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dentate12021-12-30 22:08:14


 

到台湾的历史问题,现在大部分人只知道朝鲜战争带来的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后来共军准备用来攻台的主力三野第九兵团被运送到朝鲜,这彻底打乱了中共进攻台湾的作战计划。可以说,朝鲜战争使得台湾问题彻底国际化,特别是改变了之前美国不干涉国共内战的态度,美国转而支持武力保卫台湾,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集团国家的扩张。上次,我谈到日台关系时我曾经指出,当时日军三万志愿人员协防台湾,导致共军进攻台湾计划受阻,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甚至认为这是造谣。其实,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当初,粟裕奉命组织对台作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战计划曾经三次推迟。朝鲜战争的爆发只是当初攻台计划未能实现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问题。

1949年,共军占领上海以后,实际负责指挥第三野战军的粟裕受命组织攻台战役。有人觉得,那时共军有能力进攻台湾吗?的确,当时共军海空军非常弱,但是台湾的防守也很脆弱。首先,国军当时处于混乱状态,从防守战略到兵力部署都没有明确主要目标。当时国军剩余残兵败将有30多万人,却分散在海南,台湾和舟山三大岛。蒋的战略构想十分完美,但是不切实际:国军希望以岛屿对抗大陆,三点成一线,海南扼制广东,台湾俯视福建,舟山封锁上海浙江。但是,当时共军总兵力接近450万。面对共军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这样分散兵力容易被各个击破。不得不说,粟裕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曾向毛泽东建议,暂时不攻击较易攻取的舟山和海南,而先攻最难打的台湾。他认为,只要拿下台湾,其他问题将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当时,驻守台湾的国军只有7个军14万人,而且士气低落。粟裕最初定以8个军20余万人发起攻击。计划上报中央军委以后,第三野战军开始在胶东沿海,长江口,和天目山开始了模拟越海登陆以及在台湾山区作战的训练。

粟裕最初的作战计划其实风险很大,作战成功的设想是,只要登陆成功,国军就会投降,岛上的民众会起义欢迎共军。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有。当时共军间谍在台湾活动很频繁,国军高级将领中通共的也不少,包括后来被查获的时任国军参谋次长的吴石。但是,现在来看,如此规模的渡海作战,绝对不可能冒险。 粟裕第一次推迟进攻台湾作战计划,是由于日本的干预。当时日本刚刚战败,但是却组织了一支两万多人的志愿军开赴台湾,包括海军空军和陆军人员。日本虽然根据战败条约放弃了对台湾的非法统辖权力,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台湾是日本的,日本人有义务保卫台湾。今天很多小粉红对日本不屑一顾,但是八年抗战中,对于日军的顽强凶悍,团队精神和战术精湛无论是国军还是共军都心有余悸。关家垴一战,彭德怀指挥共军2万人包围了日军冈崎大队500人,打了三天三夜,伤亡三千多人还是让鬼子跑了。当时是这样评估日军战斗力的:单兵作战,一个日军顶三个;考虑到指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中国军队需要有5:1兵力优势才可以与日军抗衡。同时,共军进攻金门和登步岛相继失败,粟裕意识到了渡海作战的困难与风险,特别是运输能力和海空军问题。所以,粟裕认为原拟8个军参战已不够,对战役部署做了第一次修改,计划投入攻台的兵力增加到12个军50余万人。毛泽东也请求苏联增加对中国海空军援助,并且试探斯大林态度,询问苏联派遣海空军直接参战的可能,但斯大林不想冒险,拒绝了毛泽东的请求。

1950年5月,四野率先发起海南战役,拿下全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但由于无海空军,无法封锁各港口和机场,共军进攻海南,薛岳指挥国军7万人从海南岛撤退到了台湾。海南失守,国军最高层头脑终于清醒了,改变之前不切实际的反攻大陆计划,命令驻守舟山群岛的部队主动撤退,在共军发起攻击之前将舟山12万守军悉数秘密撤出,集中兵力确保台湾。这一点正是之前粟裕担心的,所以他曾建议先打台湾。表面上看,共军拿下了舟山和海南,国军仅剩下台澎金马,但由于兵力集中以后,台湾守军达到40万人,大大增加了攻打台湾的作战难度。粟裕指出,敌人已集中40万左右的陆军及其海空军全部守备台湾,未来对台作战将更加激烈与残酷,原定以4个军为第一梯队的准备已不够强大,需增加至6个军。这是粟裕攻台计划第二次较大修改。

共军在准备,台湾也在准备。国军一方面加强对于军队的训练,一方面开始大规模肃清共军间谍的渗透,破获了吴石的间谍网。6月末,粟裕再向军委和毛泽东报告:我在数量上已无优势,但只要能登陆成功,且能于突入纵深后站稳脚跟,仍可完成预定任务。为了更有把握起见,如能从其他野战军中抽出3~4个军作为第二梯队或预备队则更好。至此,粟裕三度修改战役方案,计划参战兵力达16个军65万人。但是,如此规模渡海作战,不要说制空权制海权,对于运输能力的需要也超出了共军的能力。根据计算,为确保战役胜利必须在四五小时以内有第一梯队15万人左右登陆,并有能力运送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但是当时运输力量仅够装运4个加强师,为第一梯队所需的一半,征船造船买船又均需时间。必须再推迟攻台时间。就在此时,金日成抢先发动了朝鲜战争,美国派宣布协防台湾,粟裕绞尽脑汁几易其稿的攻台方案只好无限期束之高阁,台湾成了令中共头痛的历史遗留问题。可谓人算不如天算。

在共军所有高层军事指挥员中,粟裕和林彪无疑是最优秀的,他们具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头脑清醒,必要的时候敢反对毛泽东的错误决定。比如,当初林彪不顾毛泽东反对主动撤退四平以及粟裕反对分兵。这一点,无论是毛泽东本人还是党内其他负责人也都认同。朝鲜战争,毛泽东首选的理想指挥人员就是林彪或者粟裕。但是,林彪和粟裕身体健康不允许,毛泽东才选择了彭德怀。彭德怀在朝鲜盲目指挥差点毁了中国。朝鲜战争没有惨败,是靠部队的牺牲,而不是指挥的高明。客观说,共军在五十年代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渡海作战的能力,贸然攻台可能是一场灾难。粟裕三次推迟作战计划,并非是他不想打或者害怕,是处于一个军事指挥员对于战役的判断,即当时攻打台湾的机会不成熟。

台湾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国共之间的较量,更是美苏二战以后全球战略的一枚棋子。斯大林拒绝毛泽东的请求,不支持攻打台湾,有两个原因:第一,刚刚经历了战争的苏联绝对不想再卷入另一场战争,避免跟美国爆发世界大战是苏联的底线。所以,不要说台湾,连古巴必要的时候苏联也会放弃;第二个原因,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但是并不想中共统一中国。一个统一的中国是对苏联战略安全的长期威胁。这是苏联或者俄国在中国问题上的一贯立场。美国对于台湾的态度,主要考虑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和跟中国的关系。如果当初中共不一边倒投入苏联怀抱,美国不太在乎中共攻打台湾。但是,中苏结成军事同盟,台湾问题性质就变了。台湾和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支撑点,不可能轻易放弃。明白这一点,分析台湾问题才有意义。所以,未来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不只是两岸的决策所决定的,要看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共当然不想让台湾问题国际化,但现实是,台湾问题已经国际化了。解决台湾问题并不容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