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不达米亚2014-10-24 03:32:43


学联、学民思潮与占中三子以和平抗争展开大规模的非法霸路事件,应趁跟政府对话后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宣布撤退。

这场占中运动已由和平及理性抗争,演变成濒临暴动的边缘。学联要是率先带头退场,应是以智慧手法,及时把这场社会运动结束。

学联五人刚结束与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共两小时对话。政府表示有诚意解决,提出四点响应,其中包括:会向国务院港澳办提交报告,反映社会各界包括学界就政改提出的意见;也会探讨成立讨论政改多方平台,让各界包括学生和年轻人参加讨论,重点是关注2017年后香港政制发展。

政府强调,这次对话是理性、平和磋商的开始,以后还会加以沟通。因而,占中派占领行动24天以来,可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应趁此作为离场契机,再行部署香港未来民主的道路。

把握契机 见好收场

自9月28日占领运动的展开,至今已有实质性的变化。占领首天,民众捱了87枚催泪弹,初期又展示了文明示威,赚得了不少市民的同情与支持。

但如今学运已由激进派市民所骑劫,先后发生旺角黑社会打架、龙和道“野猫式”冲突,以及“血浴弥敦道”事件。激进民众并藐视法庭为金钟中信大厦及旺角所颁布的临时禁制令,警察已宣布旺角已濒临暴动。

由于大规模堵塞金钟、铜锣湾及旺角等重要道路,市民交通不便、商贩及店主生意苦不堪言..... 占中运动已导致民怨沸腾,一旦恶化,将更失民心,最终惨败收场。占中派声言要理性、和平展开这场运动,宜及时把握契机,见好收场。

占中派充满理想主义,为民主满腔热血,但正处于理亏的状态。首先是非法集结,警方完全有理由采取清场行动,法院亦可派遣执达吏到占领区执行禁制令。再说,占中与反占中派势均力敌,占中并不能代表全部港人,已被指责是自私行为,以干扰他人的利益去实践其民主梦。现在,反占中派已号召各行各业提出反对,并将透过司法追讨损失,因此,占中运动拖得愈久,对其愈不利。

须要妥协精神

民主讲求服从多数,尊重少数;因而须要具妥协精神。现在该场学运的难题是:激进的市民声称是一场市民运动,很难被说服配合大局。学联、学民思潮及占中三子,须及时率先宣布退场,以起带头作用,使区分开激进的滋事份子。

北京已将这场运动定性为“动乱”;要是这场运动再恶化下去,演变成暴乱,则学界之前提出美善的民主追求,变成了千夫所指的悲剧,并非明智之举。

尽管这次政府与学联对谈,仍存在重大分歧,但民主要求,漫漫长路,并非朝夕可行。学联要求特首可以公民提名,立法会废除功能组别等,在这次对话都未能取得首肯。但是,如此重大政改,岂港府能作主?关键仍在北京作决议。

占中派就政改建议的立足点是:关切香港,没有考虑中央的处境。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下,港人没有考虑北京的全盘,只为香港一地着想,政制之谈只能南弦北辙。再说,北京实践政策,向来是试点推出,按步就班。如果港人要求政制一步到位,可说是椽木求鱼。占中派在关切香港前途利益,不得不考虑国情。

香港政制发展,关乎中国民主的进程。如果香港政制做好循序渐进,为内地政治改革取得良好经验,将是中国十四亿人民之福。学界须及时恰当处理这次运动,并就香港未来民主之路,做好规划,任重道远。

总的来说,在社会运动中,示威者每每意志激昂,不达目的,势不罢休,能成功退场的罕有。这次占中派以理性号召进场,亦应以理性宣告退场。能具智慧的把这场运动结束,在历史上创造理性、和平抗争的典范,意义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