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侠客2021-07-07 07:13:03

宪问篇第九:或问子产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

问起子产。夫子说:“对百姓恩惠仁爱。”又问起子西。说:“他呀!他呀!”问起管仲,说:“这个人哪。剥夺了伯氏三百户的骈城。伯氏吃糠咽菜一辈子,没有一句怨言。”

短评:

子产是郑国大夫。主政期间仁政爱民,因此孔子说他是“惠人也”。子西也是个贤人,帮助弟弟楚昭王收复郢都。 但是他阻止楚昭王任用孔子,所以孔子不知道说什么好。管仲使齐王称霸于诸侯,是个治国能手。他剥夺伯氏的封地,让伯氏受一辈子苦。因为做的合情合理,伯氏到死也没有一句怨言。

这里孔子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子产的喜爱,喜欢他的仁政爱民。而管仲治理国家确实有一套,也能使齐国称霸,但是看着哑巴吃黄连的伯氏,管仲以及他的霸业形象一落千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孤岛侠客2021-07-07 07:15:24
看着哑巴吃黄连的伯氏,管仲以及他的霸业形象一落千丈。
尘凡无忧2021-07-07 13:50:16
管仲剥夺伯氏的封地在情在理,所以伯氏才没齿无怨言。。。为啥这里又说管仲形象因此一落千丈呢?
孤岛侠客2021-07-07 14:05:41
只是我个人的解读。我是根据孟子对管仲的评价,不行仁道而行霸道,认为管仲对待伯氏貌似合理,但缺少慈悲。因此我也不相信伯氏心悦诚服。
孤岛侠客2021-07-07 14:09:49
下面的帖子是特意给你的,贴错位置了。孔子对管仲评价比较模糊,各种解读都有。孟子就很明确,一个行霸道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