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何2009-10-23 20:38:05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帝看似柔弱好说话,实际上个性的辐射相当强,他周围所信任的人许多风格也和他差不多。很明显,他对当时官僚体系的作风影响非常之大,也逐渐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社会的风气。由于刘恒“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化行天下。。。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

看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整顿吏治,发明了各种残酷的刑法,比较著名的是把贪官的皮剥下来塞上草,在各地官厅巡回展览。但是阅读明史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大小官员的贪污手法五花八门。百姓倍受盘剥,倾家荡产者常有。而汉文帝直到武帝半个多世纪之久,用法尚宽,言论自由,乃至于一年全国才400余件经司法审理的案件。但当时整个社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勃勃生机,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公元前157年,年仅四十五岁的刘恒病逝。关于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历史上倒没有什么太多的野史八挂。这应该要归功于他的遗嘱,因为明显是出于他本人的手笔。可见他的去世并不突然,是早有思想准备的。文帝言语木讷,一生没有留下什么高水平的名言语录。这份遗诏同样文采质朴,但是字里行间隐隐透出一种对人生的参悟和澹泊。这在古代帝王之中是十分少见的。

他在遗诏的开头说:“天下万物,有生必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又有什么可伤心的? ”

接下来,身后事仅仅谈到葬礼的安排而止。他说:“我 ‘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多年了。历来帝王死于非命的多了,我幸好能够善终,死后还能进太庙,有人给我烧香,我觉得很有福气了,你们就更不用悲哀。要哭只能哭几天,早晚哭两次就行了。其他的时间该干嘛干嘛。我死以后,棺材和坟墓从简。官民服丧不能超过三天,宗族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天。不要因为我耽误大家婚丧嫁娶,浪费财物,耽误百姓的正常生计。”

最后,还补上了一句:“宫里的嫔妃,自夫人以下到有级别的给使,都送回娘家,让她们开始新的生活。”

遗诏通篇无一句提到国家大事,都是些看来很琐碎的叮嘱,读来却不由得令人感动。史书上的文帝,由于他的韬晦,并不是一个鲜明的角色。但在生命的尽头,反而用这份遗嘱完整地显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格。

我们今天能看到不少他那个时候诸侯王墓葬里华丽的金缕玉衣,但这位皇帝自己却二十多年始终“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整个一傻冒。给自己建的霸陵因山而成,不另起坟,装饰只能用瓦,不许用金银铜锡。

很多象袁盎这样的正义男干部说话尖锐,他总是很宽容。对象张武这样贪污被人举报的贪官,反而公开赏赐他“以愧其心”。节俭为天下先,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小的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文景之制"受到后人那么多的称颂。 现在才明白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正因为刘恒的才智平庸,他所能看到的也是每个普通老百姓的需要。纵观文帝的政治生涯,就象一个搬家的蚂蚁,一点一点的从最基本的事做起。

我们中国久远的汉文化发展到了今天,所有男人都是要干大事的。养成了好大喜功,眼高手低的风气。到了近代,中国越积弱,男人们就越狂躁,越爱吹。

而刘恒没有干过什么大事, 也肯定不好意思说“惜XXXX,略输文采,XXXX,稍逊风骚”这样的话。他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所做到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兴许我们还能做的更好。

很久以来一直很喜欢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的一句话:“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小流,故能就其深。”

还记得多年前来到多伦多,正是环境低迷的时候。曾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衣衫邋遢,无所事事,但挂在嘴边的总是“老子要是不来加拿大,在中国早就怎样怎样了。”

自然了,命运不可能给每个普通人一个创造历史的机会,但是我们中间,有多少人能认认真真的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过好每一天平凡的生活呢?
金色的麦田2009-10-23 20:46:51
先抢个沙发再慢慢读~~
香龙血树2009-10-23 20:48:00
不尽同意也顶一个
金色的麦田2009-10-23 20:53:55
细细的读完,品味着每一个字,余香缭梁而不散。。。
叶泥泥2009-10-23 20:54:28
送回娘家怎么活啊. 还是曹操那主意好: 学做鞋....
狗肉2009-10-23 21:08:53
写的诚恳,最后一段有点尖刻了
夏何2009-10-23 21:15:43
Calm down. I am talking about capability, not personality.
游方2009-10-23 21:24:29
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没本钱发豪言壮语,但也确实做的不错
夏何2009-10-23 21:35:42
:) 听说上帝根据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
叶泥泥2009-10-23 21:43:34
这倒是, 我早就想说了, 题目起得不好. 汉文帝可不是平凡的皇帝.
叶泥泥2009-10-23 21:45:10
那是因为人创造了宗教. 所以就不能再把宗教里的话拿出来教育人了...
狗肉2009-10-23 21:51:56
不尽然,宗教的本意是给人一个道德的规范
叶泥泥2009-10-23 21:54:30
嗯, 我那话不准确, 应该是: 不能把宗教里的话当真理...教育人吗, 人人都可以:D
夏何2009-10-23 22:00:42
:) 对不起,就开个玩笑,开不好, 瞎开。
狗肉2009-10-23 22:01:02
狗肉2009-10-23 22:03:12
提到上面去争论,这帖子被删了的话可惜了
叶泥泥2009-10-23 22:05:13
喜欢就多争:D 其实是好话题. 跟你不太熟, 还没好意思怎么争呢...:D
叶泥泥2009-10-23 22:08:20
另外, 别说啥对不起, 大家都是瞎说. 那个土丘, 是个粗人, 比老粗还粗:D
夏何2009-10-23 22:13:18
我写的是我个人的思考,而每个人的思维都不可避免的有片面性。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古人那点事了。
叶泥泥2009-10-23 22:17:28
是这样. 下次及时争论:D 不过我对文帝也不熟.
老粗2009-10-23 22:21:55
俺咋了?你没看俺没说话吗?
叶泥泥2009-10-23 22:23:29
哈哈
Glider2009-10-23 23:53:57
写的诚恳,顶!
千帆舞2009-10-24 01:57:43
补看前几篇都不错。最后结尾有点仓促,尤其是跟明史对比
老粗2009-10-24 02:03:17
这个历史观俺赞成
狗肉2009-10-24 02:37:28
有理,不过,好像历朝的历史都由取而代之者修过吧?
夏何2009-10-24 04:38:45
非常中肯。所以朱元璋最后就是不考虑朱棣接班。
冲浪潜水员2009-10-24 06:52:35
呵呵,好好灌水
笑比哭好2009-10-25 12:13:29
辛苦了!总顶系列好文! ~~~
水巷人家2009-10-25 23:03:34
结尾极好。谢谢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