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ight0092016-02-16 10:58:24


图:张良祠(网路图片)

《遥视历史问天机》
第一部中部:《汉书》递进的伪史
第六章  代代美誉埋张良
第五节  佐策入关4

<样章节选>

(接前文)

(二)是功是过,天道何说?

……

(三)兵定咸阳,千古名谏。

至此,秦军的西面仅有的军队就被刘邦击溃了。秦军败将只好逃回咸阳。

怎么禀报呢?说自己投降刘邦上当了?那是找死。于是编造说:刘邦太强悍,我们抵挡不住,峣关被刘邦屠城,对了,武关也被屠城……这都是掩盖自己劣迹的谎报军情,可是这个谎报,却把秦王子婴吓住了。

汉家正史说子婴身穿白衣,脖子系着绳索扮做畜生,手捧玉玺,跪在街头向刘邦投降——上一卷我们讲过,那是为烘托刘邦而造下的伪史。真实的历史影像中,子婴端坐皇宫宝座,玉玺放在一旁,直面刘邦众人:我是为了免于咸阳百姓被屠杀,才不抵抗,你们随便吧。结果刘邦反而被震慑了,想了想,刘邦上前要拿玉玺,被张良拽走了。

张良对刘邦说:沛公有实力保住玉玺么?能敌得过项羽么?现在拿它不是自取灾祸么?

刘邦醒悟,悻悻离开。

如果《史记》《汉书》把这个真实情况记下来,刘邦的脸往哪儿搁?于是打造伪史,给刘邦贴金添彩。

刘邦在雄伟壮丽的秦宫里转悠,看到无数美女珍宝,都眼晕了,贪心大起。樊哙劝他离开,他根本不听。张良劝道:“秦无道,沛公方得至此。现在刚入秦就在这享乐,就是助桀为虐。‘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请听樊哙之言。”刘邦恍然大悟,这才封了府库,秋毫无犯,还军霸上。

后人渐渐不理解,为什么史书都记作说“毒药苦口利于病”?

我仔细追查,听到当时张良确实说的是“毒药”。因为过去整体的社会环境和现在不一样,人类的病少,一般都是头疼感冒之类。有别的大病了,开的药方基本都是精方:即中药的种类很少,一般只有一两味药,剂量也不大,几付药就见效。不象现在开很多种中药,碰上哪个算哪个,但这反而造成了药效的抵消。古代对于难治的大病,高明的郎中常常用毒性的草药,以毒攻毒,药到病除,这就是“毒药苦口利于病”的由来。

这是张良名垂青史的一次劝谏,演绎成了后世的成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堪称至理名言……


……

<未完,待续>
 <全面的章节,请看准备正式出版的全书。>

husky2016-02-18 06:41:17
老是针对我祖上
饼姐姐2016-02-18 11:55:37
刘邦张良,他们真的脸皮超厚。等待下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