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者,易而不易,不易而易,是易也。不易之易,生生不息之阴阳流转也;易之不易,曰常,阴阳流转之生生不息也。于易中求其不易之道,也即老子之道。老子观万物之周而复始,明易之生生不息之理,即知常,以此方得老子之道。万物皆成于有而始于无,有者,物之所成也;无者,物之前相也。故谓之曰: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从生命演化的角度看,老子之道非大道。在重读华夏经典2:华夏经典如何读中此文中,本公众号站在生命演化的角度,从华夏人的DNA传承和华夏社会认知传承两方面去解读孔子之儒家,如以此两者去解读老子之道家的话,会发现道家仅满足华夏人的DNA传承这点,完全不满足华夏社会认知传承这块。因为老子之道家是反社会认知传承的,其讲究“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其主张以“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去“绝圣弃智”,通过实腹强骨且去学去智,从而达到以强化DNA传承去断绝社会认知传承。
纵观老子五千言,老子反社会认知传承,反智慧的大众化,其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和心态去写道之用和德之用的。但社会认知传承是要大众化的,所以老子之道家不能成为华夏道统的主干。汉武帝弃汉初的黄老之术而独尊儒术,真乃慧眼如炬也!后续本公众号会在华夏历史人物系列中去详述汉武帝的丰功伟绩,且目前在华夏历史的记述中没能体现出汉武帝之伟武。
孔子之儒家能和天下不同之道,尚“道,不同,不相”。老子之道家反一切社会认知传承之道,尚“绝圣弃智”,任其发展到最后会是唯道家独存而不容别的道统存世,且此道家之传承只能为上位者所知所学,所以本公众号认为老子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和心态去写老子的,其也只能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写,否则就跟其“绝圣弃智”的主张背道而驰了。基于此,本公众号认为老子之道家没有能力去承担华夏社会认知传承,老子之道家不能也不会成为华夏文化之主干。
老子虽然反智慧的大众化,但老子不反智慧,相反老子极其崇尚无迹无形的大智大为。老子是对易的阴柔一面的阐述,孔子是对易的阳刚一面的阐述,两者同出于易而合于阴阳。下文中本公众号以直面世界的华夏认知模式去解读老子的道。
老子的道源于直面世界而对万物观察之,通于易之生生不息之理,是对易的阴柔一面的静的阐述,其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抚之不可得,是先于天地而亘古亘今的存在。老子的道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的,而今之道源于“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基于此,今之道是从直面世界而来且通于易之生生不息,得今之道后再以今之道去推演古之道,以此方显亘古亘今的道之全貌。“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也同样在说老子的道是源于对世界万物的直观,恒无是看物如何从无之相以开始然后长成物之相的,恒有是看物之相如何从其生之相流转到其灭之相的。无之相到物之相即:无名万物之始也;物之相的生住坏灭之相的流转即:有名万物之母也。有无同出而异名,只是基于从整体结果的观察和局部过程的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老子的道,以直面世界而生生不息。读老子,要站在如此的角度去察之解之。
以如此角度去解老子之道,其不复杂也不玄妙。老子的道以直面世界而通于易,不离易之生生不息。但很多人会觉得老子难读、玄妙,是因为老子的道是基于上位者的角度去写的,是以上御下的。读者基本上是下位者且站在下位者的角度,以下位者的心态去解老子,难矣!另外,华夏文明主要是以儒家的道统去传承,而老子的道之用德之用是跟儒家的主张反着来的,这会加大理解老子的难度。
老子生存的年代比孔子早,显然老子的道不是为应对孔子而做的。孔子自己也说过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周监于二代,郁郁呼文哉,吾从周”,说明孔子的儒家之道是对周朝道统的继承,而老子的道所对应的显然是周朝的道统。
老子现传的版本不如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本,帛书版本从整体上更合老子之神,本公众号认为应以帛书版本为阅读的基准,以现传的版本去对照,观其两者的不同之处,更能增进对老子的理解。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客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