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发帖,转了个帖子,不同意也没关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下面列一些事实,欢迎反驳。
1. 1900年庚子国变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俄军总司令,征调13.5万余官兵,全东北进行全面入侵,直至1900年10月,占领整个东北三省全境。
2. 日俄战争爆发前,1900—1904年这近五年间,东北一直是处于俄国的军事占领和控制之下。
3. 沙俄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并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在中国,这条铁路叫做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
4. 按中国的实力,不管是大清还是民国,有没有可能收回东北,要知道当时东北人口不过1200万人,汉人直到清朝晚期才被允许进入东北。1899年东北的中国(汉、满)人口远没有后来1933年那么多。特别是在北满,汉人更是稀少,很多都是后来张作霖连蒙带骗弄进来的。哈尔滨那时本身就是一座俄国城市,人口比例最高时,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是1:1,俄罗斯移民还在源源不断从欧洲过来。
5. 日俄战争持续了一年半,规模之大,伤亡之惨,均为罕见。仅日本一国所耗战费即达15亿日元,动员的兵力近110万。俄国所耗人力物力,均不在日本之下,战争使日俄两国精疲力竭。
6.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保持中立,而实际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百姓,鉴于沙俄对东北的侵占和不按期撤兵,舆论都是倾向日本一边的。正如吴玉章所说:“人们对沙俄的痛恨,还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听到日本方面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王芸生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中国久受俄人凌虐,故当日俄战争期中,一般皆怀兄弟急难之义,虽云中立,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均为日本之助。”作为政府官员的袁世凯也是这样,他表面中立,实则偏向日本,而且还为日本提供一些人员方面的支持,如派吴佩孚与日本情报人员一起,深入东北地区,为日本收集情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