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2-08-04 23:37:07

    陆游(1125-1210)流传后世的作品有《剑南诗稿》 、《老学庵笔记》等,最广为人知的恐怕是《钗头凤》这首词。这首词的出名出了确实写得非常好之外,还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悲剧。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的陆游和同城美丽的才女唐琬结为伴侣,婚后夫妻情投意合,吟诗填词,非常恩爱。陆家是书香门第,也是官宦世家,陆游从小又有神童的美名,父母对他一举成名抱很大希望,特别是母亲唐氏夫人。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对陆游婚后卿卿我我,无心举业大为不满,几次以婆婆的立场对唐琬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琬会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强令陆游,将唐琬休弃。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第二年,唐琬就被逐出家门。但陆游与唐琬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琬鸳梦重续、燕好如初。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防陆游和唐琬来往,并为此,很快替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斩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陆母说陆游和唐琬过分亲密,妨碍了陆游的举业有点冤枉。其实绍兴十四年春试应进土举,陆游是因为在试卷中慷慨陈述,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被当权的秦桧等主和派所排斥而不第,并被列入黑名单。回避了几年以后,绍兴二十三年(1153)29岁的陆游已荫补为正九品的登仕郎,按宋代规定,凡现任官应试进士,称为“锁厅试”,若通过这场省试,第二年就可参加殿试了。陆游为实现救国愿望,再次在试卷上宏论抗金,力主收复中原。这年省试主试官是主战派的两浙转运使陈阜卿,看了陆游激情洋溢的试卷后,毫不犹豫的择定陆游为第一。巧的是秦桧的孙子,已官居右文殿修撰的秦埙也来参加“锁厅试”,这下子陆游抢了宰相爱孙的风头,秦桧暴跳如雷,一面派人追究陈阜卿,一面挑选可靠亲信组成礼部考试班子,一定要让自己的孙子当上状元。于是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的陆游,竟在礼部复试时被除名。殿试时,宋高宗不知是想搞平衡堵人口实还是出乎别的目的,也没有点秦埙为状元,这一科的状元是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当时绍兴城内私家花园,以禹迹寺南的沈家花园最著名,叫做沈园,每年春天都会向公众开放。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在沈园按例对外开放一个日子,陆游独自来游禹迹寺南的沈园,在园林的幽径上不期遇见前妻唐琬。此时的唐琬,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宗室赵士程,赵和陆两家有通家之谊,赵士程又是个宽厚重情的士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琬,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赵士程和陆游一番寒喧之后,就和唐琬到不远的池中水榭上进食。赵士程十分同情陆游,又让唐琬给陆游送去一杯黄封酒。两人相对无言,已为他人之妻的唐琬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走远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地发了一阵呆,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琬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望唐琬与赵士程正在进食的水榭,隐隐看见唐琬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这首千古绝唱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陆游宦海浮沉多年之后,终于快要告老还乡了,六十三岁的时候“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六十七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七十五岁时,陆游住在沈园的附近,这年离唐琬逝去整整四十年,“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重游故园,挥笔和泪作两首很有名的题为《沈园》绝句:“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写下了:“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他八十二岁时作悼念唐琬的绝句,该诗流传不广:“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直到逝世前一年,八十四岁的诗人再度重游沈园,怀念唐琬,此情至死难忘,又写下《春游》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六十多年唐琬的形象,时时刻刻浮现在陆游的心里,他的一生沉浸在爱情的悲剧之中。  

    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 陈鹄曾与《容斋随笔》作者、陆游同时的洪迈(1123—1202)以及比陆游大十六岁的长兄陆淞谈论过诗词,因此他不会比陆游小太多岁数,而陆游是当时罕见的长寿老人,所以他去世的时间不会距离陆游逝世之年(1210)太久。由此推断《耆旧续闻》成书年份,大约在1225年左右。作为史料笔记,这本书中所写的这段话,当是陈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

    稍后,刘克庄(1187-1269)在《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八中是这样记载的:“放翁少时,二亲督教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沈园,坐间,目成而已。翁得年最高,晚有二绝云:‘肠断城头画角哀……’,‘梦断香销四十年……’。旧读此诗,不解其意,后见曾温伯言其详。温伯名黯,茶山孙,受学于放翁。” 刘克庄生活年代略晚于陆游,所记述的是陆游的弟子曾温伯对他讲的事情,应该可信。

    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唐琬被休是因为不孕,刘克庄却说“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唐琬被休,结婚才一年,不孕的理由有些牵强。古代休妻有七个理由,是为“七出”,据《仪礼》,七出中列在第一位就是无子,陆游是个大孝子,这样写实际上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长者讳。

    值得注意的是但是这两篇可信度很高的文献,都没有提到唐琬是陆游的表妹。最早说唐琬是陆游的表妹是更晚一些的周密(1232—1298),他在《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条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由此千百年来,多认为陆游和唐琬是姑表兄妹,近代自从1929年荀慧生编演《钗头凤》,以及后来改编为许多地方剧种,表兄妹的说法,更是在民间深入人心。

    究其来源,很可能是周密错误理解了刘克庄说的“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这句话。其实刘克庄的意思是某官(即赵士程)与陆氏有中外,并非某氏(即唐琬)与陆氏有中外。因为陆母的姐姐是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吴越王钱俶后人钱忱之妻,封瀛国夫人),而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即陆游的姨妈是赵士程的表婶,他俩可算关系较远的表兄弟,又都是同城居住的望族,有通家之谊。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母出自江陵唐氏,其祖父是神宗朝的参知政事,北宋名臣唐介,陆游的六个舅舅都是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懋、愿、恕、意、愚、虑,并没有以“门”之框的字命名的唐闳其人。唐琬的娘家是山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唐闳的兄弟闶、阅,都是以“门”之框的字命名,可以肯定陆母不是唐琬的姑母。陆母虽然也姓唐,但和唐琬不是一家子,前辈学人于北山先生(1917-1987)在他的力作《陆游年谱》中用令人信服的详尽考证,首先纠正了八百余年的误传。

    世传唐琬读到陆游的千古絕唱《钗头凤》后,也和了一首《钗头凤》。现在見到的唐琬的和词的版本是这样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黃昏花易落。晓风干,淚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淚装欢。瞞,瞞,瞞!”不久唐琬便郁闷愁怨而死。这个版本最早出現在明代卓人月所编《古今词统》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编之《历代诗余》卷一一八所引夸娥斋主人说。所以近代学者俞平伯(1900-1990)就怀疑这是后人依据残存的兩句补写而成的。

    据王奕清等所编的《康熙词谱》卷十,《擷芳词》每段六仄韵,上三句一韵,下四句又換一韵,后段即同前段押法,但上三韵用上、去声,下三韵必用入声。《钗头凤》是它的变体,陆游把字数由五十四增为六十,又因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名《钗头凤》,但押韵格律不变,且《擷芳词》其它几种变体押韵格律也都相同。世传唐琬的词卻是上三韵用入声,下三韵用平声,显然不对。而《康熙词谱》中的《钗头凤》是以唐琬的词为例,并说《齐东野语》录有此词。笔者查过现存的《齐东野语》 ,并无此词,还是陈鹄的《耆旧续闻》写得对。根据《钗头凤》的押韵格律,笔者认为 “世情薄,人情恶”这六个字在唐琬原词中的应该是“人情恶,世情薄”,并且她的和词是用陆游的原韵写成的。因此现在流传的唐琬的《钗头凤》不仅是后人依据残存的兩句补写而成,并且补写者沒有搞明白《钗头凤》的押韵格律,由此可以推測唐琬原词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