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赏景(上)
京杭大运河人们都知道是从北京到杭州,那是元代定都北京以后的事情。隋唐到北宋,首都不在北京,运河是从洛阳开始的。那时黄河还未曾夺走淮河的入海口,黄淮互不相干。从洛阳开凿一条通济渠到淮河边上的泗州,沿淮河东到楚州,再由春秋战国时期开凿的邗沟到扬州,过长江后沿江南运河到达杭州。江南运河的开凿,最早记载见于秦代。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曾开挖“陵水道”,由现在的嘉兴到杭州再通钱塘江。汉武帝时,又组织人力沿太湖开浚了一条长百余里的河道,开通了苏州、嘉兴之间的一段河道。隋代在秦汉以来所凿运河的基础上,加以拓宽、疏浚和顺直。至此,江南运河基本成型,北起镇江,经无锡、苏州、嘉兴,折向西南经石门(今桐乡)、临平,循着今天上塘河进城。隋唐以后,继续利用城内水系,逐渐形成城中运河,最终经龙山河在杭州西南的大通桥汇入钱塘江。
一千四百多年前隋炀帝命杨素开凿江南运河,使杭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要津,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统一了南北,定都现在的北京,周边粮食供应不足,要从南方产粮区运粮食补给。南粮北运需要一条运输线,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下,贯通了京杭大运河。以后的六百多年,运河一直是国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南北漕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流经杭州的运河,养育了这座城市、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千年发展史。从这个角度看,杭州的命运是和千年运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运河是杭州文化历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杭州的母亲河。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一段,杭州段又在江南运河的最南端。
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区塘栖镇镇北地带,南到江干区三堡船闸,全长约三十九公里。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桥(又名北三里桥),拱宸桥继续向南到三堡船闸是它的延伸段。这一段虽然不长,却是流经杭州城区,沟通钱塘江,对于杭城千余年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常称为城中运河。
杭州的城中运河是唐代开始得到发展的,后世最重要的盐桥运河(今中河)就是唐中宗景龙四年(710)的杭州司马李珣所开。很多资料说唐末到吴越国时期为了求得运河继续与钱塘江相通,挖开上塘河南口与茆山河相连,使其直通钱塘江。笔者不认同这个说法,从前面讲的杭州故事可知,吴越国建罗城,茆山河在城外,当时的城中运河是盐桥河。北宋时,苏轼曾对盐桥河与茆山河都进行过疏浚、整治。《咸淳临安志》明确说南宋时茆山河已经基本湮塞,只剩下艮山门附近一小段,所附“京城图”上的大河(城中运河)乃是盐桥河。可见即使在茆山河未曾湮塞时,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这在苏轼浚河一节有详细说明。
南宋建都杭州后,江南的漕运非常繁忙,运河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因为上塘河航道经常淤塞,南宋政府就着力整治东苕溪航道。此后,开浚奉口河,疏浚奉口经今勾庄至新桥河段。元末,起义军张士诚的军船往来苏杭,由于河道狭窄妨碍航行,发动了20万军民,疏通武林码头至江涨桥段运河。此后,江南运河即走新开河道,经塘栖至杭州,代替了原经长安、临平至杭州的故道。到了明代,南段的城中运河随着城垣向东扩张,盐桥河重新和龙山河相通,到闸口入钱塘江;另一路在艮山门附近向东接连当时已成为护城河的贴沙河,在候潮门附近的浙江闸入钱塘江。当时的城中运河是沟通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和外海的水运枢纽。
城中运河后来继续东移到现在的江干区三堡船闸,在公路、铁路交通出现之前,钱塘江以北的外地游客通常是从水路入城,船停在大关、娑婆桥、江涨桥一带,上岸观赏运河景色进入杭州。昭庆怀旧一节中提到,来杭州朝山进香香客的船每年有上千条,大部分就停泊在这一河段。
千年运河,使杭州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运河不仅留下了广济桥、里万物桥、拱宸桥等千年古桥,不少沿河地段也因桥而名,丁桥、斜桥、拱宸桥、祥符桥、卖鱼桥、德胜桥、江涨桥等,成为了杭州重要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杭州市的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也主要在这一段展开,尤其是将传承运河文脉放在重要位置,不遗余力地保护运河的文化遗存,使古运河的老景旧物重新焕发异彩。整治中妥善地保护古建古景,修旧如旧地修建破毁的旧居老宅,科学地进行景观整复。整治截流运河两旁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坚决关闭周边的重污染企业。充分利用杭州海、江、河、湖、溪五水齐聚的优势,引源源不断的钱江清水稀释浑浊的运河水。如今,终于又使杭州的运河清波荡漾,水光潋滟、鱼儿欢跃,现在初步形成了运河之旅的旅游新线路。2004年10月28日,杭州第一艘水上巴士开通。现在,城中运河的水上巴士,从拱宸桥经信义坊、武林门、艮山门到濮家码头,白天间隔约一小时有一班船。
经过多年的培育,运河两旁绿化带已矗立起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绿色长廊,既像植物园:香樟、杨柳、柏树、水杉、枫树、梅树、柚树、冬青、海棠、竹子;又似百花圃:兰花、杜鹃、茶花、樱花、月季、百合、桂花、美人蕉,举不胜举。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嘉木葳蕤、芳草萋萋、鲜花馨香。
历史上的繁华,让运河留下了很多人文历史景观,京杭运河可以称得上是杭州的风韵之河。下面从北到南加以介绍。
北段塘栖镇上有块乾隆御碑,立在水北街耶稣堂西侧,是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为表彰浙江而刻在石上的。近期在御碑北侧,发现一处古代遗址,证实为明代水利通判厅故址。因当时盗贼出没,危害水上治安而设水利通判厅,负责捕盗、兼管水利。清代通判是六品官,比知县大一点,是府一级官员里最小的,知县见他却要自称卑职,心里老大不愿意,背地里称之为摇头大老爷。
拱墅区因拱宸桥和其南面的湖墅而得名,这一段运河的历史遗存最多,具有古运河传统风貌。
拱宸桥,因在明清时代杭城的北关(今大关桥附近)以北三里,所以又叫北三里桥,位于杭州市的上塘路。它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桥边立碑,说明它是杭州古运河终点的标志。该桥是一座三孔的拱桥,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朴实无华,气势雄伟,下面各有两个防撞墩,防止运输船只直接撞到桥墩。它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存桥为清康熙时重建,全长138米,宽6.6米。拱宸桥的“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迎候和敬意,桥由此得名,它是古石拱桥的杰出代表之一。
作为省级文保单位拱宸桥的古,是一种整体性的味道。矫正的桥栏板、望柱,铺桥面的阶石,重置石板坡道,防撞墩上新置的“守桥神”,都透露出拱宸桥的古朴韵味和历史沧桑感。这次修缮严格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其石材采用的是凝灰石材质,这是一百多年前清光绪年间重建拱宸桥时所用的同质石材,铺桥的石板则是从周边地区购进的老石板。
拱宸桥东的运河博物馆,浓缩了运河的“前世今生”,运河博物馆占地一万平方米,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展现运河自然特性、人文精华等各个方面的大型博物馆,又是运河文物、文献资料等的征集、收藏中心和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展示中心。展览区分成五个展厅:序厅的主题是“地球上的运河与中国大运河”,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的各条运河和我国自先秦以来南北大运河的变迁历史;第一展厅的主题是“运河的开凿与变迁”;第二展厅的主题是“水系的形成”,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水系形成的故事;第三展厅的主题是“河畔的城市”,通过各种实物、图片等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古代人民“依河而居、靠水为生”的生活画卷;第四展厅的主题是“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