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吾2010-06-01 17:06:34
童年的九顶山

九顶山不是什么名山,而且在北方,应该算是很小的一群丘陵。南方与北方多有不同,尤其对于山和水的概念则很是不同。在南方是逢山减一成,遇水加一成,而在北方则刚好相反。南方对于水通常是夸大的,我那时在成都读书,对流经其市内的一条小河便称之为锦江颇觉得好笑,按江河湖泊的顺序,可称之为江的,比如松花江、鸭绿江,应该水面很宽才是。而在北方对于山通常是很夸大的,很小的山,动则称之为摩天岭、凤凰顶,因此,九顶山这名字很有被夸大的可能。虽然九顶山不高,但对于我来说,并不比许许多多的我后来到过的著名的山逊色,毕竟,童年的记忆总是最美好的。

如果让我描述,九顶山应该如同庐山的五老峰般的比邻排列开来,只是九顶山是由九座山峰组成的。九个山峰,最高的海拔应该不过千米,环绕成凹字,中间的平坦地带,便是叔父和堂弟一家所在的国营农场。这个农场很大, 一大片木栏围成的奶牛场和一大片红砖墙围成的农场鸡舍。这个农场主要供应市内的牛奶、鸡蛋和肉食鸡。我奶奶去世后爷爷续弦,父亲便将叔父带到了C市并供他读书,叔父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国营农场当兽医,几年的功夫便做了那里的场长。

我上小学时, 每年的暑假必定要到叔父的农场和去堂弟玩几个星期。因为差不多每一两天就会有来市内送奶送蛋的车,那时通常父亲会和叔父电话联系好,于是下午三点左右,便会有一辆从市内返回农场的车取道我当时住的部队的院门口来接我。我那时总是性急,总是吃了中饭便跑到院门口等候。有时院门口的卫兵见我背了鼓鼓囊囊的背包坐在门岗亭旁的木头拒马上,便不解地问我一个人要做什么去。即便我告诉了他,通常总还是怀疑为什么没有大人陪着,而且换了岗后不走依旧和我一起坐在门前要看个究竟。当一辆印着C市国营农场的解放牌卡车开到院门口,而我快步跑过去,爬上卡车的装满了牛奶桶的货箱,坐在奶桶上双手抓了高出车厢的护栏并从两个护栏间的缝隙向外望,那卫兵抓着帽子挠头的身影便在一团飞扬起来的尘土中渐渐远去了。

去九顶山,好像每次我都是搭农场的吴司机开的那辆送牛奶卡车。那卡车返回农场,驾驶室通常都坐满了人。我从来都不喜欢坐在驾驶室里,我更喜欢坐在后车厢,一边吹着风,一边环看四围的景致。从我家到九顶山大概要开一个小时的车程, 我坐在车厢上总是看着路标计算着何时到达。那时印象很深的便是一路上要经过三个台,一台子,二台子和三台子。之后还要再经过三个洼,大洼,二洼和三洼就到了。车到农场的大门口,通常会看到堂弟和另外五六个孩子在那里,我知道堂弟是在那里等着我的到来,堂弟们一群会随了车跑直到车停下。而我那时在高兴地在车上和堂弟挥手的同时,眼睛会在场部的二层小楼的阴凉处寻找她穿着绿裙子的身影,她的名字叫梅,和我同岁,是吴司机的女儿。

(一)
金色的麦田2010-06-01 17:25:17
哇,还有续集,得泡杯茶等着读~~~
1哥2010-06-01 17:34:32
说起山,想起一句名诗:“远看群山,一锅窝头”
讲不清2010-06-01 17:35:19
六一儿童节就在这儿大谈童恋,影响不好~~
1哥2010-06-01 17:46:08
也不早了。
金色的麦田2010-06-01 17:50:40
哈哈哈哈~~~~~~~~~~~~`
非吾2010-06-01 17:54:20
谢谢麦田~~~
非吾2010-06-01 17:55:12
说说你童年的花裙子。。。:)
非吾2010-06-01 17:56:39
彼恋非此恋~~
松风阁主2010-06-01 18:21:57
非吾,非吾,非5不可?
学诗男孩2010-06-01 18:26:21
5 first:DD read it later:DD
阿方2010-06-01 20:46:20
都扎堆儿到成都念书啊。。。丝丝也是
2010-06-02 00:43:10
这个写得真好!
LaTache2010-06-02 03:26:15
把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连起来,就是总结了 : )
LaTache2010-06-02 03:38: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