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2022-08-07 02:58:44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南宋词人、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巨臣往来。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他的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篇散文和一篇韵文,值得并读。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他的笔调瘦硬清刚,特别是那些流露出对于时事感慨的作品。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呈现出豪放风格。

    姜夔和周邦彦分别是南宋和北宋最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不少新的词调。他们的自度曲和明清以后出现仅填写歌词的所谓自度曲不同,是自己写的曲谱。他对于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下一部有“旁谱的”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词乐曲调。这《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注明了作者的珍谱,也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被视作 “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其中有10首祀神曲《越九歌》、1首琴歌《古怨》和17首词体歌曲。词体歌曲又称“曲子词”,有两首是姜夔填词的古典《醉吟商胡渭州》和《霓裳中序第一》 ,一首是诗人为范成大填词作曲的《玉梅令》 ,其余14首都是姜夔自己写的“自度曲”。代表曲有《扬州慢》 、《杏花天影》 、《疏影》 、《暗香》等,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为瞎子阿炳录制乐曲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曾把它们译成简谱。

    姜夔还曾对词牌《满江红》的曲调进行过改编。到,绍熙二年(1191)正月,姜夔泛舟巢湖,听到远处岸上传来箫鼓声,问船夫,回答说:“今天正值巢湖女神诞辰,当地人在举行迎送活动。”姜夔听出是用《满江红》作为迎送活动的歌曲,但《满江红》本来是慷慨激越的声调,因此用入声韵。因为迎送的是女神,乐师们采用了舒缓欢乐的节奏。变奏现成乐曲,这在民间活动中并不罕见,八十年代笔者曾在浙江温州乡间听到过吹奏《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曲子用作送葬。但这样一来用仄韵旧歌词,多不协律。所以他在《满江红》(仙姥来时)的小序中说:“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

    姜夔能娴熟地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使曲调显得清越秀丽,这与他独具一格的清刚婉丽、典雅蕴藉的词风结合得天衣无缝。杨万里称其有“裁云缝雾之构思,敲金戛云之奇声”。自唐末战祸四起,经过近半个世纪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宫廷雅乐大受挫伤,大部分的宫廷音乐、乐人流入民间。自商周以来规模盛大、气派恢弘,象征着皇权政治与王朝文化的宫廷音乐,到了宋朝则开始让位于正在崛起的民间音乐艺术。为改进宋时较混乱的音乐生活局面,姜夔曾写《大乐议》献给朝廷,希望复兴宫廷音乐,但未受重用。《大乐议》代表宋代民间音乐艺术最高成就,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份了解当时音乐状况的可贵的资料。

    姜夔的自度曲中,最早的一首是中吕宫的《扬州慢》 ,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上下震骇。幸亏一位奉旨劳军、职位不高的文官虞允文,在军心即将涣散的危急时刻毅然接过指挥权,在采石阻击并打败金兵,完颜亮溃退后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作者过维扬时,离采石大战仅十五年,有感而作此词,它的词牌名就叫《扬州慢》 。前面有一篇小序:“淳熙丙申冬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戌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末句中“千岩老人”指老诗人萧德藻,姜夔岳父的弟弟。萧赞赏此词是晚几年的事,因此小序的末句应该是后加的。“黍离”是《诗经  王风》中的一篇,周大夫经西周旧都,见到旧都已荒废变成庄稼地,长满了禾黍,作诗吊之。因其首句是“彼黍离离”,故标题“黍离”,离离两字指庄稼繁茂也指心情忧伤。

    这首词全文如下:“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尚书》等古籍均有记载,是古代华夏九州之一。《尚书》“禹贡”篇中有一句“淮海惟扬州”,意指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九州之一的扬州。古代汉语中“惟”通“维”,后人便把扬州又称为“维扬”。西周春秋时期,今扬州市区附近是一个诸侯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邗,夫差筑邗城,是为扬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重建,名广陵。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王侯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景观盛极一时,开始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三国以后,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屡经战乱,数次变为“芜城”。直到北周改广陵为吴州。移青州、兖州一带的民众至广陵,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隋炀帝开大运连接黄河、淮河和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唐代的扬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是当时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富甲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称。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繁荣,使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北宋建立后,扬州迎来第三度经济繁荣,文化上欧阳修、苏轼、秦观等在扬州留下大量传世名作,它又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到了南宋扬州一直是抗金、抗元的战场,战争使经济和社会第三次遭到严重破坏,《扬州慢》写的正是这段时间初期的情况。

    绍兴三十一年 (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作者经过扬州时虽已时隔十五年,依然“荠麦青青”,满目疮痍,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情调凄怆,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和对金兵残暴行为的憎恨。词中的的杜郎就是杜牧,所用典故也大多出自杜牧的诗句,如竹西佳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分别出自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其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红药是指红色的芍药)已是千古传唱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