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园2019-09-27 19:04:04

(第三节)

混沌一破,内中的一切,瞬间四散而出,原本在混沌中,随波翻滚,身不由己的那六位大仙,也全被喷射而出,互相失散了。 

最先现身的就是灸鸟和炙鸟。这两位大仙在混沌中时,吞食了许多的能量。在混沌中时,因混沌气场的束缚,除了身形鼓得大大的,倒也别无大碍。哪知混沌一破,束缚全无,肚中的能量,立时发作,身形又涨大了无数倍,而且通身发出强烈的光热,尤其是灸鸟,身形胀得长大的,悬在空中不能动弹。炙鸟比灸鸟稍好些,身体还能移动。这两位大仙,因为通身光亮异常,最先在空中相互发现了对方。炙鸟慢慢悠悠地飘过来,和灸鸟靠在一起,合成了一只大火球。混沌虽破,两仙仍是这崭新世界的成员,不愿脱离而去,加之物力使然,两仙就不由自主地,围绕着地球转动起来,浑身发出的光热照耀着大地。后来,人们将这空中的大火球,就称做“日”。 

从混沌中散出的精灵们,是彻底地解放了。天地已成,阳光普照。正如盘古所料,许多飞散而出的精灵,一朝解放,便欢欢喜喜地,化身成物,各显其能。他们有的化作草木、有的化作鱼虫、有的化作飞禽、有的化作走兽;又各自生出自己的形象和繁衍生存的方法,有的开花授粉、有的根枝发芽、有的雌雄交配、有的种子落地。各显千姿百态,真是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一些原在混沌中塑不成仙身的精灵,也如盘古所料,一旦解放而出,脱了混沌的束缚,又值新世界初成,真气丰盈,很快就塑成了仙体。这其中就有两位,原在混沌中时,就相依相伴,那时虽塑不成仙身,却知道神仙的模样。天地初成之后,这两位精灵就仿着那几位大仙的样子,又学着其他精灵化物的经验,塑成了仙身,依着各自的喜好,塑成一雌一雄,雄的取名叫后羿,雌的取名叫云翔。两仙也模仿着别的动物,雌雄交配,只是仙身不同于肉身,交配也是无果。 

后羿和云翔对这新生的世界,又兴奋,又喜爱。那时天地初成,虽有不周山撑住了天地,但大地还没有稳固下来,时常会有些变动。

有一日,俩仙正在山中游玩,脚下的山体忽然轰隆隆地移动起来。他俩纵在空中观察,见一处山体正在被另一处山体挤压。后羿猛然发现,有一处山体被挤压出了皱褶,形成了山谷,山谷两侧正被挤压得相互错动,可是相对着的两座山峰,却被一根粗壮之物拉住,不让它们分离。那物其状如藤,其质如石,被两座山峰扯得紧紧的。

后羿对云翔言道:“此物乃岩石之筋也,是个好物。我若不将它取来,被那两座山峰扯断了,岂不可惜?”  云翔应道:“正是,快去取来!”  后羿落在峰顶,先使力将一端拔出,又去对面峰顶将另一端拔出。两座山峰终于分离,中间的山谷,变得又深又陡。这山谷中,后来流出一条河,名叫澜沧江。那条石筋落在后羿手中,立即缩小身形,变得与后羿齐胸高低。云翔惊喜道:“此物有灵性呢!”  后羿仔细观察,见它是大小两条筋并列而生。他用两个小指在那小筋上一搭,随即扯出一根弦来。他又将双臂一展,此物便大筋做弓背、小筋做弓弦,满满地张成了一具弓,松弦之时,只震得山谷鸣响。后羿心喜,给他取名叫紫藤弓。此地后来因山高谷深、山峦并列、水急崖险,阻断了东西交通,被称做横断山脉。 

后羿和云翔,在横断山中又结识了曲柏精和麒麟精。这两位也是天地初成不久,自我修成的神仙。后羿和云翔是以精灵为核,直接集真气塑成了仙身。他俩却是不同,先是化身成物,之后又集真气塑成了仙身,只是还舍不得自己的原身,仙身与原身同在。这四位神仙成了好朋友,在横断山中游历。 

四散而出的混沌气息,所结成的有灵性的石头,可不仅仅是这条岩石之筋,还有大大小小,许多的石头都有灵性。有些深埋在地下,虽然不见天日,却仍然灵性未泯。还有些灵石,在清浊交织之际,有了自己的意愿。他们不喜欢水,不愿意与泥土混同,因而升上天空,成了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星多了,便汇成了银河。 

这一日,艳阳高照,百花盛开,苍松藏幽绿,翠柏掩青芒,麋鹿坡上走,鸟儿竟飞翔,青山有香气,绿水泛粼光。但见空中几缕薄云之外,飘来了一个云团,云底漫卷,霞光四射。那云团飘飘荡荡,落在一处地方,可谓山势巍峨,水景秀丽。山顶积雪,晶莹娴静,四季不消;四周为高山耸立,密林环抱;当中有一片净水,正是一片养生佳地。 

云团落地,现出了一位神仙,眉清目秀,仪态端庄美丽,正是混沌中孕育成的大仙之一 ——女娲。 

 混沌破壳之后,她也随内中的物质一道,飞散而出,飞出了很远才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又不由自主地随着气物向回收拢。就在这个过程中,开天辟地,万物化生的精彩演绎,在她的面前活灵活现地上演了。原在混沌中时,盘古关于解放精灵而出,必生出一个精彩世界的预言,只是一个形势上的预言。那时的众仙,谁也想不出它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女娲目睹这五彩缤纷,万类竞生,生机盎然的多彩世界,心情激动,她满眼都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在混沌中简直不敢想象。如果能找到盘古前辈,或许他会说,这新世界比他渴望中的还要精彩。可是盘古前辈随着那一声炸裂,身形当即就消散了,他的精灵现在何处,也是毫无下落。其他的几位大仙,她除了看到灸鸟和炙鸟,靠在一起普照大地之外,一个也找不到。 

女娲欢喜、兴奋之余,又不免生出些许忧虑。众精灵原在混沌中时,如同在襁褓中一般,安逸自在,现在化身成物,万类竞生,又有谁来照看他们呢?崭新世界初成,神仙寥寥无几,需得有一些帮手,上承神仙理念,下理万物秩序,才好照看众精灵。

恰在这时,来了一群精灵。这一群精灵,原在混沌中便是群聚的一团,因嫌弃物无智慧,不愿化身作物,又贪恋着万物的繁华,就浮在地面上游荡着。他们认得女娲,一见到她,便赶来围在她的周围。女娲领会了他们的心意,便生出了一个想法:不如随了这群精灵的愿望,造出一血肉之物,生活于万物之中,并开启他们的智慧,赋予他们学习的能力。这样神仙可以教诲、引导此物,使他们成为神仙照看万物的帮手。 

既有了这样的想法,女娲就领着这群精灵,来到了此处风和日丽、景色秀美,又物产丰饶、利于生计的地方。她又去密林中取了些树枝,就在水边围成了一个篱笆院子。她又从树林中寻来一只雌虎,在篱笆院墙外巡值,嚇阻那些好奇围观的大小动物。这只雌虎也是天地开辟之后,自我修正的神仙,仙体与肉身同在。 

女娲对那雌虎言道:“我将西面这座山,取名为点苍山;这片水域,取名为洱海;这篱笆院子,就取名叫做伊甸园。我将造之物,就叫做人。万物以人为大,万事以理为先,此地就取名叫作大理。你可做百兽之王,又将护佑人类诞生,我就给你起个名字叫王母吧。” 

女娲进了伊甸园,关了篱笆院门,盘腿坐定,自言自语道:“万物之食,取自于泥土;万物之生,滋润于雨露;万物之尸朽仍复归于泥土。既与万物共生,我就和水土为泥,造出人的身体吧。”  女娲果然在面前挖个浅坑,取洱海之水和出了稀泥。她又自言道:“既做神仙的帮手,当仿着神仙的模样,以后人神相遇不觉得生疏。”  于是,女娲就仿着神仙的样子,用稀泥塑成了一个人形。 

那一团随着她的精灵们,早都跃跃欲试。女娲捉来一只个头大的精灵,将她放在掌中。原在混沌中时,女娲就曾研习混沌气息,使它散化、灵动,与精灵相互联络,颇有心得。此时,便借鉴着原有的心得,琢磨着法儿,将精灵在手掌中锻炼、诱导,开启她的智慧,然后将精灵灌入那泥塑的人形中。那精灵入了泥水之形后,与女娲配合,内外使力,将泥水变了性质,重塑成了骨骼血肉。女娲又使一番法力,这新造的人终于得活,在女娲面前欢蹦乱跳起来。 

女娲将这第一个人,造成了一个母体,指望她慈爱后人。又对她言道:“你是我造出的第一个人,就先给我做个帮手吧。人的感官如眼、耳、鼻、舌、触,都不强,但开启了智慧,就能思辨道理、接受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我且教你一些基本的知识及工巧技法,你传授给后续的人类。为了让你安心地授业育人,不再花心思谋成仙上进之路,我就为你塑成仙身吧。后面再造的人,可就没这个福气了,他们若想成仙,就要看各自的机缘造化了。”  女娲又给这第一个人塑成了仙身。她也是肉身、仙身同在,在伊甸园里,帮女娲照看后续造出来的人。 

女娲造人成功,便依法而行,陆陆续续又造了几百个人,雄性称其为男,雌性称其为女,男女交配繁衍后代。这造人的工程也是要耗费精力的。锻炼精灵、重塑血肉,每一步骤都需要做法,都大量消耗着女娲自身的真气。女娲的身形也一天一天地衰弱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