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结语: 我是如何进入儒学的
我们从三月三日,到今天九月七日,整整半年的时间,每天学习两篇论语,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今天终于到了“不知命”篇,也是《论语》的最后一篇。
我父亲是个“老封建”,从我很小就给我讲二十四孝、忠孝节义的故事。刘备之仁,孔明之智,关公之义,杨家将之勇,王宝钏之节,包拯之公,令我无比向往,深深地影响了幼小的我。现在再看那些故事,绝对不如米老鼠与唐老鸭好玩,但是我却听得静静有味,深入心灵,是因为煤油灯下的生活枯燥,或者是父亲讲得眉飞色舞、激情四射,或者这是一个漫长的童年教化过程?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封建”故事确实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虽然我后来历经唯物思想、共产主义和科学思维的洗礼,圣人的教诲却一直蟄伏在内心深处。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化学到计算机,从中国到北美,醉心于科学研究我,整天忙着实验、论文和答辩,无暇顾及心灵的感受。直到找到一份工作,生活安定下来,才开始反省。去过几次教堂,很喜欢教堂里遇到的朋友,更喜欢那份温暖,但是总是觉得哪里不对,还是放弃了。九十年代中期,网上已经有些资料,台湾的《中国时报》已经有了网站,开始看一些繁体字的文献。慢慢涉足孔孟和老庄的东西,一开始觉得太深奥,文字关都过不了。于是找一些白话翻译对照着读,也没法判断其准确性,但是总算是有了个台阶。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作为一种古代哲学或者文学来学习的,不可能完全消化,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哪里能提高什么生命境界。这样又坚持了几年,网上的资料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一些大师的视频,像徐醒民大师讲的《论语》。当时我一个人在上海张江创业,《论语》的讲解视频成了我最好的陪伴。闲暇之余播放徐老先生的讲座,一下毛塞顿开,迷雾尽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跟随台湾好几个大师,有大学教授,有宗教元老,学习了王阳明的《传习录》、《孟子》、《尚书》、《春秋》、《易经》、《孔子家语》、《大学》、《中庸》、《韩诗外传》、《庄子》 、《道德经》等华夏经典,有一些,像《易经》,受惠于不下五位大师,角度不一样,却都很精彩。
非常感谢网络科技,否则我又如何能受到如此的恩遇和教诲呢?在众多恩师的泽惠下,父亲在我心中留下的种子,终于长成了大树,为我的心灵遮风挡雨。
单独读《论语》,如果没有明师指导,一定会认为只是说教而已,教人向善,没什么更深的学问了。但是一旦与《周易》、《大学》、《中庸》等经典融汇贯通,你会发现《论语》是基于易经的阴阳数学模型的。儒教的核心五常,仁义礼智信,其实就是易经的元亨利贞,是生命不息、循环不止内在规律在行为道德方面的显现。仁是生发之元气,礼是嘉会之亨通,义是收敛之利,信是保藏之贞固,而智是仁义礼信能正常发挥所必须的智力。因此遵循五常,才能有健全的性德,才能立命全生。一旦人偏离了五常,生命就会受到伤害,就会有灾难。而五常最根本的是“仁”,没有仁心,其他四常都不存在,有也是假的,害人的。
因此《论语》不是东诌西扯毫无逻辑的教条,而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如同天上的星星,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轨道,有自己的群体,群体之间也相互关联。它们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也就是生发它们的原点,对于宇宙星辰来说是大爆炸的起始点,对于人来说则是温暖的、充满生机的仁心。
我在这里同大家分享《论语》,是希望各位也能吸收圣人的智慧,找到心灵的依托,使身心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和睦,事业更加成功。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诚恳邀请诸位在此留言指正。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