打过这种“富裕仗”!而手中有了“家伙事儿”,底气自然就足,这也使得我军从上到下都充满了乐观情绪。
在作战计划研讨会上,彭老总做了这么一番报告:“…我们必须在4月20日左右,至迟5月上旬,举行战役反击,消灭敌人几个师,粉碎敌计划,夺回主动权。在打法上,由于敌人这次兵力比较靠拢,我军必须实行战役分割和战术分割相结合,从金化至加平线劈开一个缺口,将敌东西割裂,而后各个包围歼灭之…”
可以看出,彭老总对这次战役是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是胃口极大。张口就是“消灭敌人五个师”,这样的底气,在朝鲜战场上可是从未有过。
要知道当时美军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各军种配合炉火纯青,外加上强大的军事装备、无懈可击的后勤补给,战斗力十分强悍。
虽然都是美械,但是美军的战斗力要远高于国民党的五大主力,志愿军在前期交战中也吃过不少亏。要想全歼美军,可没有那么容易。
洪学智对这些看在眼里,同时也是急在心里,他再次找上了彭老总,说道:“老总啊,我当参谋有三次建议权,我已经向你提了两次了,现在,我再向你提最后一次,最后由你决定。”
随即,他再次向彭老总阐明了把敌人放进铁原、金化再打的利害,并向他表示:“敌人坦克放进来固然不好办,但我们出去更不好办…我们的双腿怎么赶不上敌人的汽车!”
谈到补给,彭老总的确感到头疼,因为这对于志愿军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况且,眼前这位还是总后勤部长,他的话自然份量十足。为此,彭老总锁着眉头发怔,半晌都没说话。
把敌人放进来,后勤压力固然会小很多,但是在开阔地带,敌人的坦克、装甲兵团怎么办?更难打。
要是在铁原之外打,志愿军后勤压力会变大,但是敌人的战斗力要相对弱一些。志愿军取得战果后可以见机行事,可以选择撤退或者继续扩大战果。
这两种方法有利有弊,至少从军事角度来讲,无论是把敌人放进来还是自己走出去,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定要牺牲一些东西。
要想后勤压力小,敌人的战斗力就会强一些。要想敌人的战斗力弱一些,那自己的后勤压力就要大一些,好事不能都让一方占了。
之后彭德怀考虑到,如果在铁原之外打仗,就算志愿军打不过美军,那也可以撤回来,据守阵地。但是如果把美军放进来,志愿军就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歼灭美军。否则美军长驱直入,志愿军将会非常被动。
考虑到这一点,彭德怀最终决定在铁原之外打。几天后,预订作战的三个主力兵团(第3兵团,第9兵团和第19兵团)一一到达指定位置,第五次战役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不过让志愿军没有料到的是,就在他们加紧补给时,美军同样没有坐以待毙。
当时志愿军在第一阶段的战术基本上被美军摸透,美军还针对性地研究出“磁性战术”,所以在战术上我军已然失去了优势。
另外,美军的远东空军还从一千架飞机猛增到三千架,而且袭击重心也由前线转向了志愿军的后方补给线。
这一战,美军注定是将重心放在了后勤上,集中兵力攻击我军的“七寸”。我军也知道美军的算盘,但我军在这一点上却毫无优势,毕竟当时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与美国这样的工业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很快,志愿军主力三个兵团分别从三路向美军进攻,其中宋时轮第9兵团从左突击,杨得志第19兵团从右突击,王近山第3兵团则直接从中部突击。
当时我军盛传着这么一句话:“美国人的防御是鸡蛋壳,表皮硬一点,戳破之后就是空的”。因此,我军坚信,只要从正面突破了美军的防御,那就意味着战役的胜利。
不过当时负责布防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并非是个等闲之辈。
此人出身西点军校,却军旅不顺,一直在美军中担任着不紧不要的职位。直到在诺曼底登陆中凭借着优异的表现才被破格提拔,并在朝鲜战争爆发前被授予中将。
所以对于他而言,朝鲜战场是他建功立业的“最后一次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当时志愿军的三支突击兵团出其不意,很快就击穿了范弗里特的防线。但范弗里特却对此毫不慌乱,他一边指挥部队撤退,一边对志愿军组织有效反击。
当时,范弗里特执行“磁性战术”,率军每夜撤退20-70里。这一点真是打到志愿军的“七寸”了。志愿军擅长的是什么?夜战!每到夜间,志愿军就会出来收割美军的生命,一时间成为美军的噩梦。
美国的指挥官李奇微痛定思痛,彻底放弃幻想,让部队杜绝与志愿军在夜间交战的机会。每到傍晚,啥也别说,先往后撤70里。志愿军是两条腿,速度有限,穿插能力局限于70里,无法与美军贴脸打。
而到了白天,美军依赖空军、火炮的优势向又志愿军阵地猛攻,因为有着强大的优势,志愿军在白天很难正面刚美军。这也就是磁性战术的特点,夜间撒丫子跑,白天炮弹不要钱的打。
范弗利特认真执行“磁性战术”,这种打法一改美军“鸡蛋壳防御”的态势,使得志愿军非常难受。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志愿军的补给很难跟上,而这时范弗里特又下令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展开疯狂的轰炸。
由此,志愿军陷入极大的困难中,前方战线吃紧,后方补给也出了大问题,一时战局变得不清晰起来。
在得知前线的战况后,连彭老总都不得不对范弗里特刮目相看,赞叹这家伙“不简单”。不过,志愿军可是从各种恶战中经历过来的,什么样的困难没见过。所以,尽管在几乎被逼到绝境的情况下,志愿军将士们依旧打出了属于中国军队的风采。
率先击穿敌军防线的宋时轮兵团在进入敌军阵地后,立即纵深攻击,在短短一天内就向南直插了30公里,歼灭了南朝鲜6师和美24师大部。
中线突击的王近山兵团同样在短时间内攻入中线敌军纵深,一举分割了东西线敌军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右翼的杨得志兵团更是接连打出了五次战役中最漂亮的几仗。由傅崇碧指挥的63军连破敌人的临津江防线和二道防线,直接包围了英军王牌29旅。
最终在一番激战过后,英29旅伤亡过半,其中号称“英国皇家陆军双徽营”的格洛斯特营则是直接全军覆没。
但在丰硕战果的背后是志愿军将士的伤亡惨重。就在63军捷报频传时,杨得志的另外两个军却屡屡传来噩耗。
64军在渡过临津江以后,突然遭到了美军的强大火力阻挠,被敌军炮火压得动弹不得。但由于战机转瞬即逝,对此杨得志只能电令64军强突,让其“不惜一切代价到达指定地点”。
军长曾思玉在严令下也是颇为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组织军队强突,最终却只有一个营和兵团侦查支队突破出了美军的防线。
就在64军被堵在临津江畔时动弹不得时,65军奉命前来增援的两个师也到了,但他们遇到的却是和64军一样的难题。
就这样,两个军前后共5万人的部队,被围困在临津江畔进退两难,成为了美军的“活靶子”。
最终整场战斗下来,临津江的河水都被志愿军将士们的鲜血染红,彭老总听说后都为此泪流不止。
直到4月29日,整整持续了七天七夜的炮火声才渐渐平息,志愿军夺回了第四次战役中被美军侵占的半数地盘。
由此,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志愿军共歼灭敌军两万三千余人。而这一战果,大大跌出了彭老总“歼敌五个师”的预期。
在第一阶段后,彭老总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后勤跟不上,火力又薄弱,毫无制空权,看来这仗只有打成长期的了。”
很快,志司就召开了研讨会,准备发动第二阶段的战斗。
不过这一次,彭老总决心改变第一阶段时“硬碰硬”的打法,转而向东线实力较弱的李承晚出击,主打这个美军盟友,以使美国人孤掌难鸣。而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第一副司令邓华的支持。
1951年5月下旬,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正式打响。彭老总主打李承晚的打法也收获奇效,在东线战场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与此同时,西线的杨得志兵团佯攻汉城,吸引了美军的大量注意力;中线的王近山兵团又将美军战线搅得天翻地覆,使美军根本无法驰援。
没过多久,宋时轮兵团就彻底撕裂了南朝鲜第三军团的防线,中朝联军连续对李伪军团穿插合围,一举击溃了敌人4个师。
在志愿军的猛烈冲击下,南朝鲜第三军团溃不成军,最终全部朝着大山逃跑。最终,志愿军几乎兵不血刃消灭了大部分李伪军,还白捡了四个师的装备。
在得知了第三军团的“神勇表现”后,“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和范弗里特气得鼻子都歪了,他们怎么也也想不到这个“盟友”会不禁打到这个地步。
所以,李奇微直接撤销了“南朝鲜第三军团”的番号,而这也成为了南朝鲜军队的奇耻大辱。
不过,在取得了东线的巨大进展后,志愿军再一次“上头”,开始继续向南猛插。
在5天的连续穿插下,宋时轮兵团普遍向南推进了接近60公里,其中最远的12军已经抵达“三七线”附近。
志愿军如此奔袭使得范弗里特毫无防备,直接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因此志愿军也算是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但在短暂的胜利后,美军很快反应过来,而此时深入敌军腹地的宋时轮兵团,则再次陷入困境中。由于志愿军太过深入,导致原本就过度负重的补给线终于被彻底撕裂,前线部队的供给再也跟不上。
当时志愿军陷入到了极度缺粮的状态,连军级干部都喝不上一碗稀饭,更不用说只能啃树皮的战士们了。一些战士由于吃了有毒的野菜和树皮,还陷入昏迷不醒的状态,有的甚至直接被毒死。
在得知了前线的情况后,彭老总心里非常难受,他命令部队即刻退回“三八线”以北休整。由此,第二阶段的战斗宣布结束,
然而,吃了瘪的范弗里特却并不想就这样放志愿军离开,他决心要杀个回马枪。
范弗里特知道志愿军的补给已经陷入崩溃,所以此时正是击溃志愿军的绝佳时机。因此,丧心病狂的范弗里特调集了一切兵力,甚至将守备后方的部队都抽调一空,要对志愿军致命一击。
5月22日,美军调集了四个军共十三个师的兵力向志愿军压迫,由于应对不及时,志愿军很快就陷入到了被动中,防线被接连突破。
特别是中线的王近山军团,不仅电台被炸毁,与下级失去联系,其下辖的27军和60军180师更是直接暴露在了美军的火力范围中。
好在27军是一支久经沙场的王牌部队,不少指战员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红军,其军长彭德清更是出了名的“猛将”。
在这些将领的带领下,27军不断堵口子,钻空子,最终得以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甚至在安全撤回后方后,这支部队连一支小分队都没有损失,堪称奇迹。
然而,60军的180师,却没那么好运了。
5月29日晚,洪学智突然接到了彭老总的紧急电话:“你赶快回来,180师出事了”。如同听到自家孩子的噩耗,洪学智心猛地一惊,随即赶紧冒雨前往总司。
当夜凌晨两三点钟,洪学智才赶到总司,只见彭老总两眼熬得通红,正心急如焚地等电报。
原来,180师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和上级联系了,而且这支部队在彭老总看来是“弱旅”,没经过什么苦战,所以这次准是出事了。
洪学智一边安慰彭老总,一边电令王近山和军长韦杰,一定要将180师找到。
要知道,自红军建立以来,除了长征渡湘江时红34师成建制被打光外,共产党还没有一支队伍吃过这样的苦头。因此,彭老总对这支失联部队非常揪心,甚至祈祷不要出现这样的事。
不过,180师的溃败终究还是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最终除了师长郑其贵,副师长段龙章以及几百名干部骨干突出重围以外,180师大部一律被美军“吃掉”。
经过统计,180师总共损失了7000余人,其中超过5000人被俘。
这一次180师几乎成建制被俘,成为了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大败笔,也成为了彭老总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楚。(数据出自《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负伤、阵亡、情况不明(失踪)、被俘总数为7644人)
好在当时傅崇碧的63军和秦基伟的15军奉命坚决阻击敌人,这才逐步化解了范弗里特的穷追猛打,不过这两个军也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铁原阻击战结束以后,彭老总亲自上前线看望63军将士们,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许多战士身上仅剩的裤衩,和战壕中一支支打光了子弹的步枪。
看到这一幕,彭老总的眼眶湿润了,随即他用着几近哽咽的声音对战士们说:“祖国感谢你们!我彭德怀感谢你们!”
而另一边,秦基伟用他杰出的指挥能力帮助志愿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用最少的代价给予了敌军最大的打击。此后,彭老总还特意给他发报:“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彭德怀”。
要知道,从这封电报字里行间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激色彩,在彭老总以往的电报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彭老总对于这一战的感触,可见一斑。
铁原阻击战不久后,中美双方都同意就停战相关事宜重新展开会谈,第五次战役也由此宣布结束。
纵观这场战役,我军虽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志愿军损失7.5万人),这对于爱兵如子的彭老总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说是失利也不为过。
为此,彭老总一直都耿耿于怀,把第五次战役列为自己一生中的“四大败仗”之一。
不过仔细看一下战损,志愿军仍旧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奈何美军的战斗力太强悍,志愿军的装备、后勤都要远远落后于美军,无法扩大战果。
我现在突然想起《亮剑》中孔捷的言论:“我们的子弹打光了,连被服粮食都没有了。零下四十度的酷寒哪,战士们穿着单衣饿着肚子,用刺刀和工兵锹跟敌人搏斗。在敌人地空火力组成的火网下,战士们一片一片的倒下,我孔捷对不起他们哪!”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用来总结抗美援朝十分恰当。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一个发达的工业国相比,太弱小了。
敌人可以在五分钟内召唤舰载攻击机支援地面部队,我们的志愿军有这么优秀的空中支援吗?
敌人可以在战场上吃上热乎乎的火鸡,我们的志愿军有这么优秀的后勤补给吗?
没有,我们的战士没有这些东西。一把雪、一把炒面、一杆枪,这就是我们志愿军所拥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战胜了船坚炮利的美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回顾第五次战役,后勤跟不上、火力薄弱、毫无制空权,彭德怀总结的这三点问题切中要害。如果我们的志愿军有美军一半的后勤、火力、空军,那第五次战役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