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理2012-09-29 01:21:26


  12-  h.
神邦:宗教社会

      我们碰不到分割为穆斯林,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日本神道教徒,佛教徒的猴子们,也不会见到一只狼由于另一只狼属于一个虚假的宗教教派 , 或是异教徒而把它烧死,更没有见过一头大象企图将另一头大象转变到“真正的宗教”里来。人类作为社会是分割成相互竞争的团队或社团的,它们各自带有不同的,对立的或敌视的名号,象征物,仪式和法典。

      如果不存在一种普天共用的语言文字的话(诚如我们为此做过的研究所证明的那样),也不存在一个普天共用的宗教。如果审查我们对社会的定义(第四章),我们会看到,当我们讲基督徒或穆斯林的时候,我们讲的都是人类社会。穆斯林或是基督徒被作为某一社团中,一种非个性化的细胞来界定的 ---- 他的个性微不足道或不为人知 ---- ;这是一个认可相同游戏规则的社团,他们如同一个团队而与另一个同等性质的团队相对峙。

 

 

i.                   宗教游戏


      这些团队玩什么呢?宗教团队的游戏之一就是真理的游戏。这些宗教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认为自己真理在握,并企图让其他宗教团队的成员离开他们的队伍,“变成”真正团队的成员,皈依“真正的”宗教。“其他”宗教的成员,要不就是“教义含混”要不就是“异教徒”,就是说,是些假宗教的成员。一个古老的拉丁文俗语说,“cuius regio, eius religio”(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什么样的宗教),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探寻,每个人所属宗教社会的非常有意思的路径。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出生在一块土地上,那里已经有了某种特定的语言和一个具体的宗教,后者从他幼小的童年,就渐渐地在他的大脑计算机的软件里扎下了根。到了成年,这个人在他的大脑计算机里,已经生物化地固定下了西班牙语和天主教的程序,或者是阿拉伯语和穆斯林宗教。从他的大脑计算机里已经不可能删除掉,生物自然般的英文程序,也不可能删除掉盎格鲁宗教。我们有“母”语的说法,也同样可以把宗教,称为“母”教。在所有人类家庭里面,一个相当高的百分比,人是从他的母亲那里接受了“母”语和“母”教的。

 

喝奶是一个生物过程,文化食品:语言食品和宗教食品也是同样。就如同我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讲解过的那样,三者都是生物性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关注一下,这些程序生物吸纳过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已经讲了由于什么理由,我们不同意乔治.欧维尔的理论。人脑输有程序,拒绝某些军事独裁者,蛮横强加一些程序。相反非常乐于接受一个程序,例如宗教的程序,当它来自于母亲,这个最关心和关怀他的人,最了解他,最理解他,给他食物,照顾他,保护他,溺爱他,娇惯他,喜爱他的人。成年之后,也许“变换”成另一种宗教,或是“放弃”母教,但是,实际上,他必须要跟一个生物宗教程序来进行斗争,这个程序永远都不会完全从他的大脑中消失的。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12- d.宗教“鼓励”或“重建信心”的情感机制
  • 12- e. 宗教仪式
  • 12- f. 人民的鸦片
  • 12- g.宗教伦理的法典
  • 宗教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