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dly1452020-02-13 01:39:06

2月10日晚上,抗疫战场传来一则好消息,引发疯狂转发,看哭广大网友:湖南郴州第二人民医院一名7个月大的新冠肺炎宝宝治愈出院!1月31日宝宝被发现患有新冠肺炎,随即被隔离治疗,经过医护人员几日的紧急救助,最终战胜了疫魔。疫情爆发以来,恐惧和恐慌一直伴随着很多患者,甚至比病毒本身更可怕,但这名襁褓中柔弱的婴儿就像一颗启明星一样,用自己的胜利为几万名患者带来了冲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希望和方向,他和众多为战则刚的人一起用行动诠释了病毒面前从来没有天生的弱者,生命本就该如此强大!

首先,少年强则国强,保家为民“00后”不再缺席。医学生救死扶伤,警校生执勤站岗,还有很多在家大学生与居委会、村干部并肩作战。延期开学的大学生们,面对这场疫情狙击战,没有宅在家里打游戏,窝在床上玩手机,而是响应时代号召,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让青春在疫情一线接受“洗礼”。还有那些中小学生们,他们没有成为白衣天使们的担忧,反而是他们的坚强给所有人打气。今年的央视元宵特别节目中,那位妈妈和外公都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斗的初中生陈琪方,她用一句:“我把妈妈和外公都借给你们,他们可以撑起我们的家,我相信他们一样可以撑起患者的天”为患者鼓励加油,还有将495元储蓄罐送到派出所的谢兰一、将自己400元新年压岁钱捐给社区的邱榆婷等等。去奉献,去付出,不论大小,尽心尽力就是伟大,相信在他们心中,钟南山、李兰娟等勇士的名字已经落地发芽,他们将会以自己的学识、勇气、担当去践行“十年后,换我们保护你们”的承诺。

其次,老骥伏枥,“银发”先锋们义无反顾赴一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抗疫战场上,无数已经退休的医生、警察、老师等退休不“褪色”,他们有战召,召必回,不顾自己是易感体质,或冲锋前线,或辅助后勤,或倾囊捐赠,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发挥余热。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93岁的崔坤院士...... 像这样战斗在防疫前沿的“老兵”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去计较、不去打量、不求回报,他们年轻时抗击“非典”,守护着年幼的我们;年老时,初心不改,在新冠病毒疫情面前不避祸福,再披战甲,冲在抗疫一线。放眼望去,他们的精神已如灯塔般矗立在抗疫战场上,为所有前进者和后来人照亮着冲锋的道路。

最后,巾帼英雄层出,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抗疫战场上,各行各业铿锵玫瑰绽放,尤其是最艰险的医生护士队伍里,女性要占很大一部分,这些平日里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的普通妇女,当穿上“白色军装”的那一刻,便是为人民而战的巾帼英雄,天使在人间,她们用自己的铁肩柔肠为所有人撑起了一片绚烂天空。而在另一个战场上,有很多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英雄母亲也在上演着一幕幕创造生命的奇迹,她们一边要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一边又要和新冠肺炎抗争,更要克服产后孩子的生命健康受威胁、短期内不能母乳喂养、不能和孩子过多接触等困难。2月8日,浙大一院的一名重症新冠肺炎产妇诞下一名健康宝宝,取名“小汤圆”,而越来越多这样的“团圆”故事正在上演,等到春暖花开,这些小生命终究会在母亲的怀抱里尽情绽放。

鲁迅说过,中华民族一直有脊梁。抗疫战场之上,孩子们已经成长为保家为民的少年英雄;老人们不移白首之心,是汹涌波涛中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继续撑起半边天空。不论妇孺老幼,他们为战则刚,一起成为国家民族不屈的脊梁,让我们坚信在强大的生命力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寒冬,更没有不可战胜的疫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