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他三分又何妨?
网友:啜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让”是相责的意思,这让我至今没有弄明白。但是我却知道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左传》把“让”说成道德品行的基础,并说谦让是道德的主要内容。
(黄梅戏“六尺巷”剧照)
古人说先人后己谓之让、厚人自薄谓之让,就是说把方便、好处、利益留给别人。历史上也有许多以礼让为美德的故事流传至今。名相蔺相如谦让于名将廉颇的回车巷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世世代代被人们修缮一新,为的是教育后代,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也把“孔融让梨”的故事编进小学课本,教育孩子们先人后己。“让一分天高地阔”的道理在国内老幼皆知,我想这道理是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积累,谦让不仅仅有利于人也有益于己。这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已经阐述的即全面又系统。
(黄梅戏“六尺巷”剧照)
和谦让相反的就是“争”,争是一种普便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的本能,想那自然界本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悠长的争斗的里程之后,看到了因为争权夺利导致的死亡灾难之后,领悟到了“名也者相轧、知也者争之器”都是“非所以尽行也”之后,得出了“争则乱、乱则穷(旬子语)”的结论,达成了“礼让是美德”的共识。
相关文章:
前世今生-心理医生魏斯的轮回探索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c351601009tvu.html#cmt_57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