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进城了。头回进城的他晕乎乎的,可总得找个差事吧?想想自己虽然识几个字儿,除了读读武侠,还真干不了啥。正琢磨间,来到一座大楼门外,正门大书“百家杂谈”。想到自己身无所长,就在这里某个事儿吧。
进了百家杂谈,才发现这里的人却是各有所长,像自己这样的还真没有。好在青稞人随和,嘴甜,倒也讨人喜欢。这百坛的头儿是个叫乐乐的女子,性情爽快,大方,对青稞鼓励多多,让他心安不少。乐乐的搭档叫百桅,学问深得说的话青稞大多不懂,好在百桅知青稞初来,又是从边远地区,也不难为于他。青稞的这份差事也不难做,就是两件事,听故事和讲故事。听故事对他来说是一大乐事,常常是故事没讲到一半,他已经乐得拍桌子叫起好来了,这种快人快语的性子让他很受欢迎。可是一提讲故事,青稞就差多了。
这百坛里讲故事的有那么几位兄弟,小河流,不我,不听劝,青天白日,坦克,俺想就势,还有什么钻地飞毛腿,柏涛,爱照相的阿嚏,爱唱歌的隆隆,感情丰富的草筐,2弟,等等一大票,还有好多姐妹讲故事的功夫了得,拎不清,齐火叶,不懒的鼹鼠,好几种不同的豆子,还有飘飘,丫丫,好好,网笑,农家乐,阿小包,甜猫 ,可可,有两个妹妹的名字咋一听青稞以为是和自己一样来历,一个叫土土,一个叫穗儿。青稞以为找到了说话的伴儿,可一搭上话儿,发现也是城里的丫头。青稞在百坛多少有些孤单了。偶尔,他也咋着胆子把自己乡下的故事讲上一两个,大家倒也觉得新鲜,日子久了,他也没啥有趣的事儿了,只剩下给别人叫好了,青稞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后来,青稞发现有几位兄弟姐妹时不时地整个诗出来,虽不是故事,也受欢迎,就琢磨着也写个诗。在他看诗很简单,就是把字儿都数齐了,在押个韵,又不用多敲字,小时上学写那些批林批孔的诗歌他还是能手咧。可写诗总得有歌题目吧?写啥哪?青稞去问羊头,羊头说:“这个好办,写你经历过的就行了。”于是青稞就写了个:
羊儿还在坡上吃草,
放羊的却不知哪里去了,
不是他贪玩丢了羊,
他在偷看么妹儿洗澡。
这个一念出去,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的,青稞倒不知所措了,倒是穗儿看他难堪,安慰了他几句,青稞从此对穗儿除了敬重,还有了点亲近的感觉。穗儿是个快乐的女娃子,既然大家在一个地方,她总希望大家都开心,对青稞也没有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