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2312018-11-23 20:47:03

2017年7月22日,福特号正式服役了,瞬时提振了美军的士气,因为这艘航母头上有N个“最”:最大的核动力航母、采用新技术最多的航母、攻击力最强的航母……
不过福特从开始建造就一路不顺,原计划在2015年服役,结果一拖就是两年。
直到2017年4月才开始海试,不过比较出人意料的是,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航母的海试时长应该为12个月,而首舰的海试时间为18个月。
“福特”号仅仅海试3个月之后就入役,时间缩短了六分之五。
这实在非比寻常,尤其“福特”号还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一些技术尚未成熟,譬如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索,但是美国政府还是急匆匆把它入役了。
甚至连美国海军所有舰船服役必过的“生死关”,冲击性试验,“福特”号都豁免了。所谓冲击性试验,是美军检测舰船抵抗水下爆炸冲击所采取的试验。简单来说,就是把大当量的爆炸物,通常是1万磅TNT炸药放置在新舰附近的水底,引爆后看船体结构是否会发生损伤。如果未能通过测试,那么就得返厂重新改进。之前美国所有的航母下水都要挨个炸一遍。偏偏这次“福特”号被海军检查调查委员会放过一马。这是为何?
首先,这和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推动有关,要“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特朗普,对航母也相当看重,他宣称要扩大美军现有的航母规模,在今年三月特朗普就首次登上“福特”号发表讲话,称要再造12艘航母,话犹在耳,特朗普已经在“福特”号下水仪式上鼓吹:“福特”号出现时,“我们的敌人会怕得发抖”,献礼意味浓厚,而抗冲击测试后舰体要出现问题,不是一两个月能解决的事情,服役时间一拖再拖,面子上实在过不去;其次,服役并不等于它就立刻进行战斗部署,“福特”号要真正形成战斗力恐怕还得四五年时间,在此期间,“福特”号的船、舰载机、船员与空勤人员都要经历漫长的磨合期,越早服役,发现问题就越快,有利于后期的改进;最后,中国近期在航母上的动作无疑对美国也是个刺激,为了保证自己带头大哥的地位,让这艘超级战舰提前服役,无疑是增加自身士气,展示肌肉的最好机会。
然而,本就“带病入役”的“福特”号,在服役即将满一周年之际,遭遇了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回厂趴窝4年。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福特号将要来一次大修,主要分为这么两个方面:其一,安装和升级服役时仍然欠缺的设备,比如,武器弹药升降机,拦阻索升级等。其二,由于存在制造缺陷,在这一年的海试中,福特号问题不断,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修补。因这次大修,福特号正式投入使用将会延期到2022年。当然,这也只是较为乐观的估计。
在需要升级的设备中,拦阻索最为显眼,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福特号航母的拦阻装置由通用原子公司研制,是舰载机着舰的关键部位。福特号所使用的先进拦阻装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相当于尼米兹级上的Mk-7型液压拦阻装置。但其研发进度滞后,效果不佳,美军很是不满。在2016年的系统评估中,先进拦阻装置平均每25次就会发生一次故障,没有达到预期值的1%。由于赶工期,首批先进拦阻系统仓促上舰。如今,美军不得不对其进行升级。
早在今年1月,美海军就发现福特号的推进系统存在严重的制造缺陷。作为航母的核心部位,美海军司令部对推进系统存在缺陷大为不满。为深入了解问题,美海军再次进行海试,给福特号的制造缺陷来了个大曝光。3月初,福特号推进系统出现轴承过热的故障,高于设定值92华氏度。电磁弹射器、雷达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就电磁弹射器缺陷,美军做了一份报告,平均240次弹射就会出现严重故障。对于福特号频发的制造缺陷,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也忍不住吐槽几句:“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无法正常运作,这只有爱因斯坦才能搞定。”
用吞金巨兽来形容福特号一点都不为过。众所周知,福特号的主打多种先进新技术,从研制到上舰花费了许多资金。到福特号服役时,总耗资达129亿美元,超过原计划24亿美元。按照计划,美军未来还要建造3艘福特级航母,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毫无疑问,福特号已经成为人类海军史上造价最高的航母。从上面我们知道,福特号是个“病秧子”,致使其维修费用超支1.2亿美元。这次福特号又要回厂大修,费用再次攀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美国海军不高兴,对特朗普的打击也不小。对于特朗普来说,福特号下水是其“让美国再次强大”口号的落实,是美国制造的标志。在5月22日(“美国制造周”的最后一天),特朗普还发了一条推特说:美国的钢铁和美国人的手建造了它,向世界发出一条10万吨的信号。如今福特号趴窝,着实是给了特朗普一巴掌。按照特朗普的计划,在其任内美国将增加两艘航母。如今福特号要拖到2022年才正式投入使用,特朗普的梦是很难实现了。

 

青松站2018-11-23 21:13:15
台湾遇选举,总会有个词叫"叭叭走",指选举人,明天就是县市选举日了,回到南海,中越在西汉时期至今,都多少年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