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因之2019-06-28 20:02:38

从几个故事看集体主义陷阱

----我欲因之

一 

小时候很多老人讲的故事都忘记了,但这一个记得很深刻。

话说有一群人在坡里干活, 忽然间暴雨骤至,电闪雷鸣。大家都跑到一个棚子雷避雨。说话间,一团火伴着雷声从远处呼啸而来,然后远远地围着棚子转个不停。人人惊恐。 过了一会儿,有个年长的老头说,这是这棚子里有坏人,天要劈他。可谁是坏人呢?年长的老头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苇笠扔出去,谁的苇笠待在原地就是好人,谁的被吹跑了,谁就是雷要劈的人。于是,人们就一个一个地扔苇笠,一个一个地都待在原地,直到一个人的苇笠一出去就被风卷向远处。这个人害怕得不行,不想出去。大家于是把他推了出去,他没有办法,只好战战兢兢,朝自己的苇笠追去。

然后,一声霹雳,整个棚子里的人都被雷劈了。出去的人是唯一活下来的人。

讲故事的人说,其实被推出去的人是有福气的人,如果不把他推出去,所有的人或许都被救了。

听故事时候因之人还很小,对雷电也没有知识,所以所存的疑问不是雷电劈人的问题,而是怎么会那一群人刚好都是坏人要被劈而只有一个人是好人呢?

后来终于明白,其实这群人的坏不是以前干了什么坏事,而是他们一起把那一个人推出去让他被雷劈这个坏。

黄河某支流某地段流水湍急惊涛骇浪。岸边千余人磕头祭祀,目光虔诚呆滞。河边一木排上绑着两个白净漂亮的女子,身着新娘子的红色新衣服。她们看着下面惊涛骇浪的河水惊恐万分。她们是祭祀的牺牲,是给河神准备的新娘。祭祀,求的是风调雨顺。千余人目无表情中带着虔诚和期盼,期盼河神会保佑他们。这跟两女子惊恐和绝望的眼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中一个女子名字叫做宁静。非常漂亮的宁静。 

这是电影“红河谷”的开头。

这样的祭祀“史记”中早有记载。中学课文中有选,叫做“西门豹治邺”。

这是篇很难读的课文,挺吓人的。

当时同学老师都对这习俗的愚昧反感不已,而因之在这愚昧之后看到了更深刻的东西,那就是人们的自私与残忍。因之一直在想,假如这习俗是成立的,也就是说给河神新娘子后,真的能被保佑风调雨顺,人们就可以这样挑选一两个女子,然后剥夺她们的生命吗?

受益的是千人万人或千万人,牺牲的是两女子,这千人万人或千万人就拥有了剥夺两女子生命的权利?

再看“红河谷”的时候,你会在那千余人的脸上看到自私与残忍。

可是,他们听到两个女子的绝望的哀嚎,想到她们跟自己无冤无仇;这两个无辜的女子将被抛进河里,看到她们此时此刻将要失去生命的痛和无助,他们都不能将自己放在她们的处境中而感知到她们?

他们不能设想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姐妹或者女儿呢?

他们不知道也许有一天真的就会是自己的姐妹或者女儿吗?

人们肯定想得到,但眼前利益的诱惑,和不会落到自己身上的自我安慰,在自私的本性下变得力大无穷。短视和侥幸让人们变得愚蠢。

也有聪明些的人。这些人知道,要避免被选做牺牲,侥幸是不够的。要做决策者。 

河南,开封。 夜。 阴暗的地下室的地板上,一块白布下盖着一个老头,瘦骨如柴,白发一尺多长,胡子拉碴,嘴和鼻子已经变形,下颚处有淤血。老头已死。

七八个人打开铁门,把老头抬上吉普车,腿伸在外面,急驶而去。 

火化场,老头的骨灰。上写:编号123,姓名刘卫黄, 职业无业, 寄存人刘源。

此人是谁大家应该猜出来了。

他共同决策和领导了一次次的革命,他告诉人们,杀死地主你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人们杀死了地主;杀死富农你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人们杀死了富农;杀死反动派你们日子就好过了,人们杀死了反动派;杀死坏分子你们的好日子就有保障了,人们杀死了坏分子;杀死右派分子你们将来就更好了,人们杀死了右派分子。

作为决策者,认为牺牲谁有利于集体多数人就杀掉谁牺牲谁,据说官方数字其中一役就杀掉70万。决策者,很牛,不会说牺牲自己会有利于集体多数人的。

直到有一天,毛说,刘是叛徒内奸工贼,杀掉他有利于集体多数。于是人们把刘杀死了。

看这罪名,“叛徒内奸工贼”,是不是最反集体主义利益的?这门道毛刘周都懂。

就像巫婆三老豪长者是选河神新娘子的决策者很牛一样,西门豹一来就挂了。

做决策者也不是万全之策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废话多多2019-06-29 01:53:59
好久不见,问好。
洋洋日记2019-06-29 06:33:12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能说这些了!
我欲因之2019-06-30 20:07:48
两位美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