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装2021-11-14 05:17:10

1报纸上的作文竞赛

   我出国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70元多一点。一般家庭还没有彩电、冰箱、微波炉。那时的中国很穷,我们更是囊中空空,拿到的一点奖学金都用来学习和生活的话没有问题,可是自己心中偏偏有给家里买彩电、冰箱、微波炉的责任感。一起打工的台湾留学生说“我们也穷,可是不用给家里买电器啊”。

    那时有个好习惯,每天去学校图书馆看报纸。某天看到报社搞大学生作文竞赛,内容是“在打工中看到的、学到的”,1200字,一等奖(1名)10万日元;二等奖(2名)5万日元,三等奖记不清了。看到1200字可以挣10万日元,立即来神了,马上写了。朋友的朋友是中学语文老师,她帮着改了改助词等,寄出去了。拿到了一等奖。

    第二年没找人修改又投出去了,得了二等奖。发奖那天聊天时评委中的一个人告诉我说“应该得一等奖的,但是去年得过了,把机会换了给了真正的第二名”。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很难为情。在国内都当了教员的人出国后却跟大学生一起参加作文竞赛,实在是一件说不出去的事情。没敢对人讲过。毕竟我们是外文写作,投稿时的自信和勇气哪里来的?贫穷,贫穷是动力、是勇气的原泉。

 

2 不给希望工程捐款

   文革后最先兴起的捐款运动应该是“希望工程”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给孩子的教育捐款的事业命名为“希望工程”贴切又富有鼓动性。你捐不捐?不捐,坚决不捐!谁说什么我也不捐。捐款这种个人的善行、个人施舍能救人一时,救不了一世。教育是国家的长远事业,要靠国家预算、靠法律保护。有了国家预算和法律才能安定稳固。

   我中学的校址在市中心,校门面对着该市的主干道,有个很大的操场。某年市教育局割了操场邻接市主干道的那一面,给教育局职工盖了一座宿舍楼,我们的校门改到侧道一方。割操场盖宿舍,市中心的学校还有这种遭遇,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农村会是什么样?靠捐款解决得了吗?

   全民捐款的热情果然很快降温了,于是来了强迫性的“一帮一”,我父亲的工资直接扣除了帮农村孩子的费用。看过被帮的孩子给我爸写的“汇报信”,期末考试多少分、今后会更努力、感谢您的资助。这是“礼貌”,但是小小年纪给“施主”写感谢信,心灵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既然是祖国的花朵,就让他们像花朵一样单纯无邪地生活,祖国要花大钱培养这些花朵。

   听国内一个管教育的朋友说:现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可是大人让孩子去干活,不上学。不受教育就不能切断贫困链,不能提高平均素质。不让孩子上学的家长应该一律绳之以法。

 

3 毒蘑菇

  刚刚打开国门时的留学生都有一把年纪,很多人拉家带口。所以有了“陪读”的身份。有个陪读主妇带孩子在植物园玩,顺便采了蘑菇,晚饭做了蘑菇。饭后肠胃不舒服吃了点家里的常备药,还是不舒服去了附近的小诊所,小诊所给吃了些药在那里观察,送大医院时已经晚了,母子走了。丈夫从实验室回来得晚,吃得也晚,得救了,肝脏受了损伤。

   那件事以后记住了:不舒服了 1) 不要依靠家里的小药箱;2) 不去小诊所,直接去大医院。

   以这个方针养孩子。女儿小时睡着后出汗,带她去医院。大夫说“热呗,我还出汗呢。”

   被大夫笑话了,我也不往心里去,我图的是安心。

 

----------------------------------------------------------------
更多文章

   
爸爸回来了
   走街串村看日本(图)
   日本点滴  

    胃大吃八方

   “红太阳”照耀下  
   
锦州“一步半”的家
   华北平原的青年点
 

   重返锦州(图) 
   希望你们都活着~!
   有机会去参加一次同学会

   即兴随笔   

    不是笑话

     在日本养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elen_xu11112021-11-14 06:59:34
赞。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