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依之地》可以说是一部现代西部片,它没有了经典西部片里的跃马扬鞭和蓬车飞尘,不见了历史上那种西部人民开疆拓土锐意进取的豪情,取而代之的是当今普通美国人民在历史大潮卷来时坚守自我的智慧,毅力,勇气,沉着,和做人的尊严,以及他们的喜哀情愁和漂泊浪漫。电影有意无意地触及了全球化对社会底层的影响和全球新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并将其冰山一角艺术化表面化。获奖以来评论颇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这里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想唠叨一下的是《无依之地》赖以依托的西部自然风光。电影为了烘托主题,将其局限在西部某地的瘠土荒漠,选景大多是那里不多有的阴雨雾雪天气,未如实呈现美国西部大地斑斓多彩的美丽,也许那样一来岂不影响电影"灰暗"的色彩,实际上可能正好相反,如果有机地穿插进西部无所不在的自然风光,一定会给"在路上"的电影主题锦上添花。
美国西部,官方上是指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美国各州,占据了一大半国土。在这里我自说自划来个对西部的重新定义,将其指定为落基山脉以西的美国各州,它从北到南应该包括华盛顿,爱达华,奥勒冈,犹他,内华达,加利福尼亚,亚历桑那,新墨西哥等州,《无依之地》讲述的人和事就发生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如果要从鸡蛋里挑根刺,那就是《无依之地》在思想内涵,电影风格,和叙事结构等之外,独缺西部那些迷人的大好风光,而且有些地方还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导演如果能更多和令人赏心悦目地融入这个元素,会为电影的人文内在提供更有机的外在支撑。
蓝天白云下的西部怪岩奇峰
记得刚来美国时,经济状况不一定好过影片中的主人公费恩。一开始我们租住的小公寓里连家具都没有,之后靠每周去逛车库甩卖(garage sales)才慢慢住上了有家具的生活,但一点没影响我们周末开车外出游玩的热情,度假时开的就更远,头两年把西海岸上下都跑了个遍。北至美加边境的界碑公园,南到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Mont Rainier)到奥勒冈州的火山湖(Clear Lake),从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的死谷(Death Valley,谷底海拔-282英尺,美国大陆最低点)到洛杉矶附近的惠特尼峰(海拔14,505英尺,美国大陆最高峰) ,从优胜美地(Yosemiti)到国王谷(Kings Canyon),有时靠租车,有时靠我们那辆手动挡的二手老爷车,硬是在美国西海岸上下几千英里的大地上留下了我们穷游者的身影,那几年我们的"在路上"可谓是穷困僚倒又风光无限(如果你想瞥一眼西部名胜,可以去参考我的另一篇文学城博客"座驾变奏曲 - 憧憬一下开"大篷车"游北美")。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就是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决定观看的因素除了故事情节,明星效应,影评和口碑之外,故事发生地的人文和自然风光也是一个重要的诱惑。比如说你看一部故事发生在巴黎的电视剧,就可以看到巴黎的历史名胜,塞纳河风光,和埃佛尔铁塔,甚至好吃的法国糕点。如果你看有关南极的故事片,像电影《零下八度》(Eight Below),南极大陆风光和发生在南极的故事一样引人入胜。
电视剧《Emily in Paris》 (艾米莉在巴黎)剧照
惠特尼峰:(上)东侧陡峭欲拔地而起,和(下)西侧平缓犹如高原
早期的西部村镇,在淘金热过后被遗弃,就像电影中的恩派尔镇一样,在石膏厂关停后人走楼空。淘者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木板楼。
电影《独立日》中浩浩荡荡的游牧人车队
电影《无依之地》的片尾镜头,拍成这样,突显"在路上"是一曲委婉的悲歌。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底我们从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回旧金山湾区的路上(加州58号公路)。如果拍成类似这样,也许"在路上"就会成为一部壮丽的诗篇(有自吹自擂之嫌哈)。
所以,电影和风景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风景就会有什么样的电影,反之亦然,有什么样的电影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景。
下面请欣赏几张从网上信手找到的美国西部照片,以增加你对西部的印象。西部众所周知的诸多名景,像大峡谷等这里就不提了。
华盛顿州的一处房车营地
位于犹他州的 Dead Horse Point (远处科罗拉多河隐约可见)
双拱门 (拱门国家公园)
滚地草,枯木,红土,和日晖
新墨西哥州高原上的落日余辉 (文中图片除倒数第5张外,均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