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驳斥hkzs在朝鲜战争的撒谎和编造
hkzs又在编造。编造所谓朝鲜在38线停火,就是因为志愿军被美军打败了的结果。
停战原因,李奇微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说道:地面战争从六月份开始就处于一种相持状态。双方都以远远超出军事需要的代价沿静止不变的战线保持着庞大的军队集团。双方都面临一种很简单的选择:或者决心扩大战争,或者设法停战。我已经谈过本人的如下看法,即向鸭绿江发动进攻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伤亡,而军事上却又得不到多少好处。中国人无意把战争扩大到其他地区,也不希望他们自己的国土遭受我空、海军的轰炸、炮击。很明显,停战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
听明白了吗?停战是中美双方都能接受和有利的结果。这段陈述也戳穿了hkzs另一谎言:美军并没有打算向鸭绿江进军。而是有打算,考虑再打过去。但向鸭绿江发动进攻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伤亡,而军事上却又得不到多少好处。其实美军的战略目标也是随着战况不断修改,从最初仅将北韩军队赶出南韩,到吞并整个朝鲜。对于这一点,李奇微在其回忆录中有详细论述。他说道:当然,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情,即当仁川登陆的胜利使我们处于可以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的有利态势时,我们最初的目标(抗击侵略,将侵略者赶出南朝鲜并恢复南朝鲜的和平)曾发生过急剧的变化。我们当时悄悄地将自己的任务改变成占领和统一整个朝鲜。这是李承晚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对麦克阿瑟诱惑力很大的目标。中国的参战迫使我们对目标又进行了修改,以至到最后我们再次决定,只要能使南朝鲜保持独立,不受共产党的控制就算达到了目的。
中国的参战使美军的目标难以实现,只好一改再改,不断退化。最后停战38线停战是双方都能接受和有利的结果。
记得,还有观点认为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美国必胜。关于这一点,李奇微说道:无疑,今天还有某些人认为,我们当时应该封锁中国沿海,轰炸满洲基地,甚至投掷原子弹。但是,不仅是我,其他人也认为,这类行动并不能保证我们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记录表明,总统、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当时都认为,我们暂时可能得到的东西根本无法补偿我们今后要长期失掉的东西。恐怕这才是美国最终没有贸然使用原子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