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元代之前,中国画只是一种纯绘画的艺术形式,随着宋朝的灭亡,很多汉族文人士大夫纷纷淡出仕途,他们寄情于绘画,以绘画来抒发自己对亡国的悲愤,这时的绘画不再是单纯的对自然人物的客观描绘,而是画家借景抒情,以画咏志,于是绘画与文学联姻,画家们把散文诗词搬上画面,这就是画上的题款。中国画的诗书画印四部分,题款就占了三样。样样都好的国画(画好,诗句好,书法好,题款印章也好)实在是很难得的。
这里先只说说题款中的一部分:印。从已发现的出土文物看,中国最早的印章是1928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三方铜玺,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唐代以后印章开始为文人士大夫所用。到了元代,文人画兴起,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大量使用印章,此前印章之地多为金,铜,玉等坚硬材料,相传元代画家王冕发现花乳石柔而易攻,便自己动手摹刻印章,自此开了画家自己治印的先河。
寿山石、
顺便简单说说印章的形式:朱文与白文,也称阳文与阴文。印章的内容有名章,闲章,鉴藏章,肖形章。名章一般是印主人的姓,名,字,号,别称等。而闲章的种类就比较多,有斋室章,画理章,成语章,佛道语章等等。肖形章的印面是图形,如十二生肖,古兽,花鸟等。
回国时到西泠印社去看了看,西泠印社坐落在西湖边上,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由篆刻家丁仁,叶铭,吴隐等人创办于清光卅年(1904年)。学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
印社的九位创始人:
部分篆刻印章展品:
木匠出身的齐白石阴文闲章:鲁班门下
陈鸿寿的阴文松宇秋琴
下面几枚阳文章:
藕花小舸(左) 老夫平生好奇古(中) 自力更生(右)
李叔同的弘一名章和佛型章
某个博物馆的印章藏品:
与上面的章相对应的印面文字及介绍:
我一个擅丹青的亲戚送给我一套青田石,很是喜欢。
另外下面这一套也是朋友送的,不知是什么石,从质地看好像不是很润,价格RMB2500。
现在手里虽然有几块粗石头,但没想好刻什么内容,并且我现在的画也不值得盖印,看看十年后能否画出值得盖印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