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lautic2009-03-11 01:09:42

霸王卸甲 (The Conqueror Unarms)


霸王卸甲: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這個曲子取材與十面埋伏一樣,也是描
述垓下之戰,同樣是採用章回式結構,但立意不同。 十面埋伏的
主角是劉邦,所以樂曲高昂,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所以樂曲沉悶悲壯。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營鼓(二)開帳(三)點將一(四)整隊
(五)點將二(六)出陣一(七)出陣二(八)接戰(九)垓下
酣戰(十)楚歌(十一)別姬(十二)鼓角甲聲(十三)出圍
(十四)追兵(十五)逐騎(十六)眾軍歸裡其中別姬一段極為
哀痛,渲染了力拔 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面對愛妃發
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無奈和痛苦。
虞姬隨項羽南征北戰,對其忠心耿耿,為讓項王突圍而自殺,死
前作和項王歌 (也有可能是偽託) :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項羽至死未明失敗原因,認為是
天之 亡我,非戰之罪也。 故不肯過江東,自殺而亡。

樂曲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寫戰爭的準備,具有一定的戰爭氣氛。 營鼓是全曲的
引子。一開始,琵琶在低音區奏出的隆隆戰鼓聲低沉悲壯,斷斷
續續的角色是預示著這場戰爭是個悲劇性的結局。從帳到出陣是
一個一氣呵成的整體,它描寫了戰鬥前的一系列準備。從排陣開
始,音樂逐漸趨向緊張,再加上出陣對原曲調進行了壓縮,使得
緊張 的氣氛加據,直接導向戰鬥的到來。
第二部分是激烈的戰鬥。包括接戰 , 垓下酣戰。 它和十面埋伏
一樣,描繪了垓下之戰的氣勢,和戰鬥的具體情景。這是全曲最
激烈的地方,也是高潮的所在。但是,它卻不是全曲的重點,從
項羽的角度來說,垓下之戰很快以失敗告終。這點在樂曲開始已
有暗示。而失敗之後他們的心情,才是這首樂曲所真正要表現的
重點 。這就是首樂曲所真正要表現的重點。
第三部分:描寫項羽失敗及楚軍還鄉的悲壯心情。這裡又以楚歌 ,
別姬為中心。在楚歌中琵琶用長輪的手法奏出淒涼悲切,如泣
如訴,令人肝腸寸斷的曲調,和前面的戰鬥形成極為鮮明的對
比。接著別姬則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樂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法,
和楚歌相呼應。深刻地表現了楚霸王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歷史
人物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憤欲絕,從而訣別虞姬,意欲自刎的哀怨
心情。在追兵等幾段中,樂曲使用了垓下酣戰的材料,以不同的
彈奏技巧和強烈的節奏,表現了突圍和漢軍追逐的緊張氣氛,使
樂曲再一次出 現了一個緊張度,形成第二次高潮,前後形成對比。

~~ 百度資料 ~~
yaya^2009-03-11 04:09:18
头一次听,很美的制作,谢谢分享!
Forever_Young/2009-03-11 05:03:31
很霸气幽怨的琵琶乐!顶精美制作!
枫叶如丹2009-03-11 15:07:32
低沉悲壮的琵琶曲,精美制作!顶一个!
真子2009-03-11 15:35:39
琵琶弹得铿锵。赞!
皆因有缘2009-03-11 22:37:19
对琵琶有了新的认识。确实有肝肠寸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