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nu232006-03-19 13:31:48
我和小提琴 7

7,
____"草桥结拜"、、、、、、

____老五家楼上、、、、、、

____我有一点紧张甚至是有点害怕、、、、、、

____"同窗共读"、、、、、、

____梁祝隐约听说过小提琴协奏曲、、、、、、

____俞丽拿一个女的拉的、、、、、、

____下午时光房间很黑、、、、、、

____老五说声音不能开得太大隔壁邻居会听见、、、、、、

____父亲不无戏噱地讲着祝英台在师塾住宿读书洗澡时总是躲着男生梁山伯问我为
什么我笑着答道那是她女扮男装、、、、、、

____老五摇着手柄以拧紧唱机发条唱机又转得正常起来、、、、、、

____"楼台相会"、、、、、、

____黑色的粗纹唱片在转圈唱片中间是一个月饼大小红色的圆陈刚何占豪作曲樊承
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协奏、、、、、、


____红卫兵这家走出那家钻进有时连门都不出直接就从这家的楼上爬过隔壁另一家
的楼上肆无忌惮地乱翻他们走后留下的是狼藉一遍而没人敢啃一声否则就会被绑起
来游街示众和五类分子一样、、、、、、

____老五的脸在依稀可辩的黑暗里显得平静而自然他长得很英俊和他的几个哥哥一
样他也在专注地听着、、、、、、

____"十八里相送"老五继续给我解说着一定是他从他哥或她妈那里听来的不然他怎么
会知道、、、、、、

____六猫家堂屋里的一面墙上就帖过一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装画半身人像男的女
的都长得很漂亮他们俩挨得很紧他们的背后是一派青山绿水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____"哭坟"父亲讲的这段我特别记得一下子天降暴雨电闪雷鸣梁山伯的坟突然开了祝
英台乘势跳入坟中坟就立刻关闭、、、、、、

____结尾如梦如烟渐行渐远终於消失在无限之中、、、、、、

____老五把笨重的唱机头扶起来说没有了我问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能不能再放一遍
老五说他妈下班就要回来了要是她知道了会挨骂的下次再来听、、、、
、、
____从老五家走出头上是一片明亮的天空我的眼睛过了一会才适应我感觉我的脚麻
手也有点麻步履有些轻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是中国古代韩娥姑娘长歌当哭动听的声音三日盈耳而
不衰的故事。从老五家走出来的那时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永远驻在我的心底了。
什么叫小提琴艺术?它的艺术价值有多高?“梁祝”全景压缩版似地把小提琴艺术
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当俞丽拿演奏的激情旋律从老式电唱机的笨重针头流出来的
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俞丽拿在歌唱,是一个女人在歌唱。这即是一种巧合____俞
丽拿是个女的,祝英台是个女的____或者说梁祝浓重的悲剧性述说主体最符合阴性
的本质特徵,又是一种客观事实____小提琴弓,铉,指,音厢的有机组合所发出的
声音是阴性的,如水般的,柔美的,抒情的,歌唱性的,表达性的,它完美地契和
了人诉求于本体以外对感情需要和慰藉的要求。人类不断地在向自身外界寻找情感
表达的音响工具,希望通过除声唱之外还能有其他的工具来为自己服务。各种乐器
的发明创造都是这种探索的结果。小提琴以它天然赋予的人性化当之无愧地登上了
世界器乐之王的宝座。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从开始走上学习小提琴艺术道路之际我
接受的信息是正道的,尤其是“梁祝”这样的作品它成功地把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族
的音乐结合起来所展示的艺术是全人类共通的,这就大大缩小或打破了中国人学习
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心理距离和神秘感。一次性地让学习小提琴的莘莘学子真实而轻
松地体验到小提琴艺术的美学价值。如果说在我才开始学琴的时候教我的是巴赫老
师或莫扎特老师,也许我学琴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弃而不学。尽管当时
就我的那一点点可怜的音乐修养和人生经历不可能对“梁祝”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但是俞丽拿给我诠释的小提琴艺术的美学信息象发酵的菌种在我的身上慢慢生长而
蔓延开来,乃至后来练“霍曼”,“凯塞”,“克莱策”等练习曲和一些西方代表
性的小提琴曲的过程中理性地认识到迄今为止世界小提琴艺术之尖塔在西方。“高
山仰止”。该服。
我至今都难以忘怀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我大伯家的老五兄弟躲在黑洞洞的楼里象两
个小信徒一样跪坐在那里诚惶诚恐而又抵抗不住小提琴的诱惑冒着风险聆听“梁祝”
的那一个镜头!我当时想问又不敢问老五这“梁祝”的唱片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这
在当时非常敏感的话题还好我没问不然无端地给老五带来一份心理压力就实在对不
住他了什么时候回国见到他我是得好好问问他的。老五也跟着他的哥哥们学过一阵
子琴,后来做工去了。
邻家小丫2006-03-19 14:07:15
那种情境象在哪经历过!好听. 好看!
夕阳箫2006-03-19 15:25:05
“艺术本身就是以自身的形式对苦难和罪恶的赎救”
zhaonu232006-03-19 16:24:04
邻家小丫,夕阳箫捧场
夕阳箫2006-03-19 16:49:04
Zhaonu, 送你一段...
书童2006-03-20 22:32:53
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