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2021-04-13 15:00:43

客人開的的方子,不是依據古書中的藥方,有用到一些奇藥貴藥。許家人用髮簪和耳環購買藥物,日夜搗製做藥。圖為明 唐寅《燒藥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才高八斗的蘇軾精通醫藥,曾在杭州籌資為百姓建醫院,救治了很多瘟疫中的百姓。

千錢可活千命的「聖散子」

公元1089年,蘇軾以龍圖閣學士的身分,赴任杭州知府。

剛一到任,就碰到瘟疫大流行,病患腹痛腹瀉、發熱惡寒、肢節疼腫,不少人因此死亡。杭州城裡的百姓到處在大街小巷裡求醫問藥。

之前蘇軾被貶黃州時,黃州附近也爆發過瘟疫,死人無數,他的好友、四川名士巢谷曾用祖傳祕方「聖散子」治好過瀕臨死亡的百姓。後來巢谷將此祕方給了蘇軾,再三叮囑他不可示人。

但為了拯救災民,蘇軾心存大義,他請名醫龐安時坐堂問診,將「聖散子」傳授給了龐安。此方效果極好,哪怕是重症危急病人,「連飲數劑」後,就可以「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而且此方所用皆中下品藥,一服藥只收一文錢,千錢即可活千命,史書有記:施藥後「所全活者,至不可數」。

此方效果極好,「連飲數劑」後,就可以「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示意圖。(Shutterstock)

設安樂坊救治百姓

當時人口稠密的杭州城有37萬人,為解決瘟疫,蘇軾將朝廷撥付的修繕費節約出2000緡錢,自己捐出50兩黃金,他的夫人王閏之也變賣了首飾捐資,參加募捐的人越來越多。後來蘇軾利用這些錢在杭州城中心的眾安橋頭建起一處病坊,取名「安樂坊」,聘用僧人掌管,這就是古代的醫院了。據記載,三年時間裡,安樂坊醫好上千個患者。在眾安橋和江岸,蘇軾又各開一藥局救治百姓,叫「惠民藥局」,巾子巷的「惠民藥局」開得最早、規模最大,後來巾子巷便改稱惠民巷了。

安樂坊建起後,蘇軾派官員帶郎中在城內各街巷為病患救治,免費發放食品、藥品。元祜五年,疫情趨於平緩,蘇軾派人給窮人燒粥施捨,煎藥送給無錢請醫的病患。

後來,蘇軾被貶惠州時,廣州太守王敏仲來信求助,說廣州流行疫症死人無數,蘇軾就把自己在杭州的經驗告訴了他,於是,廣州也辦起了安樂坊,救活了不少百姓。

安樂坊受到朝廷重視,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朝廷也開始在各地設置類似的病坊救治百姓。崇寧二年(1103年),宋徽宗對安樂坊的郎中給予賜紫衣的嘉獎,紫衣代表官服,就是認可郎中的官員身分,安樂坊也改賜名安濟,稱安濟坊。

蘇軾利用這些錢在杭州城中心的眾安橋頭建起一處病坊,取名「安樂坊」,聘用僧人掌管,這就是古代的醫院了。圖為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整治無良藥商

傳說瘟疫流行時,杭州城富戶金百萬囤積居奇,他開藥鋪高抬藥價,大發瘟疫財,一些人買不起藥,他就趁機賒藥收取高息。

不久金百萬也身染疫病,請名醫都沒看好,聽說蘇軾「惠民藥局」的「聖散子」靈驗,金百萬便讓人去拿藥方。但藥局有規矩:只捨藥,不開方;只免費捨給窮人,有錢人用藥,每用一副,須捐助藥局百兩紋銀。

為了活命,金百萬只好捐銀買藥。只吃了三副,病即見輕。金百萬又叫僕人拿銀子去換藥,吩咐說:「先問清楚,再服幾副能痊癒。」東坡告訴這個僕人:「此藥三副即見效,您家老爺三副也未痊癒,定是未行善事啊。」

僕人不解,蘇軾說:金百萬高價賣藥、高息賒藥,攆走化緣高僧,此就是不善之事。不善之事緣於不善之念,有不善之念,必得不善之症。要想徹底去病,須除不善之念、將賒藥借據當眾焚燒,按章再捐銀子。捐得越多好得越快,否則病勢加重,難以痊癒。

為了活命,金百萬不得不件件照辦。

蘇軾利用這些錢在杭州城中心的眾安橋頭建起一處病坊,取名「安樂坊」,聘用僧人掌管,這就是古代的醫院了。圖為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整治無良藥商

傳說瘟疫流行時,杭州城富戶金百萬囤積居奇,他開藥鋪高抬藥價,大發瘟疫財,一些人買不起藥,他就趁機賒藥收取高息。

不久金百萬也身染疫病,請名醫都沒看好,聽說蘇軾「惠民藥局」的「聖散子」靈驗,金百萬便讓人去拿藥方。但藥局有規矩:只捨藥,不開方;只免費捨給窮人,有錢人用藥,每用一副,須捐助藥局百兩紋銀。

為了活命,金百萬只好捐銀買藥。只吃了三副,病即見輕。金百萬又叫僕人拿銀子去換藥,吩咐說:「先問清楚,再服幾副能痊癒。」東坡告訴這個僕人:「此藥三副即見效,您家老爺三副也未痊癒,定是未行善事啊。」

僕人不解,蘇軾說:金百萬高價賣藥、高息賒藥,攆走化緣高僧,此就是不善之事。不善之事緣於不善之念,有不善之念,必得不善之症。要想徹底去病,須除不善之念、將賒藥借據當眾焚燒,按章再捐銀子。捐得越多好得越快,否則病勢加重,難以痊癒。

為了活命,金百萬不得不件件照辦。

平素蘇軾也常把蒐集的藥物儲備起來,如果有人來求,他就無償送給人家。(Shutterstock)

中醫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