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园2019-11-03 17:03:17

再说七仙女,出了幽冥谷,径往东去,在大巴山东端与神农架密林相接的地方,有一座神农顶,山高林密,草木幽深。七仙女来到此处,山上山下四处搜寻,转了好几圈,发现这整座山上,竟无一处洞府、竟无一处建筑,莫说亭台楼榭,就连个独木桥、石板路也没有,树木茂密得遮天蔽日,花草繁盛得插不进足。

她正不知所措,忽然闻得一阵悠扬的箫声。随着悠扬舒缓的乐曲,七仙女身旁的花草树木竟然动了起来。花草向两边倒,分出一条路来;两侧的树枝向上扬起,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棚架。一条草木构成的通道,在她面前出现了。七仙女向前走,通道就向前延伸;她停住脚步,通道也跟着停下来。七仙女就只管迈步向前走,面前的通道就在密林里弯弯曲曲地延伸。一曲箫声过后,又传来了一阵歌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两暑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烧炭取暖人间事,

                我以密林为家园。

                人鬼神仙各忙碌,

                一管洞箫自清闲。”

 

 七仙女正走着,树杈分开之处,现出了一棵大梧桐树,冠盖蓬大,树枝都搭到地上了。树下立着一位神仙,穿着粗布的短衣、短裤,倒像是个农夫,手里拿着一支竹箫,想必就是那吹箫唱歌的神仙了。

 七仙女上前行礼,说道:“七仙女奉了师傅观音菩萨之命,前来拜见蓝采和大仙。”

蓝采和应道:“道友不必多礼。我是闲散惯了的,不拘礼节。你有何吩咐,就请讲吧。”

七仙女道:“我带来一段莲藕,里面装着个魂魄,魂魄中有个精灵。他叫鱼木子,是如来的弟子。想请大仙帮忙,将他种出个人形来。”

蓝采和接过莲藕,看了看,便带着七仙女来到一处水洼。他将莲藕泡入水洼中,转身对七仙女说道:“你这段莲藕,前边去了头、后边去了尾,长起来不易。若要长成人形,少说也要三十年。”

七仙女施礼,说道:“那就劳烦大仙了。”  说罢,正要告辞离去,忽见蓝采和的衣襟上破了一个口子,便说道:“大仙,你的衣襟上破了一个口子,我帮你缝几针吧。”  说罢,从发髻中取出绣花针,又从紫罗裙上抽出一根丝线,穿在针孔中。她将针一抛,那枚绣花针便随着意念飞过去,很快就将衣襟补好了。

 蓝采和说道:“好吧,你帮我缝补了衣襟。我也回报你。你找一支箫来,我教你吹奏乐曲吧。”  七仙女高兴地说道:“好呀好呀。大仙,你这只箫非常漂亮。那我要找一支什么样的箫才行呢?”  蓝采和道:“我这只竹箫是有点儿与众不同。有一日,道祖太上老君路过我这密林。那时节是寒冬,百花都已谢了。我为他吹奏了一曲《天花引》。草木中立时鲜花开放,又将花瓣抛向空中,就如同天上撒下花雨一般。道祖听了,说我这只曲子奏得好,只是这只竹箫湿气太重,音色绵软。于是,他将我这竹箫投入八卦炉中。不用火烧,只用那阴阳风吹,直吹的竹壁透明、竹节如玉。如今,它的音色已然坚实有力了。你也不必去选我这般的。你问你师傅去要。她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七仙女谢过蓝采和,便回了观音岛,将她这一番出行的经历跟观音说了。观音道:“莲藕已经种下,这我就放心了。你看看你,你刚到蟠桃园就得了这件紫罗裙。你前面那六位姐姐可都还没有呢。你又要东西。我这岛上,喜鹊和池塘里的鲤鱼,都比你来得早。她们可还什么都没有呢。你可小心了,别着了嫉妒。”  七仙女窃喜道:“师傅,我小心着呢。”

观音带她转到后堂。后堂外有一小片竹林。观音道:“我这竹子,竹节短,不适合做箫,若是做箫就显得竹节太多了。我给你做一支笛子吧。”  说着,用手指在两处竹节上划了两圈。接着左手扶住上面的竹节,右手就将这段竹身取下来。观音将上面的竹竿接在下面的竹枝上,只用手一抹,一根竹子又完整地长好了。观音拿着这段从竹中截出的竹管,用手指摩挲着钻出了孔,又将手指变长,伸到竹管中,将竹节打通。她一边走一边做,又来到了莲花池旁,从一节芦苇中取出了一段内膜,贴在竹笛的膜孔上。观音做好了笛子,递给七仙女,说道:“好啦,拿去吧。不过我可要跟你说好了,学习佛法也很重要。我安排你功课,你就在岛上读书;不安排你功课时,你才可以去学吹奏。那蓝采和是人间不如意的人,不得亲情、不得朋友、不得功名,故此以密林为家。他那一手吹箫舞枝的功夫,确是上乘的法术。他肯教你,也是你的福气。你可要勤快些。”

从此之后,七仙女一面在岛上学习,一面到神农架密林学习吹奏。在岛上,除了观音菩萨教她佛法外,善财童子教她武功和变化,喜鹊仙子教她飞行。这些她学起来倒也不是很吃力。而跟着蓝采和学习吹奏,却不是件易的事。花草树木也有脉络。若要受声音的调度,这声音必须抵达它的枝叶、根茎之中,使它的脉络引起共鸣。同一株植物内,脉络有粗有细、有硬有软、有轻有重、有稀有稠。因此,吹奏出的乐曲,其音调的高低、音量的轻重、音色的亮丽柔软,都要十分地精准到位。

蓝采和每教授完一曲,都要带着七仙女来到水洼边。他吹起洞箫,用乐曲引导着董永生长。他希望七仙女早日学成。这样两位神仙合力,就能让董永生长得快些。七仙女练习吹奏,非常勤奋。观音也时常帮她温习,从旁点拨。过了一段时间,七仙女在岛上练习时,荷花池中的荷叶,能够跟着动一动了;菩提树的树枝,也能跟着舞一舞了。观音就从玉净瓶中取出一滴甘露,涂在七仙女的竹笛上。那已经泛黄的竹笛,立时变得清翠,音色也更加清亮了。那时已经过了十年,董永已经从水洼里冒出头了。蓝采和就带着七仙女,一起在水边吹奏。他吹起洞箫,用乐曲助董永生长;七仙女则另奏一曲,按照他在半边镇时的模样,为他塑造面容。俩仙配合,相得益彰。

     

寒来暑往,日月如梭,转眼又过了二十年。董永已经长成人形了。头、四肢、腰身,也都能灵活地动作了,只是两只脚还站在泥里,人还没有醒。

 这一日,春暖花开,密林里鸟语花香。刚刚才下了一阵细雨,林子里处处青翠欲滴。灿烂的阳光穿过密林的缝隙透射进来,将这神农架的密林,照射得斑斓秀丽。

蓝采和对七仙女道:“他已经长成了。你带来的那段莲藕已经化得无形了。我看现在可以收获了。你去将他提出来吧。”  七仙女高兴地说道:“大仙,你又会种花草树木、又会种人,真是厉害。”

蓝采和道:“他只是个人形。他的骨骼是荷花的茎、肉是荷叶、表皮是花瓣;能说、能动、能思考。不过,你要时时记得,他的身体就是一株荷花。你要时常给它洒些水,莫让他被烫着。就如养花一样,也要经常将它浸在水中。我已约好了雷公电母,正在天上等着呢。你去将他采出来吧,莫误了时辰。”

七仙女答应一声,飞起在空中,抓住董永的双肩,将他从水洼中提出来,放在地上。蓝采和又吹起了洞箫,密林中的树枝闻声而动,在头顶上开出了一个天窗。一片明媚的阳光,直直地照在董永身上。雷公和电母在空中看到了目标,互相示意。这边雷公响一声雷,那边电母劈一道闪电,正击在董永头上。蓝采和、七仙女,一起拱手谢道:“多谢道友相助。”  雷公电母还礼走了。

过了一会儿,董永睁开了眼睛。他的思维开始运作了。他开始在记忆中搜寻和梳理。只见他的表情,从平静变得忧愁、又变得焦急、又变得愤懑、又变得平缓。渐渐地,他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对着七仙女开口叫道:“师妹。”

七仙女见他开口说话,高兴极了,兴奋地答道:“是我呀,师兄。师兄你醒过来啦!”  董永笑道:“是啊师妹,我又回到人间了。”

 七仙女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叫董永活动活动。董永照她的话走了一圈,手脚也舒展了几下,还翻了几个跟头。七仙女高兴地拍着手,和蓝采和相视大笑。她向董永介绍了蓝采和,又讲述了他生长的过程。董永听罢,鞠躬施礼。

蓝采和提起洞箫,飞身跃上了一段树枝,吹了个前奏,作歌唱道: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下烦恼,收烦恼,

           种下快乐,收快乐。

           青苗待它慢慢长,

           瓜长熟时蒂自落。

           农夫做完田间事,

           落在枝头看日落。

           道友重走人生路,

           我奏一曲送君行。”

 

唱罢,又接着吹奏起洞箫。随着他的乐曲,那花草树木构成的通道又展现出来了。董永和七仙女,沿着这条花草通道,肩并着肩,走出了神农架密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