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YYG3652017-02-24 04:34:00

历史故事:李雄虚心建成国 张淳借路通建康

 

李雄在西蜀当皇帝,致力恢复生产,尊重人才,兴办学校,设立史官,政治和刑法都很宽大,对来依附的人都宽免他们的徭役赋税。百姓过得丰衣足食,益州境内安定平和。(iStock)

        李雄纪元304年,当刘渊在今天的山西建立汉国,称王几个月后,巴氐族首领李雄(纪元304年建立成国,347年亡于东晋)在西蜀自称成都王,改年号为“建兴”,废除晋朝的法制,制定了七章约法,历史上称作“成国”。这是“五胡十六国”中的第二个国家。

关于李雄的家族有一段传说,相传远在秦、汉以前,在今天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在清江岸边矗立着钟离山。山顶有两个大石洞,一个叫赤穴,一个叫黑穴。

赤穴里住的是巴姓人,头人叫巴务相,黑穴里住有另四姓人,都是原始初民。他们约定通过比剑和射箭来决胜负,得胜的就当首领。最后巴务相胜利了,成为部落的统治者,后被称作“廪君”:意思是“粮食和生活用品的分配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廪君的一支后裔从巴郡迁到汉中,再转到略阳。到了大首领李特一代遭受灾荒,他们顺着嘉陵江河谷慢慢地移居到成都附近。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在此安身。根据现代学者的考察,廪君的后代巴人,就是今天土家族人的远祖。可见李特虽然在略阳地方和氐族人相处很久,被后人称作“巴氐”,实际上追溯起来,倒还是土家族的另一支远祖呢!

李雄是李特的第三个儿子。他趁中原“八王之乱”的时机建立成国,后来306年又改称皇帝,国号“大成”,338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后把汉中的百姓迁到蜀中,形成封闭性很强的国家,俨然和东方的晋朝、北方的汉国,鼎足三立。

李雄初到蜀中,资财用度不够,部属有人贡献金银马上就能升官。尚书令杨褒谏阻道:“陛下设置官爵,是要争取天下的英雄豪杰,怎么可以用来换取金银财物呢?” 李雄接受了他的建议,把以前因贡献钱财封的官爵都撤掉了。

李雄在西蜀当皇帝,致力恢复生产,尊重人才,兴办学校,设立史官,政治和刑法都很宽大,对来依附的人都宽免他们的徭役赋税。百姓过得丰衣足食,益州境内安定平和。

有一年,巴郡官吏紧急报告说:晋兵有进攻我国的迹象。李雄听了却格外高兴:“我一向担心晋朝的皇帝懦弱无能,只会受人欺侮。没想到还能出兵进攻别人,可见并不昏庸糊涂,真是令我兴奋!”像李雄这样如此关心中原王朝命运的胸怀,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又有一年,凉州(今甘肃西部)守官张骏想派人和建康的晋朝宗室琅邪王司马睿联系。当时汉国的刘曜占住长安,东西方交通道路隔断了,没法通行。张骏就和李雄商量,是否能让凉州的使者从成国通过,转道去建康,李雄不答应。

张骏派出使者张淳到成都来,代表凉州向李雄称臣要求借路。司隶校尉景骞劝李雄把张淳留住,“这是凉州的第一流人才,真正的壮士,不能放走了。”李雄便让他试探张淳的口气。

景骞把张淳请到旅馆,关心地挽留:“先生体格肥胖,天气又热,行动不便,还是暂时住下,派个随从先去建康看看,秋凉以后再走吧?”

张淳很郑重地辞谢道:“我们的主公看到皇室遭难,百姓受苦,自己无法拯救,心里不安,才叫我专程去京师,表明拥戴朝廷的态度。兹事体大,不是一般的属员能够完成的,不然我就不必来了。刀山火海我也要去。天气热算得了什么呢!”

李雄接见了这位使者,问:“你们的主公是当今最出色的人物,占据险要地势,军队也很强盛,何不自己称帝?”

张淳郑重地答道:“我们主公从先祖以来世代忠诚,只因国耻没有洗雪,日夜不安,哪会去想这种事呢?”

李雄听了他的话感到惭愧,表示自己祖父也是晋朝的臣子,适逢天下大乱,带领六郡的百姓逃到蜀中避难,被推为盟主,才形成今天的局面。琅邪王如果能振兴国家,自己也会带领军队帮助他的。

张淳理解了李雄的想法,带着成国的礼物和情义顺着大江到达建康,完成了西凉州的嘱托,在中原混乱的局势中,建立了东西方的联系。可见当时的人注重道义,国与国之间也讲正义。

李雄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在他统治蜀中的年头,没有向晋朝出兵挑衅,两边始终相安无事。(事据《资治通鉴》)@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