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称为西府或西都的杭州,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其中钱塘和钱江两县都在杭州城内,形成罕见的一城由两个县衙门分别管辖现象,此前只有唐代的长安城东西两面的半个城市,分别由万年县和长安县管辖。宋初改钱江县为仁和,从此直到清末,杭州城市内一直都有两个县的建制,县名也沿用不变。安民首先要安定吴越国都城西府杭州的民心。
钱氏家族的刻意经营,使得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杭州能有今天,钱氏家族贡献良多,主要是修建钱氏捍海石塘,扩建杭城,保护西湖,辟通海上航道和建设东南佛国留下大量佛教文化遗存,这里先讲修建海塘。
千百年来,钱塘江大潮都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看见八月到杭州赴考的举子们,焦急等待放榜去观潮的情形,写了一首《催试官考较戏作》诗,催促考官快点阅卷。诗中有一段:“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写出了当时在杭州看到的钱塘江涌潮,农历八月又是台风集中季节,更为可怕。
如此壮美的一道风景线,长期以来对杭州百姓却是一大祸患,这是因为当时的海塘抵御涌潮的能力很差,钱塘江一声咆哮,堤岸冲塌,成水浸泡,良田卤化,经常威胁百姓生命财产。时至今日,我们在史书上仍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潮灾的记载:“大风、潮溢、垫溺无算”,“潮复冲击奔逸入城”,“坏民居甚众” 等等。钱鏐也多次目睹八月棉花现蕾、稻谷吐穗、丰收在望之时,突然,汹涌澎湃的钱江大潮来了,冲决了江堤,席卷了良田。人们不仅一年的心血和希望顿时化为乌有,良田卤化后更是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逐渐复原,损失极大。《新唐书》“五行志三”中记载的几次杭州大潮灾,钱镠应该亲身经历过唐僖宗咸通年间那一次。唐昭宗光化三年(899)又在七月和九月两次台风过境遭遇风暴潮,促使了钱镠下决心筑捍海塘以保护农田。
杭城百姓迫切希望有能抵御海潮冲击的坚固海塘保护他们安心农作,钱镠顺应民心,捍海塘筑成后,他亲手写了一篇工程总结,《筑塘疏》上奏中央朝廷:“……每昼夜两次冲激,岸渐成江。近年以来,江大地窄,溯自唐贞观以前,居民修筑不费官帑,塘堤不固,易于崩坍。迨后兵革顿兴,民亦屡迁,遂废修塘之工。海飓大作,怒涛掀簸,堤岸冲啮殆尽。自秦望山东南十八堡,数千万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群诉于臣,臣目击平原沃野,尽成江水汪洋。……民为社稷之本,土为百物所生,圣人曰有土斯有财,塘不可不筑……”。
杭州筑防海大塘始于三国,多采用简单的泥土堆积版筑,“岁久辄坏”。传统的版筑法是殷商时期殷高宗武丁的大冢宰傅说发明的,两侧以木为版,中间为夯实的泥土筑坝方法。钱镠最初也是沿用版筑法, 一千多年前,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心远比今天深切,钱镠用版筑法筑堤时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祭天大典,上表天廷,“愿退一二月怒涛,以建百年厚业,生民蒙福”。又备了斋供和香烛来到胥山祠,给潮神伍子胥的神像叩头膜拜,焚香祷告:“愿息忠愤之气,暂收汹涌之潮。”还亲笔书写七律一首,作为祝文献给潮神爷:“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为报潮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作钱城。”字里行间都是与潮神商量,一是息波,二是借地。诗用蜡封了,装进一个小铁盒内,放入海中,让其漂走。但“江潮极是利害,潮头有数十丈之高,如山一般拥塞将来”,祭天祭神都没有用,版筑法彻底失败了,“怒潮急湍,昼夜冲激,版筑不就。”
于是钱镠总结了版筑不就的教训,采用了“运巨石盛以竹笼,植巨材捍之,城基始定”的新方法,构筑一个永固千年的捍海石塘。后梁开平四年(910)八月,钱鏐调集了二十万兵民在候潮门至通越门外,开始了修筑捍海石塘之工程。
为了宣示自己的决心和提振军民的信心,钱鏐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筑捍海塘开工仪式。他先期命人去高山斫竹,用鸿鹭之羽做箭翎,用罡火炼出来的精铁做箭镞,制成了三千枝专用之箭。然后张贴布告,昭示全城:钱王将亲率五百名犀甲兵士于八月十八日在钱江射潮。八月十八日一大早,钱鏐就命将士把箭运至江边,每处五百,分六处将箭安放在铺好的芦苇杆上。每人六枝,将箭分给犀甲兵士。五百人分列在江岸芦苇丛中,钱鏐自己亲自登上一座垒雪楼,洞察江潮之动向,指挥射潮。约在午未时分,江面远处传来呼啸之声。钱鏐极目远眺,见海口远处已涌起一条白线。起潮了,他传令弓箭手作好射潮准备。潮水上得很快,不一会儿,汹涌澎湃之潮已经涌到眼前,钱鏐高声向上天和潮神宣告:“钱某为民捍海,躬事虔祷,尔等都不助我,我当以武力相抗。”率先弯弓搭箭,向潮头猛地一箭射去。随着钱鏐把箭射出,这边摇旗擂鼓,呐喊放铳。五百犀甲兵闻声施放强弩,把箭一枝枝射向潮头。江岸上成千上万的看客一齐欢呼起来,其声如雷,压过了海潮的啸叫声。等到弓箭手射完五枝箭,那江潮已经掉头,慢慢向西陵(今萧山西兴)方向涌去。
见江潮为箭所逼,纷纷退却,将士和老百姓都欢呼雀跃。钱鏐更是欣喜若狂,与将士们举杯祝酒,庆贺射退江潮。为了防止凶潮再度猖獗,钱鏐遂下令将剩余的箭装在一个个的铁幢里,那铁幢上铸有“铁坏此箭出"五个字。把装了箭的铁幢埋在了石塘下面。如今杭州仍有“铁幢浦”、“箭道巷”等地名,是当年钱鏐埋箭的地方。据传,后来的钱江潮水乖得多了,潮水到了六和塔边,都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其实这是钱镠在装神弄鬼,潮水涨落时间很有规律,比钱镠早一百多年的中唐诗人李益在《江南词》中,就写下名句“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钱镠是土生土长杭州人,对钱江涌潮何时涨、平、落了解一清二楚,他掐准时间,射完箭正好是退潮的时间,取得轰动效果。随着历史推进,钱江涌潮达到高峰的地点,从杭州江干逐渐朝出海口方向移动,六和塔附近潮势自然会减弱,这是后话。
《吴越备史》“杂考”篇是这样记录钱镠筑捍海塘方法的:“又以大竹,破之为笼,长数十丈,中实巨石,取罗山大木长数丈,植之,横为塘,依匠人为防之制,内又以土填之,用木立于水际,去岸二九尺,立九木,作六重,象《易》‘既济’、‘未济’二卦。由是潮不能攻,沙土渐积,塘岸益固。” 据考《吴越备史》是钱弘俶的弟弟钱弘俨所著,这段话可信度应当很高。虽然“杂考”篇是否钱弘俨所作有疑问,但钱惟演的《曾大父武肃王筑捍海塘遗事》一文中也有这段话。
钱镠修筑海塘,创建竹笼填石筑塘法,是从土塘向石塘的过渡。这种以竹笼盛巨石,用木桩固定的办法,在海塘建筑史上称之为“石囤木桩法”,石塘前设置挡浪桩,当时称为“混柱”或“滉柱”。而栽“植滉柱十余行,以折水势” 滉柱用以消减海潮巨浪对大堤的冲击力,这是将力学原理在建筑工程上使用的典范。尽管以后由于木质滉柱容易被水腐蚀,但这种原理却演化为:“在潮流湍急处,于塘脚外用竹笼装小石作护坦,再设置‘滉柱’削弱波浪冲击力,起保护塘基的作用”。钱江管理局的周潮生先生曾撰文说明上引的《吴越备史》中的一段话,并作了图解,十分形象易懂。钱镠这种筑塘的方法,在中国筑堤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钱镠本人也因防治海潮收到了良好效果,被两浙民间称为“海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