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6:性无善无不善也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性没有善不善。’或者说:‘性可以善,也可以不善;所以文武王的时候,人民都好善;幽厉王的时候,人民就残暴。’或者说:‘有的性善,有的性不善;因此尧帝身为君王却也有象那样的人,瞽瞍那样的父亲却也有像舜帝那样的人;兄长有纣那样殘暴的儿子,却也有微子启和王子比干那样贤良的兄弟。’现在说‘性善’,那不是说其他情况都不对吗?”
孟子说:“如果遵循本有的情性,就可以成为善人,这就是所谓的性善啊。如果不为善,那不是性本身的罪过。人人有恻隐之心,人人有羞恶之心,人人有恭敬之心,人人有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不去想它而已。所以说:‘求用就有,不用就丢。’有的一倍,有的五倍,有的算不清楚,都是看能不能然本性尽情发挥而已。《诗经》说:‘天生黎民,事事有法则。人民的秉性,喜欢美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他是懂得道的啊!所以事情都有法则,人民的本性,是喜欢美好品德的。’”
短评: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人性本善也。但是性本善的人,或落入陷阱,或戴上枷锁,或引入恶道,本性不能正常发挥,人性不能完全释放,就可能为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