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园2019-11-17 18:28:16

琵琶仙子不觉停住了手,回身观望。

箫声悠扬悦耳。随着箫曲的徜徉,忽见山坡上渐渐地有了反应,那些鸟儿、蝴蝶、蜜蜂、蜻蜓等,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山坡上顿时变得欢快起来。

琵琶仙子被这景象吸引,一时忘了恼怒,将手上的桃木杖向地上一戳,撇下被捆着的三仙,惊奇地朝林子里走去。

才走了几步,更加惊奇的事情又发生了。先前那一场大火,将土坡上的花草灌木,都烧成了灰烬。留在地上的,除了灰烬就是长长短短的,烧得焦黑的残桩。随着那箫声悠扬,覆满灰烬的泥土上,又钻出了植物的嫩芽,嫩绿地一片。箫声弥漫在土坡上,那些嫩芽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像变魔术似的,山坡上的花草树木,又都长起来了。那些逃走的鸟兽昆虫,又成群结队地回来了。山坡上,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琵琶仙子觉得这一切真是太神奇了,心里又欢喜又激动。那悠扬的箫声,还在林子里余音缭绕之时,又传来了一阵歌声。歌中唱道:

 “踏踏歌,蓝采和,修仙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

  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

  暮见山林生白波。

  长景明辉在空际,

  金银宫阙在嵯峨。”

歌声由远及近,只见从密林中,飘出来一位美男子,虽是农夫的打扮,却是遮不住的英俊与潇洒。

琵琶仙子看得呆了。那男子落在她对面,躬身施礼道:“在下蓝采和,是这密林里的居客。欢迎道友来访。请教道友大名。”

琵琶仙子见了这美男子,心里有点紧张,又不便报出自己的名号,略有踌躇。忽见身旁有一株文竹,急忙应付道:“幸会幸会。打扰打扰。我叫文竹仙子,是从西域那边来的。”

那一边,寿仙急不可耐地叫道:“蓝采和,快来救我们。”  蓝采和望了一眼,又施礼道:“文竹道友,那边的三位道友,也是在下的朋友。在下代他们赔罪,还请看顾在下的薄面,将他们放了吧。”

琵琶仙子已被他的风采吸引,哪里还在意那三位神仙,巴不得他们早点消失,但见他诚意相请,又不免弄弄矜持,说道:“你说放就放了吗?”

蓝采和想了想,问道:“文竹道友,你觉得我刚才吹奏的那段箫曲,可好听么?”  琵琶仙子愉快地答道:“好听好听。”  蓝采和说道:“这样好不好。我教你奏这曲子,你放了他们吧。”

琵琶仙子欢喜地应道:“好呀好呀。这样才好。”  她来到福仙身后,松了结,对三仙喝道:“以后不许欺负妖怪,赶快走吧!”  三仙非常尴尬,连声诺诺道:“是是。”  又一起对着蓝采和拱了拱手,翻起云头,回蓬莱岛去了。

蓝采和躬身相请道:“文竹道友,请往寒舍小驻。”  琵琶仙子在前面走着,蓝采和又吹起了箫。只见琵琶仙子的面前,花儿草儿向两边让开,树木的枝条向上扬起,为她开辟出了一条小径。密林里遮天蔽日。这一条花木小径,弯弯曲曲地,直通到了一棵大梧桐树下。

蓝采和道:“到了。这棵大树就是我的家。我平日里就睡在树杈上。”  琵琶仙子看了看,大为赞赏。她觉得,那些神仙洞府中的亭台楼榭,只不过是些招摇的装扮而已。这自然的处所,住起来才是最舒服的。她自己的洞穴,就是一处天然的石洞,里面没有任何装饰。两仙理念相同,又多了几分亲近。

琵琶仙子问道:“我手中无箫,你怎样教我吹奏呢?”  蓝采和道:“你随手取一片树叶,也能吹得响。”  琵琶仙子一试,果然如此,心下甚欢。蓝采和教她吹奏,很快就发现:这位文竹仙子道行深厚,学起来比那七仙女要快得多。琵琶仙子学了三四天,已能凭一片树叶,吹得树儿摇、草儿动了。两仙闲谈,也只谈些花草树木,既不谈论仙界的事,也不问及对方的身世、故事,相处得轻松、融洽。

蓝采和见她学得差不多了,言道:“我的法儿都教给你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练习和揣摩了。”  琵琶仙子施礼道:“凭白学了你的本领,真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  蓝采和道:“不必客气。那*****帮我灭了火,我还要谢你呢。”  琵琶仙子不好意思道:“那个不值一提。”

蓝采和问道:“文竹道友,此来是闲游呢?还是有事要办?”  琵琶仙子答道:“既是闲游,也是有事要办。”  她暗自思讨:“蓝采和是福禄寿三仙的朋友,想必也是位列仙班的。自己是个自我修行的,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妖怪一类的。鞭尾蝎才与我同属一类。最好不要向他吐露实情。”  于是编了个谎,说道:“有一日,我正在空中闲游,忽然看到一位老神仙。他身形消瘦,有点古怪。我想他一定有大本领,就想跟他拜师学艺。可他比我走得快,我就跟丢了。这才四处乱撞,正想要找到他呢。”  蓝采和道:“哦,你不知道他的道号,那可就难找了。不过事有凑巧。我有两位道友,也是身形消瘦、有点古怪的老神仙。他们都要找我去帮忙呢,也就是摆弄些花花草草。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代我走一趟,顺便也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老神仙。我还有别的事,一时不方便去呢。”  琵琶仙子高兴地应道:“好呀好呀。又可以找我要找的神仙,又可以帮你做事,一举两得嘛。”  蓝采和道:“我这两位道友,一位是武夷山的武夷真君,另一位是大时山的黄角大仙。我告诉你怎么走。你到了之后,只需吹上一段曲儿,他们便知,你是我介绍来的,也会把你当朋友呢。”

武夷山,峰清水绿,四季如新。山中多悬崖陡壁。而那些峭壁之上,却不只是光秃秃的石头,还生着一样宝贝,那就是桂花香的大红袍茶树。这种茶树生长在陡岩之上,高的有数丈,叶大如掌。平日里风吹叶坠,茶农拾之制茶,茶市间视之如珍品。更有些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人莫能登。采茶之时,茶农只能驯养猴子采之。得之不易,市间更视为奇货。武夷山方圆百里,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名岩,岩岩有茶。岩以茶显,茶以岩名。

在这些奇峰陡岩之间,却隐藏着一个山洞,人莫能辨,更是连猴子也无法攀登。这处山洞名叫滴清露霏洞。洞内住着一位神仙,便是武夷真君。

琵琶仙子按着蓝采和的指点,找到了这处洞穴。她随手在洞口旁的茶树上摘下一片茶叶,衔在口中,吹奏起来。武夷真君闻声出洞,笑呵呵地施礼道:“道友请了。听这曲儿就知道了,是蓝采和道友相请过来的吧?”

琵琶仙子急忙还礼道:“正是正是。大仙请了。蓝采和让我来帮大仙弄弄花花草草。”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武夷真君。见他的确是身形消瘦,而且头长眉短,长相有些古怪。武夷真君相请道:“有劳有劳。道友请洞里叙话。”  待武夷真君一转身,琵琶仙子急忙从棉布袋中摸出鞭尾蝎给她的小石球,攥在手心里,趁着随在武夷真君身后的机会,在他背上晃了几晃。她感觉那小石球毫无反应,知他不是鞭尾蝎要找的老神仙,便又放回到布袋中。

武夷真君的洞穴,是一个溶洞。才进洞口便有两只粗壮的钟乳石,从洞顶上悬垂下来,形成了一道拱门。拱门两旁,雕刻着两行字:

 “水滴滴滴清,

  雨露露露霏。”

进得洞来,琵琶仙子见这洞内也是毫无装饰,石桌、石凳,都是钟乳石天然形成的,感觉很舒服,正合了她的口味。俩仙落座,武夷真君问道:“请教道号,怎么称呼?”  琵琶仙子答道:“在下文竹仙子。”  武夷真君道:“文竹道友,请你来却不是弄些花花草草,不过也差不多,是茶树。”  琵琶仙子不解道:“茶树?”  武夷真君解释道:“是啊。我这山中有几株名丛,茗香绝美,乃是茶中之王,树龄都超过千年,茶叶稀少,一年产不上一斤,故价格奇高,叶比金贵。那些逐利者便动了脑筋,设法截取了树枝,到山下移植。移植成功之后,又从那些移植的茶树上,再截下树枝来,再去移植。如此反复,也不知移植了多少代,这美味的茶树,却是越种越多,以致山下无地可种。此地茶好,受世人追捧,行销得万里之外。于是,有人在陡坡上开出梯田来,这却坏了我山中的景致。请你来,是想烦劳你去那些梯田之中,奏上一曲,使那里的茶叶味道苦涩。茶农们若知晓,毁坡造田无利可图,便可保全了我山中的风水呀。”

琵琶仙子听了,连连点头道:“说得是,说得是。老神仙但放宽心,我这就去给茶树调和一下。”  起身之后,看着手里这片茶叶,又言道:“没想到,你这岩上的茶叶这么精贵。我还是把它放回去吧。”  琵琶仙子来到洞口,又用这片茶叶吹奏了一曲,趁着余音缭绕之时,将茶叶放回原处。茶叶果然又长回去了,完好如初。武夷真君见了,连称:“妙,妙。”

琵琶仙子去了不久便返回来了,言称:“大功告成。”  她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这位老神仙虽然不是鞭尾蝎要找的那一位,却一定是有本领的。我不妨向他讨上一招半式,回去也好让蓝采和相信,我确是为了学艺才出来的。”

武夷真君才道了谢,她便接着说道:“老神仙,我帮你调和了茶叶,你就捡些边边角角,不看家的本事,教上我一招半式吧。”  武夷真君呵呵笑道:“哎呀,我是个潜隐默修的,很少出得洞去,也不知道,时下都流行什么样的法术。这样吧,我们这儿的茶树,因生长在陡岩之上,枝软了不行。我有时,去那细软的茶树枝上,钻出个虫眼儿,令树枝结出疤结来,使它更强壮。我就教你个在小枝上打洞的法儿吧。我给这小戏法儿取了个名儿,叫枝里钻虫。”

琵琶仙子一听,心想:“这点雕虫小技,还用得着你教。”  但又不好失了礼貌,陪笑应道:“好呀好呀。”  可是待武夷真君一演示,她却吃了一惊。原以为只是变个虫儿,在那小枝上咬出个洞来,可武夷真君却是直入枝中,连枝上的皮儿都不曾弄破。她这才知道,这位老神仙道法高深,不敢轻视,认真地学起来。

待练得熟了,琵琶仙子毕恭毕敬地向武夷真君行礼道谢,告辞之后,便又往大时山去了。

看着琵琶仙子远去了,武夷真君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蓝采和这是怎么了?怎么勾搭上一个蝎子精呢?”  原来他早已看出了琵琶仙子的本相,只是以礼相待罢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