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发生的时候, 往往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件小事可以印象深刻, 并且对自己怎样approach the world有挺大影响的。
10几岁的时候高考结束,暑假里有天去外婆家, 然后顺便去中学校园逛。 校园的宣传栏里面除了一些老生常谈, 还有一篇我们中学其他班一位高三风云人物写的一篇体会。 文里说,做数理题的时候, 有时候我们以为是粗心而做错。 可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 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后面的概念,所以题型变一变就做错了。
这个观点对当时的我很新鲜,印象深刻。 回过头来看,写这篇文的同学也就10几岁, 想法就有这样的深度。
这个观点不知不觉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在后面几十年的求学工作和生活中, 一次次地跳出来。 比如工作中怎么就没想到这个解决办法呢,直到同事提出这个方案呢? 比如生活中碰到几件琐事凑到一起就丢三落四呢, 为什么就不懂得自己琢磨出process去解决生活琐事呢?后来在厨房放了个大挂历, 往格子里填当天活动,就不会错过。 再比如为什么有些理解可以模模糊糊感觉到,却无力表达呢?
几年前读到这个片段, 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点, 对我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很有帮助:
Ability on a five-level scale:
1. Awareness
2. Literacy
3. Competency
4. Proficiency
5. Mastery
高中毕业后,几十年后跨州搬家到了新高科技区,跟这位同学重逢。他当时跟我的一位同班好友结婚,身为第一代移民,他的工作成就耀眼。