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波2020-10-21 16:00:29

杂谈中国的性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自我压抑的文化,焦虑、疑惑、忧郁、慕虚荣、不自信是这种文化的伴生症。中国人一辈子活得很累,很虚伪,总是活在别人眼光里,所有的行为举止都是为了别人的评价而为,忽略压抑自己的内心感受,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自己来世一遭的意义在那里。名声、地位、财富成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为名利所累,忙忙碌碌临到死,长长地一声叹息。中国现有文化与西方文化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就是与中国原始道义也相去甚远。

 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和人权”,做为社会性的人,必须有赖群体才能生存,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决定群体走向的权利,也就是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群体活动中,每一个个体都要约束自己,保证群体活动的可行性。做为群体活动之外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由支配自己的绝对权利,只要这种活动不伤及或触犯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可以为所欲为。

 中国文化(不是封建文化)崇尚的是“天人合一”,“万物相通”也就是师法自然,随心随性地去生活,快乐健康地去享受生命。“民如野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理念比现在西方的人权自由更加开放。在人与自然两者中,更注重的是人,古书《十问》中的名句;尧问舜:“天下孰为贵?” 舜曰:“生为贵”。 生也就是生命,世间万物生命是第一位的。儒教的基础理论是唯心的。孔子的一个观点就是;“ 世间万物之于我来说,全在于我自身的感知,我睁开眼看到了,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的,我闭上眼睛,关上心房,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这句话看似无理,细细琢磨,却是很有哲理和智慧的。世界之于每个个体来讲,你不在了,这个世界对于你就是不存在了。明白这个道理,会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人生道路的则取有很大帮助。人的行动和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全靠自身的认知来决定,世间本没有对错之分,你认为对了,行动起来就没有心理障碍,你认为错了,它就是错了。犯罪心理学认为,只有所谓的“罪犯”,而没有真正的“罪犯”,“罪犯”的罪是别人给定的,是强加在“罪犯”头上的。从“罪犯”的角度看问题,他行动的理由和动机都是正确的,包括杀人,这也是西方废除死刑的一个理由。因为常人无法真正从“罪犯”的视角看这个世界,对你不能理解的东西,简单地从肉体上消灭,是不人道的。现行的“杀人偿命”刑法依据,是从维护社会秩序考虑的,没有去深层次考虑成就“罪犯”的社会责任。

       讲了一圈儿,有点儿绕远了,讲到天人合一, 讲到生命最为贵重,,自然就会与“性”联系起来,中国人管命叫做“性命”,这是一个并列词组,也就是说“性”和“命”是同等重要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对“性”的重视和开放程度。现代人过于虚伪,只取其命的意思,对性的本意假装看不见。古人讲:“阴阳者,天地之道” ,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两性为中心的,这种认识比弗洛伊德的理论早了几千年。

          谈到性,人们总觉着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其实一个人能坦坦然然地谈“性”,说明心理很健康,心态也很恬淡,清新,不做作。现在到处都有卖的劣质毛片,相信很多人尽管嘴上对此十分的鄙夷,多少也都看过一两眼。这类东西很多确实没什么知识,也没有美感,看了让人作呕。和好莱坞,花花公子制作的成人片,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那些片子里,你觉着那是人,不是牲口,有意境,有思想,有艺术,是一种享受。日本每到午夜,成人频道会有一个性教育节目《女大学》,从生理到情趣,全方位的介绍性知识和性技巧。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家政”和“性”教育课程感到奇怪,很难理解中国人是怎样过家庭生活的。所以,同为地球人,处在同一个时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完全是“业余”式的,由此可见,很多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根本谈不上什么质量,也属于劣质毛片类的档次。

         其实“性”是一件很平常,很自然的事。 食与性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求,一个人的食欲不好,吃不下饭,肯定身体有问题,一个人的性欲不强,不想做爱,那身体肯定也是有问题,两者是完全一样的。保持旺盛的食欲和性欲,也就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黄帝内经》上讲:“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无男则意动神劳,神劳则损寿”。

          保持食欲,可以在吃上变着花样去做去选,中国人在“吃”上下的工夫,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个填饱肚子的基本欲望,搞出来“ 煎、炒、烹、炸、煮”,种种手法,摆个菜盘儿,要 “色、香、味、形、图”, 凡此种种,五花八门,把简简单单的一个“吃” 发展成一种文化,一种及至的享受。保持性欲,应该也是如此,否则就是有悖于自然。中国古人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高的一个境界,比起现在的西方文明有过之而无不及。曾在昆明搞的一个“性文化展”,很多出土文物就是证明,《春宫图二十四势》,其绘画水平和推介的各种姿势都很有价值。不过办展的人水平太低,宣扬的不是文化,仅仅是淫欲而已。

 

 其实成人读物,也即“色情文学”,是文学读本中很重要的一大类。 北京大学教授张竟生是《性史》一书的作者,被称作“性学博士”。张竟生在《性史》卷首写道:

 “天下第一乐事,莫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

 人同此心,只不过有些人遮遮盖盖,偷偷去读,有些人襟怀坦荡,大大方方去看。孔子曰:“食色性也”,毫不掩饰地将“色”归于人的本性。在远古时代,人们确实把性和吃饭看得一样平常。《吕氏春秋》对进宫前嫪毐街头显能的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是讲“禁欲”,不近女色的,可是佛像中却有“欢喜佛”,讲的是男女双修,也能修成正果。印度庙宇中最著名的就是卡修拉霍的《性庙》了,上面雕刻有上千种做爱的场景。

 只是中国到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急剧下降,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属玩物,在精神上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肉体上让女人裹小脚,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守寡殉夫的女人立贞洁牌坊,完全不把女人当人看。

 讲究完美是人的天性。追求探讨美好的性过程和琢磨研究如何把饭菜做得好吃是一样的道理。两者都是尊重生命,享受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追求。

 《金瓶梅》号称天下第一淫书,屡屡遭禁,可是手抄本儿却从来就没有断过。毛泽东不止一遍地看过《金瓶梅》,对该书赞许有加,称其为“红楼梦的祖宗”,建议党的高级干部和专业研究人员好好看一看。为此中宣部,中组部召集出版社专门刊印了一些。我看过几遍正宗原版的《金瓶梅》,并不觉着有什么,也没有因此去扒看女厕所,人们常把西门庆看作淫荡的代表人物。而看完《金瓶梅》,掩卷之时,你会觉着西门庆是个很重情重义的真丈夫,李瓶儿既非宠妾,又非正室,李瓶儿从病到死,西门庆的关切悲恸之情,让人不忍。及到死后多日,西门庆仍在梦中与之相会,惊醒之后的怅然若失有诗写到: 

玉宇微茫霜满襟,

疏窗淡月梦魂惊。

凄凉睡到无聊处,

恨杀寒鸡不肯鸣。

 如果西门庆仅是一个无心无肺的淫棍,何尝会有这份凄凉。

 

    家庭是现阶段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私有制的一种伴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制的最终消亡,家庭也会最终消亡。这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论断,也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人说“ 共产党,共产共妻”的来源。

         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契约,既然是契约,它就有一定的约束性,既然有约束性,它就是特定时期,不得不为的一种无奈,既然是无奈,它就是反人性的,是必然要加以消灭的。所以很多人把婚姻比作“围城”。 人的本性不分男女,内心里都是不安分的,越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是如此,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蒋经国,宋庆龄,蒋壁薇……,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家,如何做人为人,不能说不知道,可是在男女私情上都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这从某个侧面也验证了人的本性。人只有一次生命历程,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无法超越和改变,就是几万年后也是如此,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从自己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命价值,思想匮乏的人是从所处时代的环境来审视自己。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到今天,衡量人的规范一直是在变化的,就是中国的改革前后,人的观念变化也是完全不同的,同为人类,地球上不同的地域,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也是相差甚远。 所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一个自身认识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观念也是这样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发展过程。能够让自己超前享受到下个世纪的生活,为什么非要戴着上个世纪枷锁自己折磨自己呢?

         当然,人不能生活在空气中,身在当世,就要遵循当世的基本法则,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责任感的生物,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是本分,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家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必须为此做出牺牲,对此之外的东西,同样要给予尊重,生命是上苍的恩典,让它发出最大的光与热,这也是神圣的天职。

 我说上面这些话,并不表示对家庭,家人不尊重,只是从人的本性来阐述探讨问题。车尔尼雪夫的《怎么办》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虽然成书在两个多世纪前,对现在的人们仍然会有很多启迪。仅举书中的两个观点为例;

         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满的婚姻应该是一次以上的那次婚姻,因为在第一次婚姻中,你不知道婚姻是什么,婚姻会带给你什么,也不知道在婚姻中你自己应该怎样做。在你真正明白了婚姻的实质内涵,选取再一次婚姻时,你会清醒地知道,从婚姻中你想获取的是什么,在婚姻中你能给于的是什么。

        车尔尼雪夫看到,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由衷地去羡慕那些“成功人士”,顶膜礼拜那些扭转乾坤的“伟人”们,被那些舍弃自己甘愿奉献,甚至牺牲的人物所感动。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机遇”,却从来不去想自己也能,永远迈不出自己的第一步,其实认准方向,坚定地走下去,这个过程本身就十分快乐了,也无暇去羡慕他人,有的只是学习与交流。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相互平等的,只是所在的位置和从事的工种不同而已,所谓的伟人们,只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选取了自己喜好的工作而已。要学会和习惯“平视”,这样你才能自信和不自卑,不是伟人们有多高大,是你自己站的太低,有时甚至是自己站在坑里仰视别人。学会“平视” 是自我尊重的基本。

   人的一切行动,只要不是强迫的,他在从事这件事的过程中,心里面就会是快乐的,反之就是痛苦的。那些牺牲自己感动别人的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这样做,他要这样做,他也是为了自己的所思而为。在别人看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磨难或牺牲,当事人自己的心中却是一种快乐。《怎么办》读时要有耐心,细琢磨。

遮掩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腌臜,羞于谈性往往在于谈者内心的不干净。中国缺乏系统科学的性启蒙教育,再加上封建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们谈性色变,避而不谈以示纯洁。性在当下还谈不上“文化”,人们的观念中还是将“性”与“淫荡”划等号。这种现象是一种不正常,是对人类最最基本生存方式的扭曲。形成健康的性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制定完善的早期教育是当务之急。

在虚伪中奢求真诚

鲁迅文章里讲到有人生孩子道喜的事;最讲真话的人往往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现实生活中虚伪是一种润滑剂。有了虚伪人们会感到自在一些,对此大家心照不宣,真的有什么事谁也怪不到谁头上。如果你不虚伪什么事都实话实说,有了事大家就会怪罪你,说你是“乌鸦嘴”。

谦虚是一种公认的美德,其实也是一种虚伪。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请朋友来吃饭,为了好好招待朋友,会提早几天就开始忙活,可说是百分之二百的尽心尽力。 可是当着朋友的面,一桌丰盛的菜肴,会谦虚地说;“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而西方人则会说;“今天的饭菜是我尽最大努力,能够做到最好的了”。以此表示对朋友或客人的敬意。如果中国人请西方人吃饭,还是这样谦虚地说;“ 饭菜不好,只是一顿便饭”。西方人会有被轻视,被侮辱的感觉。你不尽心,何必请我们来呢。

 虚伪已经成了中国的一种文化,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大家有意无意地都在“虚伪”着。不虚伪的人会被看作没教养没礼貌不懂规矩。《孔融让梨》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被当作教育孩子的经典,一代代地出现在课本上。做为几岁的小孩子内心里是肯定喜欢大个的梨子,好看的梨子。从那么小的年龄,中国的教育就要求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赢取大人的表扬,体会到虚伪带来的虚荣。作为中国文化浸泡长大的人,一生都在虚伪,真的很可怜。 记得一次朋友请客,其中有几个人不认识,主家稍稍介绍了一番,大家就抄起筷子吃上了。席间,有个新朋友客气了几句。事后,有人就不满意地说,“该吃就吃,干嘛那么虚伪?” 生活中有几个放下虚伪的朋友,放浪形骸,不拘形式地小聚,委实是一种快乐。夹杂着一些客气,再好的饭局也会变成了应酬。

 什么是虚伪?查字典:虚伪:就是虚假。不真实。不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虚伪是人类后天在特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谁也没听过;“这孩子,还吃奶呢,就虚伪透了” 这样的话。襁褓里是没有虚伪的。虚伪也是人类独有的品质。没听说过狮子、大象、阿猫、阿狗之类的会虚伪。人们常说,撒谎要有胆子,奸诈要有脑子,虚伪要有面子。中国人活着很大成分就是为了一个“面子”。若是赤裸裸地展现自己不罩上一件虚假的外衣会被很多人看不起,或者被说成不要脸不知羞耻。想起何迟的一个故事;讲一个穷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为了表示自不但有的吃还吃得好。门背后吊着一块肥油,一辫大蒜,每天出门前用肥油擦一下嘴唇,咬一口大蒜;然后打着饱嗝到朋友圈里转转。别人一问;“吃了吗?”,穷酸立刻胡撸着肚子,喷着大蒜味儿说道;“没得吃,又是吃的猪肉饺子”。

明明在家里可以狼吞虎咽地吃一大碗肥肉,在外面也要故作姿态地说喜欢吃素。出门带着两种烟,高档的是给人递烟用的,低档的是厕所里自己抽的;女性的慕虚荣讲面子比男人更甚。就是找男友也是为了拿得出手做给人看的。婚姻中的家庭明明在家里已到不说话的地步,在外人面前还要装得很亲密,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这种虚伪。为了一个面子,可以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糟蹋掉。中国人的虚伪可说是到了自灭人性的地步。在一个虚伪的社会,过于真诚会很难生存;但在可能的范围,拥有一个相对真诚的氛围,人生为此会过得愉快些。在虚伪中寻觅真诚,尽管奢求,但不是不可为。

 

 

 

《最蠢的一句话——你是最棒的!》

你是最棒的!”这句话到处都能听到,这句话原本出自一则国外小故事,说这句话有背景有场合有原因,最重要的是这句话有指定的受听对象。现在引到中国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口头禅。无论什么情况什么场合,动不动就来一句,似乎这样一说您的子女就真的能成才了。如果孩子听信了这句话,他目前这样就是最棒的了,不在思进取,岂不是耽误了孩子一生吗?“因材施教 ”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对孩子讲的每句话也是要有针对性的。一句“你是最棒的”可以教育全天下的孩子,那真是化腐朽为神奇了。看到这句被捧为金典的名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仿效,真担心所有孩子都成了最棒的,那没有参照物的最棒不还是平庸吗?经常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知道孩子心中的困惑,有的放矢地说句话远比这句”金典“要金典的多。

到处听到这句话,心想这帮家长怎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负责呢?儿少期正是形成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时期,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次对外界的评判都会影响到孩子,包括在家与孩子看电视那些有心无心的话都会影响到孩子。12岁之前的孩子会特别叫死理,你第一次告诉他如何去做某件事的印记是终生的,也是很难更改的。记得一次与老外聊天,对方问我“你们大学有家政系吗?”据我当时的了解是没有的,便如实告知。对方听了很是诧异,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中国的妈妈们看过育儿常识的很多,但认真学过儿童心理学的不多。其实孩子们在其成长期,应当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非只是养的白白胖胖的就是好父母。

《杯中物语》

*   乡野中无序中的有序,杂乱显现的自然是我从心底喜欢的那种环境。对人也是如此,喜欢素面朝天,清爽干净的女人,总觉着不化妆的女人要比常化妆的女人自信知性;对男人,很是看不惯那些彬彬尔雅,礼数周到,故作姿态的男人,总觉着太重周边和自身形象的男人胸襟太窄,缺少气度,更喜欢和粗放型的男人打交道。说来说去,无论男女,喜欢不拘小节,自信有独立见解的人。

*   看破红尘”是很多人努力后不得意所找的一句自我安慰话。看破也即勘破,要想真正勘破先要有经历,也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要有一个从头到尾的过程,要经历过大喜大悲,尝试过自己所求的最高点,也跌到过人生深谷的最底端,有过此等经历,在理智比较之后的醒悟才算得是勘破。未经认真努力的人生就选择退而避世,假托看破红尘,这只是一种懦弱和懒惰,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

*  都市生活让人变得琐碎慵懒,头脑整天乱哄哄的没有思考,被动多于主动,每天都有被夹持胁裹的感觉,出门不出门都有种莫名的烦躁。回老家几天,似乎那里才是我喜欢的地方,关起院门看着洒满一地的月光,听着远近时而传来的狗叫声,实实在在的存在感,真真切切的在生活,有思有念,有情有怀,我思故我在。静夜里推窗望去,目力所及都是人造的各种堆砌,表现的都是他人的所思所想与己无关,现代都市的landscape千篇一律,走到哪儿都差不多毫无美感可言。囚在蜂巢般的楼里的人们时常相见却从不交流,城市虽大人口众多,在情感上却是一座死城,整日匆匆忙忙没有自我思索没有相互交流的人群再多也是浊流,混在其中自然会浑浑噩噩失掉自我。厌倦了都市窗外的世界,很想宅在一处清净的地方,一处月压西墙仍可拥被畅读的居所,一个日上三竿仍可梦游懒床的去处。

*   “乌鸦落在猪身上,看见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这是一句常被引用的歇后语,可见黑色的猪在中国是多么普遍。去菜市买肉看到特制的广告牌“长白山黑猪肉”,猛然想起现在的猪都已经洋化,市场上所见的猪肉都来自白皮猪,黑皮猪几乎绝迹,有个黑猪肉上市都成了稀罕,再看价格是白皮猪肉的四倍,这样的价差居然生意很好,足见“物以稀为贵”确实是真理。对于吃货来说见到久违的东西自然是不能放过,纵然是砸锅卖铁也要吃上这一口。几番折腾最后吃到嘴里,那叫一个香,果然是小时候吃的肉味儿。洋化这么多年终归是抖落不掉满身的土渣,再白净的洋猪也抵不过这土黑的本地猪香。真的不愿看到那句老话变成“ 乌鸦落在猪身上,看到别人白以为自己也白”。

*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是刚刚看到的唐寅病困潦倒命悬生死时所做的一首诗。诗意所述与我所说的阴阳无界极其相似,参透生死,人在世间也就没什么可累的了,也用不着什么出家信教凭借外力来平衡自己的内心了。写下阴阳无界几个字后,也曾在网上查找过,竟然有很多人先于我用了这个字,可见感悟生死的人很多很多,悟出此理的人也是很多很多,今看到唐寅也有此悟,古人今人,本人他人,人众思异却同归一理,不说此理唯一,也该是多少一派吧。阴阳派神气在两地飘荡,无惧生死,身在心飞,不为杂事所累,轻看世人眉眼,活脱脱一个肉身与灵魂上的自我或分或合,出入随意,一身两命有阴有阳,俗也是己,雅也是己,自是一番世界,自有一块天地。

*    每天早晨出门第一件事干什么?扔垃圾!每次提着沉甸甸的一兜垃圾去扔,总会闪过一丝感慨。你说这一天到晚忙的是什么?总不能终极目的就为的是这兜垃圾吧。可想来想去,工作的目的挣钱,挣钱的目的糊口,糊口的目的有劲去工作。挣的钱买来糊口的食物,食物做好产生了这兜垃圾,垃圾无用只能扔掉,食后的垃圾冲掉,钱=垃圾=废物,最后扔掉。受苦受累最后两手空空,食物之外的物件终极还是无用等同垃圾。以此推理,人活一生为了什么呢?为了垃圾!长寿也好,美满也好,说来说去躲不过每天提在手里的垃圾,最终人也是垃圾臭块地方。人生=垃圾,每每想到此,自觉高大的很,绝对哲学家的头脑,一兜垃圾悟透人生,远超苏格拉底等辈的弯弯绕。

*    铁云先生有言:一蚁之饥,犹己饥之。一蝶之寒,犹己寒之。读来铿锵有声颇具抱负,检索出处得自太古学派;一夫之饥,犹己饥之,一夫之寒,犹己寒之。再做细查《孟子·离娄下》中提到: 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自古天下文章一大抄,后进套用前贤精妙之句拿来己用,只要运用得当自会令己写文章增辉。然抄有抄路,写有写规,若是整段的拿来楞充自己的,那真是“门槛里头撅光腚——不要脸到家了”。文坛网站规定超过总字数20%的整抄就算抄袭不予录用;科学论文但凡引用都要注明出处,即便有一处遗漏都难通过。网上看文见到不错的进来看看,深佩主人的文采,一看再看,看到似曾相识的,以为遇到了真人,再加细看文章竟全是拼凑抄来的,只是换了题头,立时如蝇在喉,胃感不适,虚伪虚荣竟然到了招摇撞骗的地步,拿人东西脸都不红。以文会友本无高下,只在一个真字。

《公干》

曾在科技口工作过几年,主要在国际合作局负责国内的基础科研项目与海外的同领域项目的合作与交流,对评审后提交的项目做最后审批和跟踪。90年代初,能够出国走走还是件令人眼热的事,合作局的工作内容就包括出国考察,每年至少四五次,每次考察三四个国家。所看的都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项目,能够看到对撞机当场演示的人没几个;在近乎0分贝的静室内体验是什么滋味儿常人是绝难想象的;沙漠中一眼望不到边的太阳能聚光阵,高倍电子镜下的病毒形态,......,

审批项目,越是有问题的越是有背景,曾经遇到一个关乎北极考察的申报,看资料明明是个类似夏令营的活动,却说成是科考,坚决不与通过拒绝签字,有人托话来也不买账,上级得罪不起申报人的背景,将项目变通后由其它部门批准了。口号都是喊给普通百姓听的,公正从来都不是平的。特别是一些自以为丈夫是多大人物的太太们,直接打电话给你,一嘴一个;小X呀,小X呀,你最近想去哪里呀,想不想去.....。居高临下的强调听着让人恶心,语气就像哄孩子。对这类太太们从来都是公事公办,没有好脸色,由此得罪了不少有人认为的粗腿,由于这些太太们的多嘴,连带鄙视那些所谓的人物。岗位不错,但环境恶劣,许多类似的原因让我辞职,心情不愉快,又不愿随流,只有自己走开。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心。

《李白下舟还是乘舟》

人生多离别,想起诗仙那首诗:李白下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为了检验记得是否准确,网上查看此诗,不知怎的所用的都是“李白乘舟将欲行”,一个“下”一个“乘”,意境大有差别,记忆中绝对用的是“下”,下舟是刚刚迈腿进到船里人未站稳,尚未就坐,此时的状态正对下句的“忽闻”二字,人刚刚下舟是背对河岸的,歌声骤起惊觉回头,看到汪伦一脚上下踏拍,眼视自己深情吟唱的样子,感从心来留下此诗。若是用乘舟就没有这些动态感,李白安安稳稳做好了面朝汪伦,汪伦见状脚下起拍开始吟唱,场景呆板死气,绝没有下舟来得生动。想来一代诗仙的李白绝不会选用“乘”字,失了自己的灵气。一首好诗,字本就不多,定要好好斟酌,月下老和尚的“推敲”二字就是范例。李白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间的离别之情,虽有些矫情,却也是人之所望,谁人不想有个情深深过千尺潭水的 知己朋友呢。

网上查证,都是“乘舟”,这个没错。,可记忆里顽固的就是“下舟”非“乘舟,记忆中看的那个版本还有插图,是墨线勾勒的白描,李白弯腰曲背一手扶在船帮上仰头看着岸上的汪伦,若是乘舟应是坐稳坐好才对。下与乘两相比较还是感觉用“下舟”更好。唐诗流传至今千多年,必定会经过多次刊刻多次校正,后人痕迹在所难免,能做更改的人绝不会放弃显示自己“聪明”的机会;就像现在教科书上度量衡的更改,将沿用千年的“斤两”更改为多少多少“克”,90后根本没有斤两的感念,丈尺寸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谁能说得清“千钧一发”的千钧折合成克重是多少克呢。更改古诗的人俗了自己俗了古诗,提议更改教科书的这帮家伙更是鼠无寸光的文化败类。

 

《距离产生美新解》

“距离产生美”这话一点不假。人生最近的人莫过于夫妻,真夫妻没有不吵架的,之所以用真这个字,就在于领了证过了一辈子未必就是真夫妻。那些说一辈子没红过脸过日子的人,只是找了个伴儿,相互陪伴而已。多数婚姻只是一种契约,一种互补与交换,少了情感的夫妻谈不上是真夫妻。有位女性朋友直斥结婚证是给强奸罩上了合法的外衣,结婚仅一年坚决的离了婚。距离产生美,美在距离两个字,这个距离可以是两地相隔的距离,可以是半知半解的距离,亦可是情感交流深浅的距离;相隔远了相互看不清,交流不透彻,情感半隐半露,由于距离产生的模糊,自我猜测想象的成分多,各自还在展示和掩饰,于此美好自然多于不好。雾里看花,隔墙听音,人的本能自会择优去劣,自欺自娱。有位同学毕业不久就结了婚,再聚时一肚子牢骚:在学校一个床铺一副碗筷过得挺好,怎么他妈的两个人床铺并一块生出这么多事。学校一人单过可勤可懒,碗筷刷与不刷悉听尊便,晚上和哥们儿聊天可以不看时间;婚后一切琐事扑面而来,再加上有了那个证件的约束,双方真面目尽数全露,没了距离的遮盖自会生出许多落差。台湾李傲与台湾第一美女结婚数月即告离婚,给出的理由竟是女方便秘时的样子实在太丑。如此短寿和离婚理由能说他们在一起的关系是夫妻吗。网上交友似是同理,保持一定距离彼此客气关系可以长久,走得近了,就有个远近亲疏的问题,一方疏忽另一方会感到被冷落,暗中生气对方不知就会产生恶感,恶眼看人就会越看越别扭,就此生疏成了路人。人人推崇自然,各个口说随意,其实大可不必当真,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可自然才可随意,在乎别人是自己的事,被人在乎与己无关。“距离产生美”是说给不自信的人听的,那种美要不要两可。真夫妻打破了头绝不会伤筋动骨,日子照样和和美美。真朋友相互揭短,越揭走得越近。(呵呵..... 又是一通昏话)

 

《路本没有对错》

 

到陌生的地方遇到这样的岔路口,放谁也会犹豫一下,其实只要把握住方向不转向,任走就是了,条条大路通罗马,逐路同归,套用鲁迅那句话:“世间本无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没路都能走出来,更何况眼前只是岔道而已。现实的路与人生的路无所谓正路歧路,关键是方向,所谓的歧路有时候反倒更加精彩更加有味,否则也不会出来这样的句子: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走常人没有走过的路,赏别人未曾看过的风景。千山有路我不寻,独辟蹊径踏云端。

 曾经看到一句话,大意就是:人生的路没有对错,只有你不断的努力来使你当初的选择变成对的。

 

很多事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便是脱靶而飞扎到哪儿算哪儿也要努力自己创造环境争取最好,否则只是悔恨埋怨于事无补反倒闹得自己天天不愉快,主动与被动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人生本就苦短,最怕的就是自己对自己没信心,听天由命的过日子。

《天下贪人一个相》

俗活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套用过来:天下贪人一个相。内心贪婪的人久而挂相,满脸透着的都是极其低俗的欲念,阴险狡黠,小人得志,松垮垮的一脸赘肉,张嘴呼出的气都是浑浊的。今天去土地规划局办事,一个主事的小头头跑前跑后十分卖力,原因是工程部的一位部门经理打了招呼,这件事先要经过工程部的手,经手时那位经理明着就张口要钱,地方的潜规则,不给的话拖你一年也有可能,入乡随俗,明知歪风也只能屈从,成了被动的贿赂者。拿人钱财替人办事,世界各地一个样,那位经理由此和这位叫Jimmy的打了招呼。基本手续办完,这位Jimmy悄悄地告诉我大后天就开审批会,错过了要等两个月以后,我的文件还差一封地方政府的批准函,若需要的话他有个朋友可先打个招呼。有点儿权就要横刀榨一把,是个窗口就要刁难人,这和国内一个样,想起国内那些人摸狗样的家伙们,看着Jimmy皮笑肉不笑的狡黠样子,真恨不得一拳挥过去。冲动过后,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他若打个电话给他的朋友告诉拖一拖,这一拖就是两个月实在是担不起。中国老话说:阎王好斗,小鬼难缠。拍就怕这些跑腿的办具体事的小鬼儿们。心里发怒说出的话却是:中午有空吗?一起吃个饭。要是请朋友吃饭会主动介绍一些好吃的菜,这类的应酬,菜单拿给他让他自己看吧。看他满脸茫然地看来看去不知所措,愈加起劲地说随便点什么都可以不要看价钱。慌乱半天他也不知点什么好,我把旁边的工作餐单拿给他,他一看这个简单,连连点头就是这个了,要了一份蔬菜大虾米饭了事。吃人的嘴短,过后Jimmy连连说谢谢,给了我那个人的联系电话,打过去一提Jimmy果然灵通,约好了明天早上九点见面。老话讲人穷志短,为了一顿饭可以不要人格,不发达国家的普遍贪腐,不管制度如何,都是生在一个穷根上。

《人的眼界高了,心性自然会高》

再看《老残游记》感觉大有不同。游记补篇第五回;俏逸云除欲除尽,德慧生救人救彻。这一回里面尼姑逸云的一段话超凡脱俗很有见地。人的眼界高了,心性自然会高,心性高了自然难被眼前的琐事俗念所干扰,人豁达了也就不以俗为俗,身心可以两用,用逸云自己的话讲:“我把自己分做两个人;一个叫做住世的逸云,凡我应做的事都做;又一个我呢,叫做出世的逸云,闲暇时就去同那儒释道三教的圣人玩耍。人间英雄推到三教的圣人,这世间就没我中意的人了,既没有我中意的,反过来又变做没有我不中意的人。”悟性到此应了《金刚经》的:无人相,无我相。老残借尼姑逸云说出的话应该是他本人对人世的参悟,书中原文一层层剥开,由浅入深,值得一看。

《事后大明白》

有人说:做人要做到“知足知止”由此才能日日常乐,事事遂心。见后禀性难移,又是一番杂论邪说,白的也要说成黑的。由此生出下面一论:有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说明人鲜有自知之明。知足知止,首要前提是先要有“知”。智者言:实践出真知。脱离实践的真知灼见是没有的。知之而后明,先知先觉的人只是书上说的。所以人要做到“知足知止”,一个是头撞南墙,碰得头破血流,知难而退的“知”,一个是遍尝五味后,无鲜再尝,知其不过如此的“知”。“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话,只有“曾经”了,经过了,达到极点后向下看,万物皆俗,诸事无趣,如此才能做到无欲无念,人身无欲念,自然百邪不侵,就此“知足知止”,游乐于内心的恬淡,静逸于自然的天地。未曾经历者,仅凭一句规劝,是绝难做到知足知止。人都是事后大明白,否则就不会有“后悔莫及”这几个字了。

《十个不胜其堵》

金圣叹的三十三个不亦快哉很多人有模仿,说自己快哉不会得罪人,仅是一乐。若是说自己不胜其堵,必然会涉及某些有此习惯或癖好的人众,也必会有人自动对号,若此必招人骂;“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什么德行。”当然说说无关任何人痛痒的天气环境,不但不会招人骂,或许还会引起共鸣。不过本人很信一句街头巷语:“不挨骂长不大”。想来想去不胜其堵的事都和人有关。 1)乘地铁好不容易有个坐儿,旁边的一位拿出指甲刀来,旁若无人地开始剪指甲,剪下的指甲噼啪乱蹦,只得站起来另寻别处,不胜其堵。 2)坐飞机,旁边一位佳人,心中窃喜,盘算着怎样和佳人搭腔解闷,广播响起提醒乘客关掉手机和一切电子设备,飞机徐徐升起,佳人却掏出手机给亲爱的发微信,小声提醒,佳人白眼一翻继续微信,小声变成了怒言:真他妈的无聊!不胜其堵。 3)车牌限号,改坐公交出行,车上人多,你挤我晃,有位大爷坐着还嫌不够舒服,二郎腿一翘鞋底上翻,把公交当他们家了。不胜其堵。 4)家有来客,进屋带着习惯,将随身带的钥匙手袋劈哧啪嚓扔在餐桌上,挪开擦也不是,不擦又如何吃饭。不胜其堵。 5)公事应酬,无奈上桌,吃饭就是吃饭,来个多事的,起身说些套话,逐一给各位敬酒。走到身边来个先干为敬,一仰脖喝下一杯,底朝天拿着杯子让大家瞧。无心陪此类向头头献媚,一阵尴尬,“您随意,您随意。”不胜其堵。 6)排队等公交车,暑天太阳当顶汗水肆流,队伍长长一溜,好不容易快到前面,来了一位花枝招展,话也不说在你旁边一站,好像冲着她的脸蛋你就该给她加塞儿才是,同样不言不语,及到车门伸出胳膊一挡等到后面人挤上来,抽身上车,看着花枝招展在车下恶相怒骂,虽有快意却也是不胜其堵。 7)办公电脑也是个人专用,虽无什么秘密,临时外出回来有人正在你电脑上鬼鬼祟祟,抬头见面尽是尴尬。不胜其堵。 8)半熟不熟的人一起吃饭,临到买单,非要挣个你死我活,俗不可耐,若买你买,觉不领情。不胜其堵。 9)有人托你办事,笑颜满脸,恭恭敬敬,一旦不成,顿时满脸挂霜,形同路人。心中暗庆,多亏没成,被人算计利用。不胜其堵。10)都说“礼多人不怪”,就怕那些放下东西就走的人,虽说好意,但欠人情面必要偿还,来来往往,不见情深,只添烦恼。不胜其堵。

 

《散记四则》

*  周六本该休息,却要全天加班,好在早起天是阴沉沉的,虽说不怕日晒,但一身汗水黏黏糊糊的毕竟不太舒服。若是大雨滂沱则更加痛快。记得有个电影叫《Singing in the rain》,不用看片单看名字就够浪漫的了。想来“Working in the rain" 也是不错的吧,少了些柔美,但多了些豪迈。有雨有风,有雪有霜,是大自然在给你增添情趣,不知为何许多人却唯恐避之不及。谈到浪漫很多人拿雨中共用一把伞说事,其实这种小资调的卿卿我我,哪如两个人浇成落汤鸡的样子,光着脚丫提着鞋,相互指着对方的丑样哈哈大笑来得痛快。

 

*    今日加班出来有些晚,操场上竟然一个人没有,问保安,保安说人家都练完走了,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来的有点晚。偌大的操场照明不开,仅在远处有几只街灯闪着萤光。好在今晚的月色十二分的好,渲染得天地之间如纱如幔,红色的跑道,绿色的球场,平时灰冷冷的看台也显得有些柔美。满天的薄云被月光辉映得五颜六色,十六的月亮膨胀得有平时两个大,玉兔,桂树清晰可见,望穿双眼却不见嫦娥;人走月移,月飘人动,彩云绕月,月在云中,随风吹来那首人皆详熟的《彩云追月》,丝弦琴钹,笛箫瑟阮,踏着曲牌的音律,一步一行,一行一顿,长空且舞舞银光,大地作和和梵音;世间无我,我在天,天上无我,我在地,此时,彼时,他时,今宵,今夜,今晚;身边无酒多寂寞,有酒不让李太仙,举杯邀月彩云过,对影不在人孤单,无月无影亦无人,魂在神在心自安。一曲终了,人醒如初,前不见人领,后不见人追,还是自己独自跑吧。

 

*   网上看新闻,评论栏里有句话让人想起带团出访时的趣事:人们聊天,有位说:“美元的含金量比较高。”,另一位听到了,赶紧掏出一张美元对着光线照,想看看里面的金子有多少,看完还认真肯定地说:“是比较高。”。这位脑子里美元含金量高,是纸币里真的多搁了点黄金。一次吃早餐,有位想吃煎蛋,煎蛋师傅问:“要糖心的,还是实心的?”这位答道:“要糖心的。”,吃的时候连连赞许:“这蛋还真有点甜,好吃。”,想当然想的有点过,糖心指的是形态,和味道一点关系没有。知识有多有少,就是无知也不可耻;就怕什么都大明白,不懂装懂,还要在人前卖弄,楞充大铆钉,想显得高人一等。虚荣骗人害己,往往成了别人的笑柄自己还不知道。说别人,自己屎壳郎的时候也不少。(歇后语:屎壳郎趴在铁道上,楞充大铆钉。)

*    前天做Salad剩下半颗洋白菜,今天拿在手里不知做什么好,一眼看到橱柜上的半瓶西红柿酱,“波兰红菜汤”,马上想到了这道汤菜;馋瘾上来,食材不对也要吃,没有牛肉用香肠替,没有土豆换芋头,胡萝卜洋葱柿子椒,黄油姜片新鲜奶,基本东西都在。打开火化开黄油,把各类菜蔬煸炒一遍,同时放盐入味,炒至略微变色放一边待用;再化黄油,放入洋葱碎末炒香,倒进西红柿酱小火慢炒直至闻不出生味儿;将其它炒过的菜蔬与西红柿酱一起再炒,酱炒均匀后加入热水,熟牛肉(香肠,泥肠,火腿…..)和姜片,滚开后小火慢煨,十几分钟后加红酒,滚几滚后加鲜奶,略等片刻关火待食,只用盐和糖调味,酸味不够可用白醋调,切记不可用酱油酱料。食用时佐以烤干的主食面包片即可。北京现在虽有多家餐厅供应“红菜汤”“罗宋汤”,但还是莫斯科餐厅和新桥饭店的“波兰红菜汤”味正。莫斯科餐厅在北京动物园东侧,新侨饭店在崇文门十字路口西北角,若是这两家选一,当然还是去莫斯科餐厅为好,就餐环境莫斯科餐厅要好得多,在这里是享受,在新桥是吃饭。

《血糜血》

一次做出国体检,抽完静脉血,继续做下面各项。快检查完时,听到一位护士叫我的名字,举了举手表示听到了。那位护士走过来,还没站稳就急急的和我说;“你的血不合格,你看,你看。”护士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玻璃试管递到我眼前。我一看试管里面的血,血清部分浑浊不清,着实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呢,别不是真得了什么大病吧。护士看我有些紧张,开口告我:“这叫血糜血,化验不能用,两周后再来抽一次血。”听护士这样说,更加困惑,问道:“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以前检查从没遇到过。”护士见说,眼睛猛然一亮,一根手指敲了几下自己的脑袋,然后把手指点在嘴唇上,开口神秘兮兮的问我:“说,你昨天是不是吃什么好吃的了?”,我一想头天晚上吃了一根野海参,不知算不算好吃的。告诉护士,护士眼睛乐开了花,像中了彩票似的兴奋:“我说嘛,准是吃了什么好的,海参就够了,还是什么野的,那不就更厉害啦。”。解除疑惑,心情放松下来,又知道了野海参有这么厉害,意外加收获,真是不错。吃过巴新真正的野海参,再吃大连青岛的梅花参,绝不是可比的。野海参不管煮多久,也不会松散化开,入口弹劲儿十足,咬起来筋道有味;人工海养的梅花参稍微过火嚼起来就软塌塌的,自身没什么味道,全靠炒制的酱汁来提味儿。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确实如此,吃过好的就不愿吃次的,吃了次的就不想吃孬的,吃过孬的就不想吃赖的,....... 总之人是一边往上走,一边给自己后面撤梯子,只上不下,走到顶也就寡然了,淡定了,天天野海参也不会再有血糜血了。呵呵.......

《贵在坚持》

俗话说“贵在坚持”,之所以“贵”,就在于坚持一件事很难,很少有人能把这件事做完做到底。凡是需要坚持去做的事通常都是心里不愿意或心里犯怵的事,同时又是主观上认为必须要做的事。主观上的必须与心里的不情愿和犯怵如此形成一个矛盾体。能否坚持,也就是说这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谁更强大,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坚持靠什么?靠毅力;毅力是什么?毅力就是凭借主观意识强迫自己行为的能力。凡是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人通常总会为自己的未能坚持找借口找理由,同时又羡慕佩服别人的坚持和毅力,从未想过去培养自己的毅力,好像别人的毅力是天赐的。毅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刻意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来实现。记得少时恨自己没有毅力,干任何事不能善始善终,总是虎头蛇尾。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就去选最不喜欢的事去做。当时最不爱听的就是京戏,到处都在放总是那么几个,尤其不喜欢京胡那尖利刺耳的声音,觉着比噪音还噪音。最不喜欢也是最好的培养毅力的手段,决心下定,周边四邻造了殃,天天杀猪声起,一拉竟拉了四年,从扰民到聚民,一天不拉总让四邻喜欢唱两嗓的戏迷责怨。四年走过,增强了自信,喜欢上京剧,还会了一手自娱自乐的技能,可谓是一举数得。这段拉京胡的经历让我在其后的路途上获益匪浅。在这里每天写作业,也算是一写五年吧,有人说我喜欢写作,有人以为我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写,其实人生的最大乐趣是自己战胜自己,我是在享受那些不愿写懒得写的时日终究又去写了所带给我的快乐。人生没有自己的目标是空耗生命,有了目标时时去盯着那是妄想,做人要想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就要体验一下战胜自己的那种滋味儿。在这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在每天极度无聊的工作中,我为自己规划了这样一个写作业的项目,其中有懈怠,有勤奋,有放弃,有坚持,繁花似锦,五味杂陈,回首再看这些文字,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人生的色彩只有自己找地方去涂抹,人生的滋味儿只有遍尝五味才知道那种最对胃口。五年走过,看似孤独,谁知这一番作业是我最忠实的伙伴,有了他的伴随,审视了自己,娱乐了好友,留下一堆杂七杂八待年老时可以打扫光阴的东西。

《雨中半日闲》

雨天里想着劳工们也不会上现场,与其在屋里闷着还是到劳工点看看,聊聊天侃侃山,或许还能下几盘棋。接连的雨让气温已经降得很低,车窗的玻璃蒙上一层薄薄雾气,大雨中无法打开车窗透气,只好把空调调到除霜档,雨中行走的人寥寥无几,公路上的车也不是很多,四周显得异常的安静,一路泥泞颠簸来到一处劳工点。

不到11点,几个劳工已经摆开架势喝上了闷酒,见我到来,慌忙起身给我让了一个坐位,让座儿的只能站在一边端着碗吃了。和这些劳工相交甚笃,我也是毫不客气,当仁不让。一瓶酒已经分到各自的杯子和饭碗里,再找杯子也没有了。看我面前无酒,一位劳工把自己正在喝的残酒“砰”地一声墩在我面前;“喝这个!” 中国白酒在这里是十分珍贵的,能把分到手里的酒让出来是需要很大决心的。平时宁愿渴着也不会用别人的水杯,这位劳工喝过的残酒,我喝起来竟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边喝边聊边吃,食堂打来的两个小菜,各自不一的简陋碗筷,与这些弟兄们在一起,吃什么都觉着很对胃口。若真的有什么前世,自己的前世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自来的那种熟悉,自有的一份亲切,找不出理由为什么。

一个简陋狭窄的集装箱里面挤了六个铺位,没有窗户,没有亮光,大白天黑洞洞的像在窑里。厨房也是设在集装箱里,一荤一素一饭天天的伙食,除去逢年过节几天的改善,常年如此,吃鸡吃到想吐,难得更换其他肉类,因伙食有标准,鸡肉最便宜。厨师是位十分老实木讷的人,每次过来,这位师傅总会找到一副碗筷洗了又洗甩甩干再递到我手里;送回碗筷时,他总抢着要刷,我则坚持自己刷,又不是没长手。每当这样,这位师傅总是有些局促不安地站在一边,像是犯了什么大错,说诚惶诚恐都不为过,看一会儿,有时他会一把抢过来刷,边急急忙忙地刷,嘴里总是会说;干这个我习惯了,习惯了。最辛劳的人,内心也是最自卑的人,相貌堂堂,三十几岁一条汉子,表现得这样唯唯诺诺,或许惶恐的仅是那手中捧起的饭碗!写到这儿又想诅咒,但诅咒谁,诅咒什么呢?

不知什么时候两条狗,母亲和儿子,悄悄地溜了进来,捡拾掉在地下的鸡骨头。看我举起手机对着它,小狗崽好奇地瞪着眼睛看手机。

喝过酒,看着外面阴霾的天空绵延的细雨,这些汉子们开始想家了,想家中的孩子,想家中的老婆,想念年迈的父母。都说出国了,开眼了,去挣大钱了,带回去的照片都是西服领带一脸灿烂,背景也是令人羡慕的风光和现代都市。在家盼望亲人回家的妻子家人,有谁能知道这些汉子们在外吃的是什么苦受的是什么罪,两年一归的内心苦闷是如何打碎牙往肚里咽。不多的两盘菜,盛在碗里饭,谁也无心多吃一口。

《无根由的评说》

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仅是从各种评论和摘抄上有些了解。对不了解的事物进行评说,是种不道德的行为,看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又总觉着有几句话想说,道德与否还是随它去吧,总比让自己憋着要好。
    不谈政治,单就文学成就上讲,这代人的作品似乎出不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巨作,时代使然,平庸的时代只能出平庸的作家。诺贝尔奖的政治倾向性和种族歧视性早已尽人皆知,不带偏见的公平从来就是没有的。莫言重笔墨染下的那些小人物,被评委们认作是中国人本性的真实。

    对比莫言与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写的是魂,一个写的是形;一个是痛心疾首的警醒,一个是白描加上重彩的叙述。伟大与平庸,除了文字的功底,更在文章自身的立意,掩卷之后让人思考文章之外的书是精神上的营养;看过之后只是陷入情节描述的回顾,这样的书只是解一时之需的充填。不管如何,相信莫言写的是一些真实,恭喜莫言,领到一笔奖金,在全世界收取版权费,是在做实实在在的贡献。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母亲在姐姐家住将近两年了,这次回来单独和母亲在姐姐家住了些时日,从平日母亲的习惯可以看出姐夫对母亲的关爱。此时正是吃瓜的季节,买了几个青酥瓜给母亲,洗净后给母亲,母亲拿来一咬问道;这瓜你没削皮吧? 原来姐夫拿给母亲的水果都是去掉皮的,从来没让母亲吃过这样的瓜。 晚上睡觉,母亲告诉我阳台的窗户怎样开怎样关,留哪个窗口不会吹夜风,这些都是姐夫每晚要细细检查的;母亲现在有些小便失禁,屋里有个坐便器,每天一有了尿液姐夫看到就会端走倒掉细细的把便器刷洗干净;姐夫除了服侍母亲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晚为母亲量血压;这次母亲突发高血压,我给母亲服了药,母亲对我说每次血压不正常,除了服药,姐夫还会给她按摩几个穴位帮助缓解不适感。天气好时,姐夫和姐姐会推母亲下楼乘凉和同龄人说说话。姐夫的母亲在他高中时瘫痪,哥哥姐姐们都已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姐夫一人承担起全部照顾他母亲的责任,这一做二十三年,因有老人的拖累耽误了他的个人问题,直到遇到姐姐。如今姐夫每天接续伺候老人,只不过换了一个母亲。姐夫就读师大附中,学习成绩相当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曾经通过总政文工团的专业考试,这样的一个人甘愿放弃自我为他人作牺牲,我只有感激和钦佩。老话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看了姐夫家编撰的家书和照片,我理解了这句话,明白了姐夫为什么做得这样好,这样心甘情愿。

《一脚踢飞个癞蛤蟆》

今天去体育场跑步,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场地的照明不是很好,仅在四个角落有四只普通的路灯照明,显得影影绰绰,昏暗不清,甚至有些怪异。跑了几圈仅剩的几个其他人也走了,场地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天热又闷,浑身上下水涝的一样。圈数跑够了,稍微休息去到器械架前准备做些肢体活动。器械架不远处有个不大的小水塘,不知怎的今天器械架前爬满了癞蛤蟆。看着一只只肥大笨拙的癞蛤蟆在那里爬来爬去,顿生一种厌恶,有种想上去踩死它们的冲动。爱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爱就是爱。恨一个人必须要有一个十分具体的理由,若是去恨与你毫无干系的两栖生物必须要有一个更充足的理由。
    有踩死脚下这些蛤蟆的冲动或许和现实中的一个人有关吧,爱一个人可以爱屋及乌,恨一个人也就当然可以恨人及蟾了。所恨的这个人若是今天死了算他福气大,如若不死留待来日遭人清算,不但那张老脸没处放,眼睁睁挣来的各种名分钱财现在眼前化水,也会让这类既当*****又立牌坊的人气得心梗一噎背过气去。 写到这里也不知是恨人及蟾,还是恨蟾及人了,总之现在眼前的是只癞蛤蟆,踩着恶心,一脚踢飞它。

 

《好人难当》

周日准备去超市买点东西,行车至一个下坡岔路的丁字路口,正在减速准备上坡,一辆下坡的小吉普直直的就撞过来。我看事发突然,往前窜了一下,终归对方车速有点快还是被撞了一下,要不是窜了这一下刚好撞到我驾车的车门,这边是右舵驾驶,也就是我驾车的车位。 顺道拐过来,双方都下了车,对方是个女的,看样子像菲律宾人,也是一人开车。两人话没说几句,围上来十几个当地土著看热闹。正逢周日来往车辆不多,左右也没什么人,我感到有些危险,主要是担心对方,就赶紧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她,让她开车赶紧走,有什么事周一再说。 她开车一溜烟似的走了,我和周围的土著开了几句笑话,上车接着走我的路。

因为开的都是公司的车,上面有标识,她的公司很大也很好找 。现在公司的车都有GPS定位和跟踪监控,我到车控室把我的行车路线图和数据打印了一份带上,找到她公司的车管部门。正好部门的经理在,我说明情况,让他看了我带来的图表。这位经理打电话把那个菲律宾女人叫过来,问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也带了一张图,不过是手绘的,一边把图递给她部门的经理,一面说当天早晨她的朋友帮她到出事地点还原了一下昨天的事故过程,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了这张图。她的经理看完把图递给我,看我如何解释。我一看图,丁字路口变成了一个大转盘,上面标明我是怎样走的,她是怎样走的,按照图上的描述情况,我是百分百的责任。我看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时还没明白过来,抬起头让她想想出事地点不是转盘,是个丁字路口。没想到她一口咬定情况就是这样,她所说的都是事实。她这种坚定的表态一下让我反应过来,出事时只有我们两个,说成什么样都是死无对证。我是在主路行车,她从岔路窜出来,岔路让主路,走到哪儿都是这规矩。她开车不看路,差点把我撞残,一点歉疚都没有,为了她的安全,我连名姓电话号码都没问,赶紧让她离开了现场,现在她却红口白牙瞪着眼睛说谎,把责任栽在我头上,立时感到一种恶心。事以至此,也没什么好商量的了,我让那个经理把她昨天的行车路线和数据调出来。经理打开挂在墙上的电视屏幕,在电脑上找到她的车号,画面一放,就看她的车一溜直下,在路口没有任何停顿,然后就停在路口三十米远的地方待了几分钟,显然是出事停车那一会,情况和我说的一模一样。 经理见状觉着太丢人了,一挥手关掉了屏幕,对我说你去找几家修理厂寻三个报价来,这事没的说,百分百的责任在他们自己的员工。我立起来和那个经理握握手,看那个女的拿着那张图有点愣愣的,可能心里在想,“我这么精心准备的,可说是天衣无缝了。怎么你们问都不再问就定了呢。“ 想做好人,可有时候好人真的难当。

自己显得年轻,搞个发型,穿些潮装,晓庆姥姥不是还装十八呢么。很多女人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远看近看比实际年龄小上十几岁,但有一处地方往往露馅,那就是来短信时看手机,无论你外表装的多嫩,手臂往前一伸,大老远的看屏幕,立刻让人想到“花不花四十七八”。这个年龄段眼花确实是好美女人的一块心病,心态还在二三十岁,口含一点冰露,指捻半枝梅花

 

《余秀华》

  一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让余秀华这个名字瞬间在网络上走红。余秀华的走红在于她把网上众多红男绿女心底想说又羞于启齿的话说了出来,把那层貌似模糊,其实心照不宣的窗户纸捅破了。男女之交,不管用何种手段交往,那种自然的本能也会随着逐渐的理解和亲近翻腾起来,真正的纯粹是没有的,柏拉图的说法也只有极度自虐的人才能去实践。试想有哪一对思想交织的男女不会因此生情,有哪一对生情的男女不想千里万里去睡对方?睡是一种自然,不睡反倒是极度虚伪的装蒜。人世间没有什么比灵肉相合更让人神往的了。什么是诗人?敢于抛开胸膛掏出自己的心肝肺,敢于脱下裤子露出自己的耻与羞,这样的人就是诗人。震撼人心的诗句从来都是带着腥味儿,带着兽欲,带着由心而发的那种歇斯底里。写些花花草草星星月亮,拼凑几句呻吟出来的唧唧歪歪,这样的东西也叫诗?太恶心了吧。
    余秀华的走红在于她把自己美好的憧憬与现实中的绝望带来的那种冲撞血森森赤裸裸地写了出来。人已这样还有什么不敢说不敢写的呢?“无为既有为”,刻意想成名的人往往竹篮打水,无意名利的人反倒多有成功。看了几段余秀华的视屏,她的成名也绝非偶然,论境界,论平淡,论自信,鲜有人有。网上余秀华身上的标签除了诗人,更抓人的是农民,是脑瘫。余秀华对这些身份博来的同情极度反感:“农民怎么啦?农民难道不能写诗?脑瘫又怎样?难道脑瘫不能写诗?真是本末倒置!看我诗的人如果能够忘掉我是谁,我感谢他!“ 余秀华一个凭借这些真实可以博取更多眼球的人,坚决拒绝同情,我就是我,是和你一样的人。相对那些靠悲情极尽表演的人,余秀华的境界不知高出多少。对突然的蹿红,对到手的诗集,余秀华毫无欣喜可言;“这太不正常了,我希望这会像一阵风刮过,风过之后,我还是平静地过我自己的生活。” 拿着装订好的诗集,余秀华平淡地说“ 我想有一天写出好的诗句,出一本真正属于我的诗集”。对这种被蹿红和被出版,余秀华看得很清楚,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被人消费,被人围观的怪物。余秀华的清醒和宽容让那些自以为有资格去表示同情的人显得格外丑陋。
    能有记者采访,能有媒体代为宣传,其中的利益余秀华不是不知道。余秀华就是余秀华,有位记者问道; “ 你对自己的诗,觉着哪一首写得最好?”, 余秀华笑答:“这个问题几乎每个记者都问,但这个问题真的水平很低。” 一句话开罪了所有采访过她的记者。有人为余秀华拔高,说她多麽的热爱家乡,热爱这块养育她的土地,在这样贫困的地方一住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写诗。余秀华并不顺杆爬,也不买这个帐,张口即说:“要是能有更好的地方去,这个地方我一天也不想待。” 真的让那些自以为怎么样的人无语。

寂寞孤独的余秀华看到人来,依然是高兴的,看着她一颠一歪地忙前忙后,眼睛里透射出孩童才有的光芒,为她高兴!

《祭奠那失去的童趣》

人老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对童年时的那些趣事自然是种祭奠,因为想复活也不可能了,除非装疯卖傻,外欢内痛,形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