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aan2022-08-21 20:04:35

看到一篇讲以工代干的文章,也凑一篇。

70年我被分配到一个京郊小厂,一共只有百余人。

领导和师傅们认为我是一个不一样的人,能写善画,而且一张嘴就是“文词儿”,跟广播电台播音员一样,其实只是和他们不一样,不爱用脏字而已。就这样,1974年我被推荐到总公司参加“工人评法批儒”小组,隶属宣传科(科长是何鲁丽的哥哥),身份就是所谓以工代干。

对我来说,以工代干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

1)工资照旧,但原来工作和有毒有害物质打交道,所以每天有三毛钱的补贴,现在没有了。

2)粮食定量由每月40斤减到30出头(具体数字忘了)。

3)原来每年发一套工作服,现在不发了。

4)总公司食堂的饭菜虽然花样多,但价格比小厂高。小厂利用园区自己种菜种水果,西红柿、梨都是随便吃,不要钱。

我们领到的是章太炎的文章(他也被定为法家),虽然我古文很好,但读章的文章还是非常困难。断句极难。总公司办公室里勾心斗角很厉害,人际关系很难处。

煎熬了几个月,申请回基层当工人,又过起了天高皇帝远的日子。

 

gweipwu2022-08-21 21:02:14
可惜俺没有赶上以工代干。
ich2022-08-21 21:39:09
++1
飯盛男2022-08-22 00:39:59
許多人是以干代工~
多哥2022-08-22 01:24:38
你那篇境界和天真不见了。
信笔由墨2022-08-22 02:01:06
这倒是真的。当年,我们中有一人是干部,¥36.8/月;其余是二级工,¥39.8/月,粮也高。实验室的还有保健糖。
飯盛男2022-08-22 02:02:10
呵呵、【扒】生活很假,回忆是谎言,但我们不该逃避,温暖动画《夏目友人帐》之借假修真(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