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坛现在流行连载,咱也试着搞一个。主要内容是几年前回国和家人聊天,顺手写下的几个故事,当时想着讲给孩子听。因为看了小C 写的杀猪,想起了这些故事。咱们不但看过猪跑,吃过猪肉,还知道猪肉是怎样长出来的!文字可能罗嗦了些,也没空仔细修改了)
经过岁月的过滤,童年往事的点点滴滴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值得回味。当时的环境是艰苦的,文化和物质生活都及其贫乏,但对于刚刚开始的人生,生活充满着新奇,也充满了希望,留下的记忆也就有了天然美丽的光环。记录下这些真实的往事,或可作为那个时代的几幅速写画面,给想了解那个年代生活的人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
春天是抓猪崽,开始养猪的季节,因为很快碧绿的山野能提供养猪的免费饲料-----各类山野菜。
那时候,养猪是生活的必需。平时唯一能买到肉的地方是交通不便的城里,并且大部分家庭也负担不起。所以养猪改善生活也成了家家户户不能动摇的信念。
猪崽是父亲去附近的村里买来,十多斤重的小猪,或白或黑。有的年头买来的猪崽会格外挑食,生长慢 ,一直长不大,称作“秧子猪”;运气好猪崽会“很上食”,啥都吃,呼呼地长分量。所以,年底杀猪时,究竟是一头令人喜爱的大肥猪,还是令人失望的瘦小玲珑型,很大成分是看运气了。
家家户户的猪圈通常是在前院最远的角落,因为夏天会臭气熏人。木杆栅栏围成几个平方米的方形,一边连着人字形能防风雨的猪棚,地面上铺上干草或麦秸。
新买来的猪是要关在圈里,不然会跑丢。每天早晚要拎着猪食桶,倒进圈中的木槽里。慢慢地可以把猪放出来,在家门口一吆喝,猪就会颠颠地跑回门前吃食。
猪饲料是个很大的问题。那个时代,人的粮食都是定量的,勉强能不饿。猪饲料要父亲通过各种关系勉强买到一些麦麸,酒糟,甜菜渣,豆饼之类。但这类饲料量很少,并且相对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也太昂贵,只能作为补充。所以,大部分时间山上的野菜就成为猪的主食。
从春天到秋天,只要天气好,差不多每天我都会和同学结伴跨个小篮子到山里去。山里的野菜是非常丰富的,猫爪子,猴爪子,燕尾巴,穿尖子,老山芹,黄瓜香。。。还有田边地头的刺菜,灰菜,苋菜,蒿子尖等。
不过一到山里,我总是玩儿心大发。找鸟窝,挖野花,采酸不姜(一种酸酸的可食植物),找野果。晃晃荡荡到了肚子饿该回家时,常会发现筐子里的野菜还没满呢,这时我会赶快找棵椴树,撸下一些宽大的叶子,蓬蓬松松放篮子里就回家了。
要是靠我采的野菜养猪,猪大概早就饿死了。猪食主要是靠能干的母亲采来,所以她也从未介意我的小把戏。母亲每天在苗圃上班,尽管很辛苦,下班后还是要拎上一条麻袋出去挖野菜,有时身体不舒服也得去,因为猪总是要有食吃。我会跟母亲一起去,后来妹妹长大些也会跟着母亲的后面帮忙。母亲动作很快,很快麻袋就见满。这时候的我也不会偷懒。
采回来的猪食要用刀剁成小段,放在大锅里煮烂,再盛进一个小缸里。天热会发酵,变得酸酸的。猪通常都很爱吃。夸嚓!夸嚓!一槽子很快见底儿。如果不爱吃,喂食时会撒些麦麸之类,猪就会吃得很香。
当猪能知道自己认路回家,很多人家会打开圈门,把猪放出来,让猪自己野外去觅些食物。猪也够聪明,到了晚上蹶哒撅哒跑回家再补充些食物。
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人和猪的日子都好过多了。山里的橡树用力一摇,噼里啪啦橡子会掉落一地。父亲母亲一起会成袋子捡回家,丢给猪,猪吃得很香。猪食锅里的野菜上面会放些土豆,南瓜之类的。有时候打开锅,尝一口土豆或南瓜,好甜好香,那猪就要少吃几口了。土豆和南瓜用捣碎和野菜混合一起。猪吃得高兴,也快速地长肥。
除了辛苦,养猪还是有意外风险的。有的年头,一场瘟猪会有多家受灾。猪死去,几个月的辛苦就打了水漂,冬天杀猪的指望也落空了。这是养猪最大的不幸,并且也只能听天由命。
有一年开拖拉机的司机李XX清理车库,把拌了俗称“药三辈”的剧毒老鼠药的粮食倒在车库旁的树林里。结果毒死了差都多林场半数人家的猪,又差不多半数人家的狗吃了猪的呕吐物也死去了。我们家不但猪被毒死,我心爱的狗也被毒死了。那是我养过的第二条狗,也是最后一条狗,非常忠实懂事。自家的猪门口吃食的时候,它就安静地守在旁边。其他猪或狗来偷食,它马上把它们赶走。等猪吃完了,他会舔猪槽里剩下的残渣。当时我已在城里读高中,听说拉了整整一车厢的死猪死狗拉到野外深埋。那时的法律不健全,没人深究,也没有人承担任何责任,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 没有任何赔偿。
养猪还有一个担心就是痘猪。猪散养外面,随意觅食,很容易感染猪囊虫,俗称痘猪。杀猪时,卸下猪头,第一件事儿,大家会瞪大眼睛看猪肉切口上是否有白色豆状的囊虫。人也会因为接触猪肉上的囊虫,特别是吃了没熟透的病肉而感染囊虫。林场每年都有个照相师傅来,小小的个子,很慈善的样子,我们家有很多林场时期的照片是他拍照的。当时他的一只眼是失明的,听说就是得了囊虫病,囊虫顺血管游进眼里。
因为危险,痘猪是不建议食用的。记得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正片之前的加演片通常是新闻简报或科普片之类,不止一次看到关于猪囊虫片子,深知其危害。好像公家会低价收购病猪,然后会高温处理加工。但养头猪实在不易,如果痘不严重,人们会冒险食用。只是吃时要格外小心,确保要熟透了再吃。
我们家有一年不幸中奖。但非常非常轻微,犹豫之后实在舍不得放弃。最后决定留下来吃,不然家里就一冬天没肉吃了。几十年过去了,幸好全家人都没事儿。
因为生长的时间有限,从春天到入冬,家家的猪也就能长到二百斤刚出头。有一年母亲和邻居张姨决定要赢在起跑线上,来年养头超级大肥猪,于是在冬天就买了个猪崽。可养到第二年的初春,实在没有饲料可喂了,只好忍痛把辛苦喂了一冬天的猪崽卖掉。结果林场的领导孟XX说卖猪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每人罚款十元。那个年月,打工一天也不过挣一元钱。母亲和张姨至今也难以忘怀此事。荒唐年代,这种无天理的事儿人人都经历过一些。
现在乡下不知是否还需要自家养猪了。对养猪本身我也没有太多的怀念,怀念的是全家人围绕着养猪,人人努力贡献的生活点滴,还有当年对杀猪那种期盼和吃杀猪菜的那份满足。
现在,饭店里所谓的杀猪菜算是能给人一点点回味吧,但当年的感觉是找不到了。
下一篇我们讲杀猪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