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der2011-03-12 23:26:16
文章来源: 大事件2011-03-12 03:32:01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今天开始在全球各地上市的《大事件》杂志指出,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不突然,选择让刘落马的时机很突然。正值地方换届集中进行时期,也是十八大筹备工作进入紧张阶段。果然,刘志军一出事,最紧张的不是地方封疆大吏,而是国务院各个部委。新一轮的排班站队已经开始。


  《大事件》杂志用了长达一万七千多字的篇幅揭示刘志军一案,文章指出, 对于那些多年来持续揭发刘志军腐败问题的人而言,刘的被“双规”是个迟来的决定。对于刘本身而言,纠缠多年,让他寝食难安的恶梦终于登场,他很可能反而因为有了一个避无可避的结果而长出一口气。而对于在新春之际接到这个消息的广大民众而言,这意味着一声欢唿般的国骂,又一个贪官落马,总算是这个腐败世道对受伤心灵小小的一次慰藉。但对于体制内外的观察者而言,刘的落马,更多了一丝异常的突然和权争的刀光剑影。


  长期以来,官方媒体与网路传闻,勾勒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刘志军。在网路语言中,刘是个马屁精。很多文章都说他其实只有初中毕业,早早去了铁路上当养路工。由于人很机灵,爱组织各种活动,便担任车站的团委干事。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意味着他是个人们眼中的积极分子,阳光,向上。也许正由于少时没有更好的机会读书,刘便把对知识的渴望化在了写字上,刘写得一手好字。大凡单位举办活动,张贴通知,刷写标语,都少不了刘忙前忙后的身影。那时的刘志军,一定是单位领导眼里的好下属。


  据接近刘志军的人讲,刘很会来事,嘴甜。这些也大概都是底层生活造就的。一个出生农家,无根无基,又没有文化的人,要想在当时的铁路上混下去,不会察言观色,熘鬚拍马,大概永无出头之日不说,弄不好随时处于被替换下去回家务农的状态。机灵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命运的。


  但刘的这种能力显然远远超过常人。不久拍成了武汉铁路分局党委黄书记的东床快婿,并取代岳父而登上武汉铁路分局党委书记的宝座。而且一路拍到了北京,拍得江泽民、李鹏等一干人都很舒服,成了铁道部长。这种功夫,绝非一般人可比。


  网上有篇文章介绍了刘的拍马功夫。文章说,刘的一路升迁靠的就是他对政治对权力的敏感,靠的就是对厚黑关係学的深刻把握。耳熟能详的事例是,凡遇能掌控其升迁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年龄几何,每出差刘必亲接亲送。有不解风情者劝其“对一些小年轻就不必您亲自接送了”,刘轻蔑地说:“你懂个屁!” 当年有人调侃刘比那些列车员还累,尤其在从武汉至北京的铁路上,“没白没黑,总能看到刘局长一路风尘的样子” 。有领导一贯反感刘的作派,赴京开会坚拒不允其送,刘亦坚定不馁,声称:“我在餐车好有个照顾,不打扰,不打扰。”抬手不打笑脸人,这般诚恳谁能抵挡?传闻说老江赏识刘因此官拜部长,这种厚颜无耻之人官场上喜欢的人能少吗?


  刘的拍马功夫早就在官场上闻名。2003年刘当选铁道部部长时即引来一片譁然,部长之中有反弹,最经典的不满是说:“与其为伍忝列于共和国部长之列痛感羞耻”。文章感叹,遥想当年,歷任部长中又有多少豪杰——滕代远、吕正操、万里、段君毅……反观刘志军乃何许人物?胸无点墨,尽在拍马。拍马不怪,拍马太勐则怪。


  但当今社会,实用主义盛行,只骂刘志军拍马屁,显然有些不厚道。平头百姓骂他,是因为源自民间的朴素道德,无可厚非。而任何一个体制内的生存者,尤其是他的那些对手,骂他马屁精,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现代版,骨子里透出的是对自身马屁功夫不如人家的忿忿。因为中共的选拔体制下,从科员到国家主席,谁不是靠拍上去的?你纵有天赐英才,不会拍马,也只会默默无闻。即使是那些红色子弟,皇亲贵胄,也莫不如此。


  相信刘若不出事,一定是很多中国农家孩子的榜样。


  但在官方报导中,刘却呈现出另一番姿态。比如2009年,为庆祝60周年国庆,中国广播网特别推出的《共和国部长访谈录》,就将刘描述为“站在火车头上的部长”,因为每逢关键时候,他都要登乘机车现场指挥,创造了连续几十个小时检查提速线路的纪录。记者还称刘为“从不回家过年的部长”,说刘“从在铁路起,就没有在家过一天春节”。检索网络,至少从刘担任铁道部部长的2003年春节起,的确每年春运,刘都乘车到各地视察。即使在落马前一天,2月 11日,刘还在视察西康线和襄渝线,提出“在沿线村镇开展爱路护路教育,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护路意识,为这两条线路的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环境”。


  或许,民间和官方语言中的刘志军,都只是他的某一面。一个靠女人搏上位的官场马屁精,并不妨碍他在其位的时候十分勤政。当然,这也更不妨碍他在志得意满之际迷失于无底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