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青蛙2021-03-29 21:32:07

买枪的优势 VS 拥枪的危险 – 买了枪之后怎么练


上篇谈了英国十七世纪的一条法律,赋予新教徒中拥有财产的男人的一个拥枪特权,在美国的西部和南部蔓延开来。两百年的姑息之后,美国 41% 的家庭拥有枪枝,66% 的选民对枪有好感。

尽管上篇阐述了拥枪,与对外御敌,对内抗暴,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在一个枪的枝数,是人口数的 120% 的国度,保家护院成了拥枪的唯一理由。

先谈法律保护

在一个律师遍地的国家,你扣扳机之前,一定要弄明白,你所在的州,实行的是 “Stand-Your-Ground”, 或者是 “Castle Doctrine”, 还是“Duty-To-Retreat”。 搞错的话,就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只有11个州,明文规定面对歹徒贼人恶人, “may stand his or her ground”。 余下的18 个州说, “there is no duty to retreat from an attacker in any place in which one is lawfully present ”。剩下的21 个州加上 DC,要你先躲。

一句话,除了最红的红州外,其他州的法律,多多少少禁止受害者先发制人。

再谈哪种枪枝

枪分两种,军用和警用,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和设计。

军用枪,风餐露宿,无暇保养,所以舍弃了复杂的保险结构,以保证其可靠性。而且开战之前,从战前动员,到战壕隐蔽,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射击。因为天天挂着,但是不用快速反应,为了安全,军用枪一般都是不上膛携带,到下达进攻命令后,才上子弹拉枪栓。每一个部件,都有明显的显示,不容易搞错。 万一卡壳,还有战友掩护。

警察的环境,正好与大兵的环境相反。执勤都是在干干净净的城里,每天下班前留半小时保养枪械。 然而巡逻街头时,随时会面对歹徒,根本没时间反应,摸出枪来,必须一梭子毙命,否则自己就成烈士。因此警察的枪,要求每时每刻膛内携弹,靠复杂的保险机构来保证安全。外形还要光滑,不能有突出,拔枪瞬间,不能钩挂在衣服,皮带,对讲机,手铐或者其他物件上。

最后谈如何练

很明显,普通民众和新手的能力和家庭环境,最好操作无需保养,安全明显,慢速反应,膛内无弹的军用枪。

然而现时的法律,要求你面对一个歹人,不能先动手。记得此刻他可能已经打开了保险,拉好了枪栓,子弹上了膛,枪口基本对准了目标的大致方向。此时只有为警察设计的枪,在训练有素的警察手里,才能够扭转乾坤。奥地利人Glock设计的带三套自动保险,四周从头到尾没有一个突出部件,但是随时只要一扣扳机,就可击发的枪,受警察偏爱就是这个道理。

简而言之,现实要求你,用军用枪来达到警用枪的功效。你要练到在漆黑的深夜,拔枪-上弹夹-开保险-拉枪栓-确认子弹上了膛-屏住呼吸-瞄准-击发,几秒钟内,一气呵成。因为否则,对面的那个歹徒,隐隐约约看到你手里的家伙,清清楚楚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是绝不会犹豫不决开不开枪的。

+++

青松站2021-03-29 21:39:33
Ok-:))..
青松站2021-03-31 03:08:33
EMPOWERMENT, i suppose,, stay safe-,:))..
继续阅读
缅甸政变后最血腥一天:枪杀超百人,一岁婴儿都不放过!同一天军方举办有中国总参谋部官员参加的建军节盛典希影   2021-03-29 06:53:00国外量子计算专家否定“九章”取得量子优势洞庭東山人   2021-03-29 04:27:18关于有美军航母起飞能力,今天看到这篇帖子有讲。曾经30分钟内起飞了72架飞机(含直升机),4日夜出动了975个固定翼飞行架次乱石穿空   2021-03-28 23:04:18日本为何偷袭珍珠港?资源/经济是公认的原因。美国支持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日本的目标实际上是和美国达成一个妥协。huntridge   2021-03-28 22:58:17不要总跟中国空军比事故的,不真实的。中国只是基本不报道而已的排名分先后   2021-03-28 16:40:52俺以前说过中国坚持抗战对二战结果非常重要(否则日本可以横扫印度进入中东)。现在再加一个。要是中国没有坚持抗战huntridge   2021-03-28 14:12:13基辛格:两国必须就新的国际秩序达成共识 (ZT)Katrina2005   2021-03-28 14:01:53新海4满挂,怎一个帅字了得星辰大海541   2021-03-28 12:34:26要是台湾飞行员训练比大陆充分,事故率就不应该比大陆高那么多。除非台湾飞机保养和训练安排huntridge   2021-03-28 12:24:50数据被媒体无意曝光:中国海军航空兵特级飞行员,一年只飞114小时,低于台湾空军飞行员一年150小时飞行平均水准。差评!slinger   2021-03-28 03: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