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Good2022-06-05 18:18:34
在20世纪的早期,北洋政府施行着一种奇怪的双头政治。由于历史原因,整体体系被故意设计成缺乏绝对核心。由此而来的结果,就是经常被后人拿来嘲讽的府院之争。
 

表面上,这种时常为外部差距的内在纷争,似乎是民主制度的表现。但实质依然是体系落后且不同人私心爆棚的结果。北洋当局的无助与短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府院之争所体现的永久裂痕。

 

1911年,前清的统治随辛亥革命爆发而终结。但南方的革命党人却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随时爆发的内战中获胜。因此,孙中山主动让出了大总统职位,以求同袁世凯的北洋军体系达成妥协。
 

为了能限制这位新任大总统权力,革命党在下野前搬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将其定为第一部宪法。根据里面的规定,新政府在表面上以大总统为首,却另有国务总理这个职位。其职权包括内阁成员的提名权。凡是大总统提出的法案和命令,均需得到他的签署才能得以实行。此外,国务总理还可以直接干涉各部总长下达的命令。一旦认为其有碍国政,就可以先行中止,再交给国务会议讨论。

 

如此一来,国务总理就成了大总统之下的权力第一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他的配合,任何总统都无法顺利主持国事。其原理颇像某些欧洲国家,以总理为实质掌权人,而总统仅仅是装点门面的名义首脑。
 

孙中山的这个决策,无疑是要限制处于巅峰期的袁世凯。但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实际上是破坏力巨大。因为民国的宪法章程本来就以美国为模板,其原始框架因以总统为最高权力决策者。虽有议会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但绝不会竖立两个完全对立的中心。只是局势的变化无常,又让其内容塞入了欧洲式的政治体系。国务总理近乎第二个总统,却无法获得其泰西原版所享有的更高法律地位。结果当然是政府内部两座山头,缺乏行之有效的第三方协调人,并直接进发对立和撕斗。

 

大总统与国务总理的双头政治,很容易让人联想古代的皇权和相权结构。然而,即便是丞相权力巨大的晚唐之前,当事人也没有能力对皇权本身发起挑战。因为皇帝始终是法统的天然作俑者,而丞相却可以由其任命。仅此一点来看,北洋时代的府院对立,就足以造成致命后果。
 

其次,和很多参照模板不同,中华民国并不具备实行现代议会政治的基础。那些被选入国会的议员,虽然号称是社会贤达与政治干才,其实和地方的普通民众没有什么交集。地方各省的实际权力也都掌握在军头手中。谙熟《三国演义》的他们,又深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一旦夺取中央政府的控制权,就会推举一个德高望著的长者担任大总统,而实际权力隐持在担任国务总理的派系大佬自己手里。因此,如果总统府和国务院发生争执,就会导致体系的运作瘫痪。

 

袁世凯还在世的时候,可以利用北洋领袖身份去控制国务总理。基本上让府院意见一致,局面不至失去控制。等他一死,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之间的对立立刻就凸显出来,并最终导致了北洋当局的结构性瘫痪,酿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府院之争。

当时,按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接任大总统职位。这时推举出的国务总理,则是当时国内实力最强大的皖系军阀领袖段祺瑞。其一贯为人刚毅专横,只关系皖系的自身利益,很快就和大总统产生了尖锐矛盾。段祺瑞又经常自命为北洋正统,是袁世凯的嫡系继承人,看不起被众人合力抬上桌面的元勋总统。

 

他的心腹大将和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更是不加遮掩的表现出这类情绪。甚至有传言说,徐树铮请黎元洪签署法案,后者只是想翻看下内容,徐树铮就用手按住法案大声说:段总理已经看过,总统您只要签个字就行了!
 

不久,徐树铮又和内务总长发生矛盾,段祺瑞便下令将后者解职。但更替内阁官员的命令需大总统盖印才能够生效,黎元洪便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报复。他迟迟不给解职令盖印,引发段祺瑞的反弹。最后还是元老徐世昌亲自出面调解,让内务总长和徐树铮一起辞职,总算做到了府院双方各让一步。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段祺瑞又因北洋军效法德式而反对加入协约国阵营。在战争的前期,他都认为德国陆军天下无敌,必能夺取欧洲战场的最终胜利。哪怕青岛的基地早已被英日联军攻破,也不为所动,失去了主动捞取好处的机会。直到1917年的德国败相初露,才又摇身一变成为主战派,让民国以非常尴尬的身份加入大战。
 

其实,段祺瑞的真实目的争夺盟友贷款,让自己的皖系军阀就获得诸多好处。然后再用贷款买来的武器扩军,从而形成对其他势力的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参战军根本没有涉足欧洲,连次级的亚洲战场都没有参与。但却有大量的民夫苦力被派去做工,白白为自己的个人野心而抛洒青春。

 

黎元洪自然不愿意看到此事发生。府院之间的矛盾再次公开,凡事都要站在彼此的对立面上唱反调。所以,在战争初期就主张积极加入协约国阵营的大总统,到1917年时却摇身一变为和平主义者,拒绝对德宣战。
 

既然总统府与国务院反复扯皮,国会里的议员也就分成总统派和总理派,每日都为宣战问题进行漫长论战。武夫出身的段祺瑞自然非常恼火,甚至出动军队包围议会。甚至发展到殴打和恐吓议员,试图让对德宣战案强行在过关。为了对国会施加压力,他还亲自带着全体阁僚去敦请大总统盖印,试图先造成宣战的事实。黎元洪却施展拖延战术,总是找借口让后者的愿望无法达成

 

最终还是段祺瑞大发雷霆,自己主动提出辞职,并乘火车前往天津租借居住。这当然只是对大总统施加压力的手段,因为国务总理才是皖系军阀领袖,黎元洪一人留在京城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后来只能请北洋元老冯国璋出面调停,总算是劝段祺瑞收回了成命。同时,国会方面也做出让步,通过对德国断交议案。但是否对宣战依然悬而未决。
 

为了继续给国会和总统府制造压力,段祺瑞将各省的督军请到北京召开督军团会议,让军阀们来胁迫手无缚鸡之力的议员。这些人的强势介入,又让议会长矛更加混乱。多名内阁成员都反感这种粗暴操作,主动提出辞职。内阁也因突然缺人,提出暂缓审议宣战案。

 

关键时刻,有家报纸突然公布抖出猛料,爆光段祺瑞与日本内阁签订的借款协定内容。堂堂国务总理,竟然以大量铁路、森林利权为条件,只为换得日本银行的大笔资助。朝野瞬间哗然,黎元洪也果断下令解除其总理职务。但根据临时约法条款,大总统没有权力解除国务总理,段祺瑞便以此为理由,跑到天津去组织各省督军组成军务总参谋处,准备成立临时政府。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一贯拥有良好声望的张勋突然登场。许多人希望他能北上进行调解,让坚持不剪辫子的前朝遗老也看到了希望。他声称自己若想进京调解,黎元洪就必须先解散国会。等到大总统被迫就范,张勋的鞭子军就是反手废除了中华民国政府,宣布拥护前清的溥仪恢复帝位。著名的张勋复辟事件,就因北洋派系的内部扯皮而直接酿成。

 

原本一直暗箱操作的前总理,这时才终于露出狰狞面目。在他的皖系军队的猛攻下,复辟仅1个月的张勋就宣告失败。虽然其本人坚决死战到底,但拥立的皇帝一看到后花园遭飞机轰炸,就吓得打电话宣布再次退位。段祺瑞则凭借镇压复辟有功,获得了府院之争的最后胜利。黎元洪宣布辞去大总统职务,改由北洋系宿将冯国璋继任。国会也通过了宣战议案,在8月14日加入了世界大战。
 

但作为直系军阀的大佬,冯国璋与段祺瑞也是天然不和。后者当时自以为有大功于民国,又借到大批参贷款,想趁兵强马壮的机会用武力消灭其他势力。冯国璋却则力主以和平手段进行统一,保留各地军阀的实力以牵制强大的皖系军阀。恰逢护法战争爆发,段祺瑞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让军队到南方作战,直系的人马就公然拒绝。新任大总统趁机逼段祺瑞下台,造成第二轮府院危机。

 

段祺瑞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下台后就策划北方十省督军联合向提议,攻打参与护法战争的西南军阀。冯国璋觉得自己在北京站不住脚,就以亲自率军进攻的名义,带着1个旅搭乘火车返回直系的总部南京。结果半路遇到安徽督军倪嗣冲的大军阻拦,只能原路调头返回。最后,无计可施的冯国璋最后只能认输,把段祺瑞请出来继续出任国务总理。后者也凭借强大的武力挫败护法军,顺势召开了新一届国会。

按这位不败的国务总理构想,他和冯国璋双双退出职务角逐。改由老将徐世昌出马担任大总统,为持续数年的府院之争最终画上了句号。

 

公平来说,府院之争出现的责任不能完全推给《临时约法》。北洋军阀能够把持国政,主要还是凭借其强大军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允许最高元首按主政军阀的意志来行事。

任何自有主张的大总统,都难免陷入和军阀派系主导的国务总理之间的纷争。如果是像黎元洪这样没有后台的空头总统,府院之争或许只会造成政治混乱。一旦总统职位由其他军阀领袖担任,府院之争就有可能演变成真正战争。

 

然而,正是初期立法者的私心和权斗欲望,让原本是规则的章程变成了斗争工具。虽然派系利益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人间常态,但其造成的恶果可能是所有参与者都无法估计或阻止的结局。或许,北洋当局的最终倒台,才是设计者们的最终目的。
反观持续冲突数年的府院本身,基本都以《临时约法》制定的框架行事。宪法斗争并没有演化为实际的军事冲突。各省督军们虽然粗暴凶悍,也没有打破议会政治的底线。直到段祺瑞的皖系开始独霸北洋,才有直系集团选择军事冒险路线。因此,正是以府院之争和议会博弈的失败,才让民国彻底陷入了最混乱的大战时代。
modems2022-06-06 19:42:26
总理制很多,运转良好的不少。总统制独裁专制腐败也很常见,怪国父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