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国水云间2021-08-31 14:48:52

 

听同事说,枸杞结果大多在新枝上。一开春,就把园子里长了几年都舍不得剪的枝条全部剪掉,只剩下几个枸杞桩子。

 

一进六月,老桩们焕发出了无穷的生命力,新发出的枝条一两周就遮住了园子的过道。每个新枝条真的都孕育着无数的花蕾。为保障道路畅通,每隔几天要修一次枝。把朋友圈收集到的各种枸杞尖的吃法都试了个遍,还贪心地盼着今年枸杞能有个好收成。

 

八月开始,枸杞红了。开始时万绿丛中一点红,偶尔进入眼帘令人欣喜。几天后每天清晨可以摘上一把,个个红润饱满。等不及清洗就一颗颗塞进嘴里,感觉舌尖上的清甜微苦。接下来的日子,枝条上挂着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果子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再后来,每天用来摘果子的时间越来越长,晾晒的盘子也换成了烤箱用的大烤盘。渐渐地,丰收的喜悦就变成了丰收的烦恼。

 

先说摘果子。枸杞枝条上有长长的刺,把手伸进浓密的枝条绿叶里,手臂上总出现一条条红道子,偶尔渗出鲜血。戴上手套,要么手指不灵活,瞄不准果子摘不到,要么不知轻重,把熟透的果子捏碎。再有,早上的太阳毫无遮拦地照在身上,汗珠顺着头发滴下,迷了眼睛是常有的事。

 

果子的保存是最大的问题。网上google了枸杞的晾晒工艺,首先需要“脱蜡”。就是把小苏打粉拌入收获的枸杞子里,使枸杞表面的果蜡脱落,这样枸杞容易脱水。然后铺晒晾干,几天后就可以收藏保存。

 

自己家产的纯天然枸杞,我自然不愿意加入小苏打粉。那么多不必要的钠,吃到肚子里,缺盐少油的饮食就变得毫无意义。于是,枸杞的晾晒时间就延长了几倍。面对每天两、三百克的收成,晾晒的工具很快就不够用了。为了加快晾晒速度,先是把烤盘放到园子里晒太阳,发现有小虫、苍蝇光顾。蒙上纱布,晾晒效果就像在家里阴干。听同事建议,放入预热50度的烤箱,几个小时过后,发现枸杞居然烤熟了,完全不见了原先的油亮红润!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一颗一颗流血流汗摘下来的烤熟的暗红色的难看的枸杞,实在有些欲哭无泪。心里想着不再花这功夫,让枸杞们自生自灭去吧。可是过后还是不愿暴敛天物。既然舍不得扔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烤熟的枸杞熬成果酱。

 

将枸杞倒入不沾小汤锅,加入白砂糖,小火熬制至水分蒸发,装瓶后冰箱冷藏保存。喝菊花茶的时候,放一小匙,还是清甜微苦的味道,只是少了整颗圆润红枸杞的卖相。

 

后面再收的枸杞,还需要另辟蹊径。听朋友提起食物烘干机,可以低温吹干水果蔬菜。立即在Costco网上买了一个,望眼欲穿地等着烘干机上门。一周后收到烘干机,迫不及待地将新摘的枸杞放进烘盘。烘了一夜发现,尽管把温度调到最低(40度),中间靠风口的枸杞还是熟了!又考虑,也许是枸杞熟透了容易损伤。于是摘下刚变红还带有绿色的半熟枸杞,又烘了一晚。结果仍然烤熟了许多。几天下来损失不小,生气退了烘干机。

 

走了这么多弯路,终于回到了起点。调整了心态,一切都顺其自然。依然每天要头顶烈日摘果子,依然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家里慢慢阴干。奇怪的是,放下了以往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我又开始享受丰收的过程。每天和小鸟们一起抢果子,然后放在盘子里晾晒,耐心地等着枸杞们长出皱纹,颜色慢慢变深,最后变成了在我看来美丽妖娆的枸杞干。

 

今天终于摘下了最后一批枸杞,看着盘子里堆成小山包的枸杞干,心里感触颇多。任何一件事,如果一心只注重结果和速度,人们大多会忽略过程中酸甜苦辣的感受。而我们需要学会的,应该是放慢脚步,静静地体会过程中每一个瞬间带给我们的心灵愉悦与满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