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2008-08-01 16:37:30
[游子按]:偶见老董近日一篇小品,顿觉眼前一亮。作者极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对古典音乐的酷爱,感觉“音乐则永远飞翔着,因为她倾诉的永远是一个或一群欢乐着或痛苦着的生灵……,只要我不经意地一楞神,掉进了那个如泣如诉,如泉如涌的旋涡里,就个把小时也出不来”,“音乐的力量总是叫我的眼窝变得很浅很浅”。本人也很喜爱古典音乐,也练过几天小提琴,也“差一点儿就投错了门”,没准也属于“老秃之流”。当然,也很喜欢这篇随笔。特将其贴于此地,与大家分享。


以蓝色的名义……

---有灵则记

胡侃音乐

        朋友老秃一写起音乐就跟真的似的, 有根有梢, 名码实价的. 也难怪, 这哥们年轻时差一点儿就投错了门, 成了专业国家级音乐团体“黑管”份子. 后来的日子他有了专业, 但是显然对音乐仍然神经兮兮的. 那个投入劲头一点儿也不输给一般人对于初恋的怀想. 你没见到每篇音乐短文里他身边都有什么小蜜”,”美眉之类的吗?

        我对音乐谈不出一点儿理论. 可是对于音乐的感觉俺绝对敢和老秃之流理论理论. 和他掰扯点啥呢? WELL, 俺要告诉他(), 有时侯, 俺挺好挺好的, 就不知道从哪儿漂流出来的蘼蘼之音(1)一家伙就把俺给打倒了. 常常你就是打死俺,我也讲不出这音乐姓甚名谁. 可是俺是真喜欢啊! 那会儿的感觉就象毛毛细雨轻轻地往你心里浸渍着一种朦胧的情绪, 然后一只毛绒绒小雨刷在俺心上一下又一下地扫过. 俺眼前的影像也就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2). 诗永远是贴着大地的, 因为不管你怎么写, 内容也离不开人和物的. 而音乐则永远飞翔着, 因为她倾诉的永远是一个或一群欢乐着或痛苦着的生灵…… 我喜欢那种诉说感强一点, 节奏缓慢一点的小提琴独奏曲. 只要我不经意地一楞神, 掉进了那个如泣如诉, 如泉如涌的旋涡里, 就个把小时也出不来. 音乐常常不一样, 但我的表现则千篇一律: 心里最柔弱的地方在音乐的点击下, 不一会儿就融了. 再往下, 心抖了, 就象琴上揉出的颤音. 浑身鸡皮疙瘩一遍一遍, 此起彼伏时, 我的眼睛一定模糊了.音乐催生出无限的图象. 它可能是皑皑雪地上的两行脚印; 可能是深秋午后的一抹斜阳; 可能是父亲坟头旁盛放的迎山红; 也可能是童年时的哥哥坐在山头上眺望…… , 音乐的力量总是叫我的眼窝变得很浅很浅.

        所以, 我能理解老秃(3). 你看他调侃的背后. 那份沉重跟三座大山压顶似的. 我读着喘气都费劲.  要是不把小蜜什么的搬出来调剂一把, 听完音乐后这漫漫长夜可窒息死人了!


1: 这里专指西方古典音乐小提琴独奏曲.

2:  其实俺真想说的是, 叫音乐迷糊住那感觉就象俺东北人腌酸菜, 菜心菜帮叫人家一捋一顺, 丢到半开不开的水里一汲,酸菜大缸里的去了! 趁着你不醒神儿时, 那缸酸酸的汤子就把你给淹没了.


3: 俺小侃一下, 给俺哥们老秃一点color see see. 老秃, 哪儿不顺你提呀!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老董:胡侃音乐
•  岑岚:后院的葡萄熟了
•  侯亚新 知青往事-大巴扎吃西瓜
•  亦是:无 题(二首)
•  长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打麻雀
frog-2008-08-01 20:08:02
替老秃报不平,闷了烦了听音乐侃音乐招谁惹谁了~
燕子飞来2008-08-02 04:12:55
侃得好,接着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